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编码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998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视频编码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编码器支架,包括编码器本体,所述编码器本体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编码器本体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表面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包括两个,两个第一凹槽对称设置,第二凹槽包括两个,两个第二凹槽的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凹槽和两个第二凹槽内分别滑动地设置有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凹槽的侧壁接触,第二夹持组件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二凹槽的侧壁的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编码器支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编码器本体,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具有保护编码器本体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编码器支架
本技术涉及视频编码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编码器支架。
技术介绍
视频编码器由专用音视频压缩编解码器芯片、数据和报警输入输出通道、网络接口、音视频接口、RS232串行接口控制、协议接口控制、嵌入软件等构成,是一款可将高标清视音频信号压缩转换成H.264/AAC网络流的网络编码设备。在现有技术中,视频编码器直接放置于桌面或台面上通过与其他设备连接使用,但是,当其他设备的安装位置较高时,由于视频编码器无法找到合适的放置位置或视频编码器的连接线长度较短,导致视频编码器与其他设备之间的连接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视频编码器需要支架支撑,方便找到合适的安装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编码器支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编码器本体,便于安装和拆卸,能够调节编码器本体的高度,同时具有保护编码器本体的作用。一种新型编码器支架,包括编码器本体,所述编码器本体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编码器本体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表面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包括两个,两个第一凹槽对称设置,第二凹槽包括两个,两个第二凹槽的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凹槽和两个第二凹槽内分别滑动地设置有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凹槽的侧壁接触,第二夹持组件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二凹槽的侧壁的接触,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靠近固定板中心的一侧面均与编码器本体的外表面接触,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安装盒和若干个伸缩组件,若干个伸缩组件的顶端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若干个伸缩组件的底端与安装盒底侧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安装方向与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水平方向平行,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凹槽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的两端面与第一凹槽的侧壁接触,第一滑动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块,第一夹持块靠近所述固定板中心的一侧与所述编码器本体接触;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安装方向与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垂直方向平行,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上套设有第二滑动块,第二滑动块的两端面与第二凹槽的侧壁接触,第二滑动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夹持块,第二夹持块靠近所述固定板中心的一侧与所述编码器本体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块靠近所述固定板中心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弹性组件,第一弹性组件远离第一夹持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块靠近所述固定板中心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远离第二夹持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四个第一拉伸弹簧,四个第一拉伸弹簧均匀地分布在第一连接杆的外侧,四个第一拉伸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凹槽的侧壁固定连接,四个第一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四个第二拉伸弹簧,四个第二拉伸弹簧均匀地分布在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四个第二拉伸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凹槽的侧壁固定连接,四个第二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动块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编码器本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编码机构,所述编码器本体的一侧面上设有USB接口、RJ45网线接口、HDMI输入接口和HDMI输出接口,USB接口、RJ45网线接口、HDMI输入接口和HDMI输出接口均与编码机构连接,靠近USB接口、RJ45网线接口、HDMI输入接口和HDMI输出接口所在侧面的第一夹持块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位于第一夹持块的内侧,第一卡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四个第一通槽,四个第一通槽的位置分别与USB接口、RJ45网线接口、HDMI输入接口和HDMI输出接口一一对应;所述编码器本体与USB接口、RJ45网线接口、HDMI输入接口和HDMI输出接口相邻的一侧面上设有数据连接线,数据连接线与编码机构连接,靠近数据连接线所在侧面的第二夹持块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位于第二夹持块的内侧,第二卡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槽,数据连接线置于第一通槽内。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伸缩组件包括四个,四个伸缩组件均匀设置,四个伸缩组件均包括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第一套杆的顶端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套杆的底端与安装盒底侧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套杆的底端与第二套杆的顶端套接,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穿设有锁杆。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盒上设有顶盖,顶盖的一侧边缘与安装盒的上边缘铰接。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编码器本体置于固定板上,通过滑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将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使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内侧面与编码器本体的外表面接触,起到固定编码器本体的作用,同时,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位置可根据编码器本体的大小进行调节,不仅适用不同尺寸的编码器本体,而且方便编码器本体的固定和拆卸;固定板的底部设有若干个伸缩组件,通过伸缩组件调节固定板的高度,以使编码器本体处于合适的安装位置,若干个伸缩组件的底部设有安装盒,当编码器本体不需要使用时,通过若干个伸缩组件缩短直到编码器本体置于安装盒内,对编码器本体进行保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A处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B-B处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C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编码器本体;2-固定板;3-伸缩组件;4-安装盒;11-USB接口;12-RJ45网线接口;13-HDMI输入接口;14-HDMI输出接口;15-数据连接线;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31-第一套杆;32-第二套杆;41-顶盖;211-第一连接杆;212-第一滑动块;213-第一拉伸弹簧;214-第一夹持块;221-第二连接杆;222-第二滑动块;223-第二拉伸弹簧;224-第二夹持块;311-第一通孔;312-锁杆;321-第二通孔;2141-第一卡槽;2241-第二卡槽;21411-第一通槽;22411-第二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编码器支架,包括编码器本体1,编码器本体1置于支架上,编码器本体1与支架活动连接,支架包括固定板2,固定板2上表面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第一凹槽21包括两个,两个第一凹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编码器支架,包括编码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本体(1)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编码器本体(1)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板(2),固定板(2)上表面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第一凹槽(21)包括两个,两个第一凹槽(21)对称设置,第二凹槽(22)包括两个,两个第二凹槽(22)的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凹槽(21)和两个第二凹槽(22)内分别滑动地设置有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凹槽(21)的侧壁接触,第二夹持组件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二凹槽(22)的侧壁的接触,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靠近固定板(2)中心的一侧面均与编码器本体(1)的外表面接触,所述固定板(2)的底部设有安装盒(4)和若干个伸缩组件(3),若干个伸缩组件(3)的顶端与固定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若干个伸缩组件(3)的底端与安装盒(4)底侧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编码器支架,包括编码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本体(1)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编码器本体(1)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板(2),固定板(2)上表面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第一凹槽(21)包括两个,两个第一凹槽(21)对称设置,第二凹槽(22)包括两个,两个第二凹槽(22)的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凹槽(21)和两个第二凹槽(22)内分别滑动地设置有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夹持组件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凹槽(21)的侧壁接触,第二夹持组件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二凹槽(22)的侧壁的接触,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靠近固定板(2)中心的一侧面均与编码器本体(1)的外表面接触,所述固定板(2)的底部设有安装盒(4)和若干个伸缩组件(3),若干个伸缩组件(3)的顶端与固定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若干个伸缩组件(3)的底端与安装盒(4)底侧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编码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211),第一连接杆(211)的安装方向与所述固定板(2)上表面的水平方向平行,第一连接杆(2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凹槽(21)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211)上套设有第一滑动块(212),第一滑动块(212)的两端面与第一凹槽(21)的侧壁接触,第一滑动块(21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块(214),第一夹持块(214)靠近所述固定板(2)中心的一侧与所述编码器本体(1)接触;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杆(221),第二连接杆(221)的安装方向与所述固定板(2)上表面的垂直方向平行,第二连接杆(22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22)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221)上套设有第二滑动块(222),第二滑动块(222)的两端面与第二凹槽(22)的侧壁接触,第二滑动块(22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夹持块(224),第二夹持块(224)靠近所述固定板(2)中心的一侧与所述编码器本体(1)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编码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214)靠近所述固定板(2)中心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弹性组件,第一弹性组件远离第一夹持块(2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2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块(224)靠近所述固定板(2)中心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远离第二夹持块(22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22)的侧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编码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四个第一拉伸弹簧(213),四个第一拉伸弹簧(213)均匀地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芯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