【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铁管双工位离心铸造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造设备
,具体公开了铸铁管双工位离心铸造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整个离心铸造行业的发展进步,各类相关的离心铸造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导致离心铸造设备的运行精度相应的要进行升高。为了满足更稳定高效的市场需求,我公司决定对旧有的铸铁管双工位离心铸造机进行技术改进,意在大幅度提高离心铸造设备的运行精度,优化各后续工位间的协调配合,减少设备原有的占地面积,降低原材料的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铸铁管双工位离心铸造机,用于弥补我公司旧有的双工位离心铸造机的不足,进一步优化各后续工位间的相互配合,提高设备运行精度,降低设备运行中的故障率进而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设备出产铸铁管的品质;减少设备总体的占地面积,降低原材料投入成本。与此同时又能够为生产使用者提供一个更加清洁的生产现场,与此同时合理的布局也跟有利于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和日常的保养维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案是:铸铁管双工位 ...
【技术保护点】
1.铸铁管双工位离心铸造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铸铁管机构、辅助加工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铸铁管机构用于铁管铸造成型,其包括固定地基上实现稳固的大底板、位于大底板上方承载模具并为模具提供离心动力完成转动的四组托轮、分列于大底板两侧,为托轮完成转动动作提供动力的主机调频电机、位于铸铁管机构的浇注端的两组自行浇注小车,所述辅助加工机构用于喷涂、拔管和清涂,其包括承载组件、喷涂组件、拔管组件和清涂组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铸铁管机构和辅助加工机构配合实现拔管与喷涂/清涂同时进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铸铁管双工位离心铸造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铸铁管机构、辅助加工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铸铁管机构用于铁管铸造成型,其包括固定地基上实现稳固的大底板、位于大底板上方承载模具并为模具提供离心动力完成转动的四组托轮、分列于大底板两侧,为托轮完成转动动作提供动力的主机调频电机、位于铸铁管机构的浇注端的两组自行浇注小车,所述辅助加工机构用于喷涂、拔管和清涂,其包括承载组件、喷涂组件、拔管组件和清涂组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铸铁管机构和辅助加工机构配合实现拔管与喷涂/清涂同时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铁管双工位离心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底座、两条横向导轨、直线行走齿条、行走变频电机、行走减速器四个车轮和横向车平台,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铸铁管机构远离浇注端的另一侧,两条所述横向导轨平行铺设于所述底座上两侧,且所述横向导轨的滑动方向与模具的轴线垂直,所述直线行走齿条与所述横向导轨平行铺设于所述底座上,四个所述车轮分别对称安装于所述横向车平台的底面,每个所述车轮通过车轮的边缘与所述横向导轨接触并可沿所述横向导轨运动,所述行走变频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横向车平台的下方,所述行走变频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行走减速器及齿轮与所述直线行走齿条啮合,通过行走变频电机带动横向车平台在横向导轨上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铁管双工位离心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拔管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安装于所述横向车平台的拔管单元,每个所述拔管单元均具有若干拔管支撑立柱、拔管导轨支架、拔管行走齿条轨道、拔管座、拔管变频电机、拔管齿轮、拔管气缸、拔管头、三个气动托管轮架和两个滚管支架,若干所述拔管支撑立柱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拔管导轨支架固定于所述拔管支撑立柱的上部外侧,所述拔管行走齿条轨道安装于所述拔管导轨支架的下方,所述拔管座滑动安装于所述拔管导轨支架上,所述拔管变频电机安装于所述拔管座上,所述拔管变频电机的传动轴上安装所述拔管齿轮,所述拔管齿轮与所述拔管行走齿条轨道啮合,所述拔管气缸固定于所述拔管座上,所述拔管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拔管头,三个所述气动托管轮架安装于所述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拔管支撑立柱的外侧所述拔管导轨支架的正下方,两个所述滚管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气动托管轮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铁管双工位离心铸造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相杰,支喜发,郝庆文,刘烨,刘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侯马市风雷管模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