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编码器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编码器防护装置,其包括保护壳、插片、海绵垫、贴合件、顶出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旋转贴片,保护壳的右侧设置有滑槽,插片设置于所述滑槽中,顶出块和旋转贴片均设置于保护壳的左侧,顶出块的一端穿设于保护壳的内部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套设于顶出块,旋转贴片紧贴保护壳,海绵垫设置于保护壳的顶部和底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贴合件均设置于保护壳的内部,贴合件一端与保护壳的内部抵接,贴合件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本申请的一种编码器防护装置防护能力强,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码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编码器装配
,尤其是指一种编码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编码器(encoder)是将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编码器在使用时,经常因为各种因素造成损坏,所以需要对编码器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编码器防护装置,该编码器防护装置防护能力强,实用性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码器防护装置,其包括保护壳、插片、海绵垫、贴合件、顶出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旋转贴片,保护壳的右侧设置有滑槽,插片设置于所述滑槽中,顶出块和旋转贴片均设置于保护壳的左侧,顶出块的一端穿设于保护壳的内部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套设于顶出块,旋转贴片紧贴保护壳,海绵垫设置于保护壳的顶部和底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贴合件均设置于保护壳的内部,贴合件一端与保护壳的内部抵接,贴合件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垫的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海绵垫直角端设置于保护壳的左端。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贴片与保护壳贴合处设置有贯穿保护壳的第一充电口,所述贴合件的左端中部设置有贯穿贴合件的第二充电口,所述第二充电口正对第一充电口。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贴片包括挡片和固定钉,所述固定钉穿设挡片与保护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钉与挡片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顶出块与保护壳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保护壳为编码器提供保护,将插片拔出,放入编码器,编码器放入后,将插片插到滑槽底部,当保护壳受到冲击时,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海绵垫可以为编码器缓冲受到的冲击,吸收能量,贴合件可以贴合编码器,顶出块可以在编码器取出保护壳时,将贴合件往外顶,方便编码器取出,旋转贴片可以通过旋转方便编码器充电,在编码器不需要充电时,防止杂物进入保护壳。本申请的一种编码器防护装置防护能力强,实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海绵垫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保护壳1,第一充电口11,插片2,海绵垫3,贴合件4,第二充电口41,顶出块5,橡胶垫圈51,第一弹簧6,第二弹簧7,旋转贴片8,挡片81,固定钉82,编码器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编码器防护装置,其包括保护壳1、插片2、海绵垫3、贴合件4、顶出块5、第一弹簧6、第二弹簧7和旋转贴片8,保护壳1的右侧设置有滑槽,插片2设置于所述滑槽中,顶出块5和旋转贴片8均设置于保护壳1的左侧,顶出块5的一端穿设于保护壳1的内部与第一弹簧6固定连接,第一弹簧6套设于顶出块5,旋转贴片8紧贴保护壳1,海绵垫3设置于保护壳1的顶部和底部,第一弹簧6、第二弹簧7和贴合件4均设置于保护壳1的内部,贴合件4一端与保护壳1的内部抵接,贴合件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弹簧6和第二弹簧7固定连接。实际使用时,保护壳1为编码器9提供保护,将插片2拔出,放入编码器9,编码器9放入后,将插片2插到滑槽底部,当保护壳1受到冲击时,第一弹簧6、第二弹簧7和海绵垫3可以为编码器9缓冲受到的冲击,吸收能量,贴合件4可以贴合编码器9,顶出块5可以在编码器9取出保护壳时,将贴合件4往外顶,方便编码器9取出,旋转贴片8可以通过旋转方便编码器9充电,在编码器9不需要充电时,防止杂物进入保护壳1。本申请的一种编码器防护装置防护能力强,实用性高。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海绵垫3的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海绵垫3直角端设置于保护壳1的左端。实际使用时,方便编码器9进入保护壳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贴片8与保护壳1贴合处设置有贯穿保护壳1的第一充电口11,所述贴合件4的左端中部设置有贯穿贴合件4的第二充电口41,所述第二充电口41正对第一充电口11。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一充电口11和第二充电口41对编码器9进行充电。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贴片8包括挡片81和固定钉82,所述固定钉82穿设挡片81与保护壳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钉82与挡片81滑动连接。实际使用时,挡片81挡住第一充电口11,防止灰尘和水进入保护壳1内部,固定钉82固定挡片8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出块5与保护壳1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圈51。实际使用时,方便推拉顶出块5。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还包括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码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插片、海绵垫、贴合件、顶出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旋转贴片,保护壳的右侧设置有滑槽,插片滑设于所述滑槽中,顶出块和旋转贴片均设置于保护壳的左侧,顶出块的一端穿设于保护壳的内部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套设于顶出块,旋转贴片紧贴保护壳,海绵垫设置于保护壳的顶部和底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贴合件均设置于保护壳的内部,贴合件一端与保护壳的内部抵接,贴合件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码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插片、海绵垫、贴合件、顶出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旋转贴片,保护壳的右侧设置有滑槽,插片滑设于所述滑槽中,顶出块和旋转贴片均设置于保护壳的左侧,顶出块的一端穿设于保护壳的内部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套设于顶出块,旋转贴片紧贴保护壳,海绵垫设置于保护壳的顶部和底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贴合件均设置于保护壳的内部,贴合件一端与保护壳的内部抵接,贴合件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码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垫的形状为直角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芯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