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振编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46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编码器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振编码器,其包括上底座、下底座、组合减振器和减振筒,编码器设置于上底座的上面,组合减振器和减振筒固定安装于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组合减振器的上端与上底座固定连接,组合减振器的下端与下底座固定连接,减振筒的上端与上底座固定连接,减振筒的下端与下底座固定连接。本申请的一种防振编码器防振效果好,安装方便,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振编码器
本技术涉及编码器装配
,尤其是指一种防振编码器。
技术介绍
编码器(encoder)是将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现有的编码器种类繁多,不过普遍存在减振效果较差,受外界干扰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振编码器,该防振编码器防振效果好,安装方便,实用性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振编码器,其包括上底座、下底座、组合减振器和减振筒,组合减振器上端与上底座固定连接,组合减振器下端与下底座固定连接,减振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减振筒的上端与上底座固定连接,两个减振筒的下端与下底座固定连接,减振筒位于组合减振器的前端。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减振器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固定螺丝和伸缩弹簧柱,所述上安装板与上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下安装板与下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丝穿设上安装板与上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柱一端与上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柱另一端与下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安装板正对下安装板。r>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弹簧柱包括第一弹簧和伸缩柱,所述第一弹簧围设于伸缩柱,所述第一弹簧上端与上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下端与下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一端与上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另一端与下安装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弹簧柱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伸缩弹簧柱分别设置于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的四角。进一步地,所述减振筒包括上连接筒、下连接筒、第二弹簧和弹性柱,所述上连接筒一端与上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筒另一端与弹性柱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筒一端与下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筒另一端与弹性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围设于弹性柱,所述第二弹簧分别与上连接筒和下连接筒抵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上底座承接编码器,下底座可以方便安装,组合减振器承载编码器的大部分重量,对编码器进行减振,减振筒为编码器的前端部分进行减振,通过组合减振器和减振筒的配合,可以实现抵消大部分编码器受到的振动,达到减振效果。本申请的一种防振编码器防振效果好,安装方便,实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减振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上底座1,下底座2,组合减振器3,上安装板31,下安装板32,固定螺丝33,伸缩弹簧柱34,第一弹簧341,伸缩柱342,减振筒4,上连接筒41,下连接筒42,第二弹簧43,弹性柱4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振编码器,其包括上底座1、下底座2、组合减振器3和减振筒4,组合减振器3上端与上底座1固定连接,组合减振器3下端与下底座2固定连接,减振筒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减振筒4的上端与上底座1固定连接,两个减振筒4的下端与下底座2固定连接,减振筒4位于组合减振器3的前端。实际使用时,上底座1承接编码器,下底座2可以方便安装,组合减振器3承载编码器的大部分重量,对编码器进行减振,减振筒4为编码器的前端部分进行减振,通过组合减振器3和减振筒4的配合,可以实现抵消大部分编码器受到的振动,达到减振效果。本申请的一种防振编码器防振效果好,安装方便,实用性高。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减振器3包括上安装板31、下安装板32、固定螺丝33和伸缩弹簧柱34,所述上安装板31与上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下安装板32与下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丝33穿设上安装板31与上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柱34一端与上安装板3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柱34另一端与下安装板32固定连接,所述上安装板31正对下安装板32。实际使用时,上安装板31和下安装板32方便伸缩弹簧柱34的安装,固定螺丝33对上安装板31与上底座1进行加固。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弹簧柱34包括第一弹簧341和伸缩柱342,所述第一弹簧341围设于伸缩柱342,所述第一弹簧341上端与上安装板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41下端与下安装板32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342一端与上安装板3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342另一端与下安装板32固定连接。实际使用时,上安装板31与下安装板32方便伸缩柱342和第一弹簧341安装,伸缩柱342和第一弹簧341配合使用对编码器进行减振。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弹簧柱34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伸缩弹簧柱34分别设置于上安装板31和下安装板32的四角。实际使用时,四个伸缩弹簧柱34配合使用为编码器减振。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减振筒4包括上连接筒41、下连接筒42、第二弹簧43和弹性柱44,所述上连接筒41一端与上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筒41另一端与弹性柱44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筒42一端与下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筒42另一端与弹性柱4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3围设于弹性柱44,所述第二弹簧43分别与上连接筒41和下连接筒42抵接。实际使用时,上连接筒41和下连接筒42方便第二弹簧43和弹性柱44安装和收纳,第二弹簧43和弹性柱44共同作用为编码器减振。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还包括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振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底座、下底座、组合减振器和减振筒,编码器设置于上底座的上面,组合减振器和减振筒固定安装于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组合减振器的上端与上底座固定连接,组合减振器的下端与下底座固定连接,减振筒的上端与上底座固定连接,减振筒的下端与下底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振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底座、下底座、组合减振器和减振筒,编码器设置于上底座的上面,组合减振器和减振筒固定安装于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组合减振器的上端与上底座固定连接,组合减振器的下端与下底座固定连接,减振筒的上端与上底座固定连接,减振筒的下端与下底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振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减振器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固定螺丝和伸缩弹簧柱,所述上安装板与上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下安装板与下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丝穿设上安装板与上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柱一端与上安装板固定连接,伸缩弹簧柱另一端与下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安装板正对下安装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振编码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芯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