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鸣专利>正文

下置式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84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下置式传感器,水位电极用扎带固定在水位管上面,水位电极的信号线5穿过四孔橡胶塞进入水位管,该橡胶塞装入水位管上端,信号线又接到电路板上面,感温块装在感温管内,其信号线也接至电路板,水位管和感温管都插装在传感器座内,传感器座和传感器壳组合成一体并互相拧紧。传感器座插装在水箱底部的预留孔内并用硅橡胶密封圈密封。传感器座下端有凸柱且用螺钉及螺母固定在电路板上,并且装在传感器壳的内腔中,使用时电路板通过水位电极获得水温信号,由此使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正常运行。(*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下置式传感器,可以探测水位水温,属于太阳能热水器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与太阳能热水器配套的传感器大多采用的是导电容式传感器或磁浮式传感器,以上的传感器呈装感温块的部件和传感器主体不耐高温且故障率高,传感器在侧端安装,另外加装水嘴,使安装极为不便且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下置式传感器,其结构紧凑而且制作方便,外形美观并只有耐高温的部分浸入水中,而且电路板部分远离水源和高温的水箱,因此故障率低且使用寿命长。下置式传感器的结构是水位电极6用扎带8固定在水位管4上面,水位电极6的信号线5穿过四孔橡胶塞7进入水位管4,该橡胶塞7装入水位管4上端,信号线5又接到电路板15上面,感温块10装在感温管9内,其信号线11也接至电路板15,水位管4和感温管9都插装在传感器座3内,传感器座3和传感器壳1组合成一体并互相拧紧。传感器座3插装在水箱10底部的预留孔内并用硅橡胶密封圈2密封。传感器座3下端有凸柱13且用螺钉14及螺母2固定在电路板15上,并且装在传感器壳1的内腔中。传感器上座9下部的周围装入水位电极5,该水位电极5的上端用螺母7及O型端子6固定在传感器上座9的平台上,传感器上座9底部的中部插装温度传感管8,其内腔中装有感温块11,温度传感管8上端通过螺纹与上座9拧紧固并塞入带孔橡胶塞10并用密封胶密封;温度传感管8的下端先套上O型硅橡胶圈12再插装在传感器下座2的中部的孔里;垫片4及螺母3固定,温度传感管8上的法兰20正好压紧套在温度传感管8上的O型硅橡胶圈12,传感器壳15和传感器下座2互相拧紧。下置式传感器的优点是耐高温,易密封且工作稳定,制作及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下置式传感器示意图图2.传感器座示意图图3.电路板电路原理图由图1、2,水位电极6用扎带8固定在水位管4上面,水位电极6的信号线5穿过四孔橡胶塞7进入水位管4,该橡胶塞7装入水位管4上端,信号线5又接到电路板15上面,感温块10装在感温管9内,其信号线11也接至电路板15,水位管4和感温管9都插装在传感器座3内,传感器座3和传感器壳1组合成一体并互相拧紧。传感器座3插装在水箱10底部的预留孔内并用硅橡胶密封圈2密封。传感器座3下端有凸柱13且用螺钉14及螺母2固定在电路板15上,并且装在传感器壳1的内腔中。由图3,芯片D2的9端接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同时又接电阻R11,电阻R11又接VT4三极管的基极,同时电阻R11又接电阻R10后又接电极①,三极管VT4的集电极分别接电容C4和电阻R12,电容C4和电阻R12的另一端又互相连接;VT4三极管的集电极又接到芯片D4A的5端,D4A芯片的3端又接芯片D2的11端,芯片D4A的6端接sc且4端也接sc,2端接电阻R16后再接于+5V,三极管VT3的发射极接芯片D2的7端,同时又接于电阻R8,R8的另一端接VT3的基极,同时又接于电阻R7,电阻R7又接于电极②,三极管VT3的集电极分别接于电容C3和电阻R9,电容C3和电阻R9的另一端又互相连接到sc电路输出端,同时集电极又接到芯片D4B的9端,芯片D4B的11端又接到芯片D2的10端,芯片D4B的8端和10端各接sc,而12端接电阻R15和+5V,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于芯片D2的5端,同时又接电阻R4,电阻R4接于基极的同时又接电阻R5后再接于电极③,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分别接电容C2和电阻R6,电容C2和电阻R6的另一端接sc输出端,同时集电极又接到芯片D3A的5端,芯片D3A的6端和4端各接sc,2端接电阻R14后再接+5V,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