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剂及其制备草甘膦+乙羧微乳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8132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剂及其制备草甘膦+乙羧微乳剂的方法,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的助剂包含以下组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5~15%,烷基胺聚氧乙烯醚10~15%,烷基二甲基乙醇基氯化铵40~50%,烷基糖苷5~10%,其余为水;所述的草甘膦+乙羧微乳剂包含以下组分:乙羧3%,DMF 3~7%,丙二醇甲醚5~15%,微乳剂10~20%,草甘膦30%,其余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制备的草甘膦+乙羧微乳剂除草速度快且效果好,并且在稳定性与分散性上,要明显优于市售同类型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剂及其制备草甘膦+乙羧微乳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助剂
,具体涉及一种助剂及其制备草甘膦+乙羧微乳剂的方法。
技术介绍
草甘膦(glyphosate),化学名称为N-(膦羧甲基)甘氨酸,纯品为非挥发性白色固体,比重为0.5,大约在230℃左右熔化,并伴随分解,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只有1.2g,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其异丙胺盐完全溶解于水,不可燃、不爆炸,常温贮存稳定,对中炭钢、镀锌铁皮有腐蚀作用。草甘膦作为一种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在中国广泛使用,其原理是主要抑制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酷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草甘膦是通过茎叶吸收后传导到植物各部位的,可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40多科的植物。草甘膦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对土壤中潜藏的种子和土壤微生物无不良影响。随着草甘膦的广泛使用,使得杂草对草甘膦抗性的也越来越强。传统单一的草甘膦制剂对杂草的处理效果正逐年减弱,南方地区表现的尤其明显。目前南方的农药厂家用过生产草甘膦+乙羧的组合制剂,来解决杂草对草甘膦的抗性问题,同时乙羧能够大大弥补草甘膦前期除草速度慢的缺点,但是市面现有的传统助剂难以稳定草甘膦+乙羧制剂,存在着制剂稳定性不佳、稀释分散较差的现象,对农户使用造成影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助剂,并提出了一种制备草甘膦+乙羧微乳剂的方法,可是实现较好的制剂稳定性,同时该草甘膦+乙羧微乳剂有着优异的分散性能及较好的药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的助剂难以稳定草甘膦+乙羧制剂,造成制剂稳定性不佳、稀释分散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助剂及其制备草甘膦+乙羧微乳剂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草甘膦+乙羧微乳剂制剂除草效果佳并且稳定性和分散性能良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助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助剂包含以下含量的组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5~15%,烷基胺聚氧乙烯醚10~15%,烷基二甲基乙醇基氯化铵40~50%,烷基糖苷5~10%,其余为水。前述的助剂,其中,所述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助剂包含以下含量的组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10%,烷基胺聚氧乙烯醚23%,烷基二甲基乙醇基氯化铵45%,烷基糖苷8%,其余为水。前述的助剂,其中,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或者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如上所述的助剂的草甘膦+乙羧微乳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草甘膦+乙羧微乳剂包含以下含量的组分:乙羧3%,DMF3~7%,丙二醇甲醚5~15%,助剂10~20%,草甘膦30%,其余为水。前述的草甘膦+乙羧微乳剂,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草甘膦+乙羧微乳剂包含以下含量的组分:乙羧3%,DMF5%,丙二醇甲醚10%,助剂15%,草甘膦30%,其余为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通过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草甘膦+乙羧微乳剂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乙羧溶解DMF中,然后加入丙二醇甲醚与微乳剂搅拌均匀,再加入草甘膦铵盐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即得草甘膦+乙羧微乳剂。前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乙羧、DMF、丙二醇甲醚、微乳剂、草甘膦铵盐和水按照重量比为3:5:10:15:30:37的量加入。前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条件为:升温至35~45℃后持续搅拌1~3h。前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反应条件为:升温至40℃后持续搅拌2h。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草甘膦+乙羧微乳剂在稳定性以及分散性上,要明显优于市面现有产品。(2)本专利技术的草甘膦+乙羧微乳剂再药效上,要优于市面同类型产品。(3)本专利技术的草甘膦+乙羧微乳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利于草甘膦+乙羧微乳剂的工业化生产,使用前景广泛。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总制备草甘膦+乙羧微乳剂,除草速率高且效果佳,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产品组分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草甘膦+乙羧制剂均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详细给出。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助剂及其制备草甘膦+乙羧微乳剂的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方法、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助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及含量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5~15%,烷基胺聚氧乙烯醚10~15%,烷基二甲基乙醇基氯化铵40~50%,烷基糖苷5~10%,其余为水。优选地,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10%,烷基胺聚氧乙烯醚23%,烷基二甲基乙醇基氯化铵45%,烷基糖苷8%,其余为水。其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或者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进一步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选自AES-2或AES-3其中的一种。上述的烷基胺聚氧乙烯醚为十二烷基胺或者十八烷基胺,其具有如下通式:其中,R为烷基,R1、R2为乙氧基,当R为C12时,R1与R2的EO数之和为10;当R为C18时,R1与R2的EO数之和为15。上述的烷基二甲基乙醇基氯化铵具体的结构如下:其中,R4为C12或C14。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草甘膦+乙羧微乳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及含量为:乙羧3%,DMF3~7%,丙二醇甲醚5~15%,微乳剂10~20%,草甘膦30%,其余为水。优选地,为乙羧3%,DMF5%,丙二醇甲醚10%,微乳剂15%,草甘膦30%,其余为水。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草甘膦+乙羧微乳剂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乙羧溶解DMF中,然后加入丙二醇甲醚与微乳剂搅拌均匀,再加入草甘膦铵盐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即得草甘膦+乙羧微乳剂。进一步地,乙羧、DMF、丙二醇甲醚、微乳剂、草甘膦铵盐和水按照重量比为3:5:10:15:30:37的量加入。反应条件为:升温至35~45℃后持续搅拌1~3h。优选地,反应条件为:升温至40℃后持续搅拌2h。以下以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各步骤中按照总份量100计。实施例1制备助剂:将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3份烷基胺聚氧乙烯醚、40份烷基二甲基乙醇基氯化铵、8份烷基糖苷以及34份水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助剂包含以下含量的组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 5~15%,烷基胺聚氧乙烯醚 10~15%,烷基二甲基乙醇基氯化铵 40~50%,烷基糖苷 5~10%,其余为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剂,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助剂包含以下含量的组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5~15%,烷基胺聚氧乙烯醚10~15%,烷基二甲基乙醇基氯化铵40~50%,烷基糖苷5~10%,其余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剂,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助剂包含以下含量的组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10%,烷基胺聚氧乙烯醚13%,烷基二甲基乙醇基氯化铵45%,烷基糖苷8%,其余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助剂,其中,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或者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


4.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助剂的草甘膦+乙羧微乳剂,按照重量百分数计,所述草甘膦+乙羧微乳剂包含以下含量的组分:乙羧3%,DMF3~7%,丙二醇甲醚5~15%,助剂10~20%,草甘膦30%,其余为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沈德方崔琰潘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威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