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8829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充电桩,它包括桩主体、浮动板、极片、拨片、微动开关和对准板;桩主体包括外框和挡板,外框中部设有格挡将其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独立的空腔,挡板的内侧面上设弹性构件,挡板可拆卸连接于外框后;一对浮动板分别安装于对应的空腔内,外端面凸出外框外,内端面与弹性构件接触;极片安装于对应的浮动板外,拨片安装于浮动板的一侧,微动开关分设于外框上下两侧,对准板安装于外框上,浮动板能够在空腔内浮动带动拨片运动以开闭微动开关。当机器人本身对准存在偏移角度时,极片后移,后移至极限位置后,极片可旋转一定角度,适应机器人本身角度,保证接触良好。另一方面增设拨片和微动开关控制通断,确保充电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充电桩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自动充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充电桩。
技术介绍
现有机器人自动充电技术普遍采用充电铜极片对准充电,一般为点接触或小平面接触,铜极片可以前后移动以适应机器人往前对准,但由于机器人对准偏差,往往需要多次重复对准,并且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机器人对准偏差角度大,极片完全下压但和机器人为点接触或小面接触,点接触或接触面积小会导致充电电流大,发热严重存,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点接触易产生电火花,时间一长会导致铜极片氧化,无法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适应机器人角度对准误差的机器人充电桩。本技术提供的这种机器人充电桩,它包括桩主体、浮动板、极片、拨片、微动开关和对准板;桩主体包括外框和挡板,外框中部设有格挡将其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独立的空腔,挡板的内侧面上设弹性构件,挡板可拆卸连接于外框后;一对浮动板分别安装于对应的空腔内,外端面凸出外框外,内端面与弹性构件接触;极片安装于对应的浮动板外,拨片安装于浮动板的一侧,微动开关分设于外框上下两侧,对准板安装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桩主体、浮动板、极片、拨片、微动开关和对准板;/n桩主体包括外框和挡板,外框中部设有格挡将其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独立的空腔,挡板的内侧面上设弹性构件,挡板可拆卸连接于外框后;/n一对浮动板分别安装于对应的空腔内,外端面凸出外框外,内端面与弹性构件接触;/n极片安装于对应的浮动板外,拨片安装于浮动板的一侧,微动开关分设于外框上下两侧,对准板安装于外框上,浮动板能够在空腔内浮动带动拨片运动以开闭微动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桩主体、浮动板、极片、拨片、微动开关和对准板;
桩主体包括外框和挡板,外框中部设有格挡将其内腔分隔为上下两个独立的空腔,挡板的内侧面上设弹性构件,挡板可拆卸连接于外框后;
一对浮动板分别安装于对应的空腔内,外端面凸出外框外,内端面与弹性构件接触;
极片安装于对应的浮动板外,拨片安装于浮动板的一侧,微动开关分设于外框上下两侧,对准板安装于外框上,浮动板能够在空腔内浮动带动拨片运动以开闭微动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为长度方向两侧开口的矩型框,其顶壁和底壁内设滑槽、外设豁口;所述微动开关安装于豁口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内设有限位凸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矩型板,其内端面与所述限位凸缘之间均设有导柱,所述弹性构件为套于导柱外的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挡板相连。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蔡佳豪匡滔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万为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