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同缸分别控制的柴油发动机用凸轮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149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同缸分别控制的柴油发动机用凸轮轴,能够解决其第一缸充气效率低问题。其包括有轴体,所述轴体沿着其长度方向从左到右设有多个分别控制不同缸的凸轮组件,每个凸轮组件包括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第一个凸轮组件的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相位差大于其他凸轮组件的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相位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同缸分别控制的柴油发动机用凸轮轴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的
,尤其涉及一种不同缸分别控制的柴油发动机用凸轮轴。
技术介绍
凸轮轴是发动机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配气凸轮的外形决定了气门开关的快慢、开度的大小和开启时间的长短。而且整体式凸轮轴刚性好,制造工艺简单,相位控制准确。由于奇数缸柴油发动机第一缸充气效率低,导致和其他缸的峰值爆压相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同缸分别控制的柴油发动机用凸轮轴,能够解决其第一缸充气效率低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不同缸分别控制的柴油发动机用凸轮轴,包括有轴体,所述轴体沿着其长度方向从左到右设有多个分别控制不同缸的凸轮组件,每个凸轮组件包括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第一个凸轮组件的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相位差大于其他凸轮组件的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相位差。进一步的,所述凸轮组件为五个,第一凸轮组件的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相位差为100-110度,其他凸轮组件的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相位差为90-95度。进一步的,所述轴体的左右两端的轴颈分别设有定位销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五个凸轮组件分别控制五个缸,第一个凸轮组件的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相位差大于其他凸轮组件的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相位差,能够使第一缸充气效率提高,从而有效防止柴油发动机各缸峰值爆压不平衡问题的出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柴油发动机用凸轮轴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轴体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轴体的右视图;图中:1、进气凸轮,2、排气凸轮,3、轴颈,4、定位销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应用在直列五缸机为例,参见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不同缸分别控制的柴油发动机用凸轮轴,包括有轴体,所述轴体沿着其长度方向从左到右设有五个分别控制不同缸的凸轮组件,每个凸轮组件包括进气凸轮1和排气凸轮2。五个凸轮组件分别对应控制第一缸、第二缸、第三缸、第四缸和第五缸。轴体的左端轴颈3设有定位销孔4、右端轴颈3设有定位销孔4和螺栓孔。在控制第一气缸的第一个凸轮组件中,排气凸轮1的最大升程为11.4951mm。其余凸轮组件中的排气凸轮的最大升程为11.4952mm。所有的进气凸轮的最大升程为10.5185mm。在控制第一缸的凸轮组件中,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之间的相位差为108°,其余的凸轮组件中,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之间的相位差为94.5°。本技术通过重新设计轴体上的第一个凸轮组件,使其开启时刻不变但关闭时刻提前,并改变控制第一缸的进气凸轮的开关时刻,使控制第一缸的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之间的相位差从94.5°增大到108°,从而实现了第一缸充气效率的提高,进而实现了第一缸与其他缸峰值爆压的平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同缸分别控制的柴油发动机用凸轮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轴体,所述轴体沿着其长度方向从左到右设有多个分别控制不同缸的凸轮组件,每个凸轮组件包括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n第一个凸轮组件的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相位差大于其他凸轮组件的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相位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同缸分别控制的柴油发动机用凸轮轴,其特征在于,包括轴体,所述轴体沿着其长度方向从左到右设有多个分别控制不同缸的凸轮组件,每个凸轮组件包括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
第一个凸轮组件的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相位差大于其他凸轮组件的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相位差。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木金闫善恒郭磊孙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