到芯片D2的2端,同时又接于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接三极管VT1的基极和电阻R1后再接电极④,三极管VT1分别接电阻R7和电容C1,该电阻R7和电容C1的另一端共同接至sc,同时集电极又接到芯片D3B(型号4013)的9端而其10端和8端各接于sc,11端接于芯片D2的4端,芯片D3B的12端接电阻R13后再接+5V,芯片D2的13和15端接sc输出端,14端接放大器D1B的4端,同时又接到电容C5,放大器D1A的2端与放大器D1B的3端连接,同时又共同接于电阻R17,电容C5和电阻R17的另一端共同接到放大器D1A的1端,其中的①、②、③和④分别表示4个传感器的电极,sc表示电路板17的输出端。具体实施方式水位电极6的信号线5穿过水位管4上端的四孔橡胶塞7进入水位管4,然后将穿线的四孔橡胶塞7从上端塞进水位管4并用扎带8把各个水位电极6固定在水位管4上,把感温块10装进感温管9内,水位电极6的信号线5和感温块10的信号线11都接在电路板15上,电路原理图的①、②、③、④与传感器的四个水位电极6连接,sc是电路板15的输出端,把传感器壳1和传感器座3组合拧紧。使用时通过水位电极6获得信号后再传给电路板15,由感温块10获得水温电信号,由此使太阳能热水器可以正常运行。权利要求1.一种下置式传感器,其特征是水位电极(6)用扎带(8)固定在水位管(4)上面,水位电极(6)的信号线(5)穿过四孔橡胶塞(7)进入水位管(4),该橡胶塞(7)装入水位管(4)上端,信号线(5)又接到电路板(15)上面,感温块(10)装在感温管(9)内,其信号线(11)也接至电路板(15),水位管(4)和感温管(9)都插装在传感器座(3)内,传感器座(3)和传感器壳(1)组合成一体并互相拧紧,传感器座(3)插装在水箱(10)底部的预留孔内并用硅橡胶密封圈(2)密封,传感器座(3)下端有凸柱(13)且用螺钉(14)及螺母(2)固定在电路板(15)上,并且装在传感器壳(1)的内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是芯片D2的9端接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同时又接电阻R11,电阻R11又接VT4三极管的基极,同时电阻R11又接电阻R10后又接电极①,三极管VT4的集电极分别接电容C4和电阻R12,电容C4和电阻R12的另一端又互相连接;VT4三极管的集电极又接到芯片D4A的5端,D4A芯片的3端又接芯片D2的11端,芯片D4A的6端接sc且4端也接sc,2端接电阻R16后再接于+5V,三极管VT3的发射极接芯片D2的7端,同时又接于电阻R8,R8的另一端接VT3的基极,同时又接于电阻R7,电阻R7又接于电极②,三极管VT3的集电极分别接于电容C3和电阻R9,电容C3和电阻R9的另一端又互相连接到sc电路输出端,同时集电极又接到芯片D4B的9端,芯片D4B的11端又接到芯片D2的10端,芯片D4B的8端和10端各接sc,而12端接电阻R15和+5V,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于芯片D2的5端,同时又接电阻R4,电阻R4接于基极的同时又接电阻R5后再接于电极③,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分别接电容C2和电阻R6,电容C2和电阻R6的另一端接sc输出端,同时集电极又接到芯片D3A的5端,芯片D3A的6端和4端各接sc,2端接电阻R14后再接+5V,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到芯片D2的2端,同时又接于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接三极管VT1的基极和电阻R1后再接电极④,三极管VT1分别接电阻R7和电容C1,该电阻R7和电容C1的另一端共同接至sc,同时集电极又接到芯片D3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置式传感器,其特征是水位电极(6)用扎带(8)固定在水位管(4)上面,水位电极(6)的信号线(5)穿过四孔橡胶塞(7)进入水位管(4),该橡胶塞(7)装入水位管(4)上端,信号线(5)又接到电路板(15)上面,感温块(10)装在感温管(9)内,其信号线(11)也接至电路板(15),水位管(4)和感温管(9)都插装在传感器座(3)内,传感器座(3)和传感器壳(1)组合成一体并互相拧紧,传感器座(3)插装在水箱(10)底部的预留孔内并用硅橡胶密封圈(2)密封,传感器座(3)下端有凸柱(13)且用螺钉(14)及螺母(2)固定在电路板(15)上,并且装在传感器壳(1)的内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彪
申请(专利权)人:黄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