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乏汽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71496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乏汽发电系统,其中,包括:膨胀机、若干管道,膨胀机与熔硫装置连通;透平发电机,透平发电机与膨胀机经联轴器固定连接;凝汽器,凝汽器与膨胀机连通;循环水塔、循环凝汽管,循环凝汽管一端穿入循环水塔内部上部体,循环凝汽管另一端与循环水塔的密封底部连通,循环凝汽管中部螺旋贯穿于凝汽器内部;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安装于循环水塔底部至凝汽器段的循环凝汽管上。透平发电机将膨胀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使得乏汽的热能转化成电能被利用,解决了乏汽大量热量浪费造成环境温度上升的问题;循环凝汽管升温后的水体在循环水塔内冷却,解决了乏汽直接排放对周围的设备造成腐蚀、对排放环境造成视觉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乏汽发电系统
本技术属于余热乏汽再利用领域,涉及一种乏汽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在硫磺制酸整体流程中,熔硫是其中的一个步骤,熔硫是将固体硫磺放入熔硫装置经低压蒸汽盘管加热熔化成液体硫磺,在蒸汽换热后产生的低品位余热汽体—乏汽,乏汽排放的压力在0.013-0.032Mpa、流量13-15.5t/h、温度105℃;目前对于熔硫后的乏汽处理方式是直接排放至大气中,这样的处理方式存在下述问题:大量热量浪费造成环境温度上升;由于乏汽排放是的高温汽体,会对周围的设备造成腐蚀;在冬季乏汽液化会对排放的环境造成视觉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乏汽发电系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乏汽发电系统,其中,包括:膨胀机、若干管道,膨胀机的进汽口经管道与熔硫装置的排汽口连通;透平发电机,透平发电机的转轴与膨胀机输出转轴经联轴器固定连接;凝汽器,凝汽器的汽体进口经管道与膨胀机的汽体排出口连通,凝汽器的汽体出口与厂内管道连接;循环水塔、循环凝汽管,循环凝汽管一端穿入循环水塔内部上部体,循环凝汽管另一端与循环水塔的密封底部连通,循环凝汽管中部螺旋贯穿于凝汽器内部;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安装于循环水塔底部至凝汽器段的循环凝汽管上。所述膨胀机为双涡轮膨胀汽机。所述还包括多个旋转支撑装置,多个旋转支撑装置间隔安装在膨胀机的输出轴两端、透平发电机旋转轴的两端,旋转支撑装置包括旋转座和轴瓦,轴瓦安装于旋转座内,膨胀机的输出轴、透平发电机旋转轴与轴瓦内圈配合;膨胀机和透平发电机在旋转支撑装置的稳定支撑下平稳运转,提高膨胀机和透平发电机旋转的平稳性,降低运行时的振动。所述凝汽器的汽体出口与厂内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泵;加快凝汽器的冷却水与厂内管道的流动,避免凝汽器内部的冷却水发生堆积,使得循环凝汽管能够与凝汽器内的热气接触,加快热气冷却,提高膨胀机的运转,提高乏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所述膨胀机与熔硫装置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进汽调节阀;调节从熔硫装置进入膨胀机内部汽体的压力和流量,使得进入膨胀机内部汽体的稳定性,提高膨胀机的运行寿命,间接降低使用成本,同时避免膨胀机发生高压暴机,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还包括减温装置,减温装置的汽体出口与连接熔硫装置、膨胀机位于进汽调节阀前部的管道连通,减温装置进汽口安装有管道;管道与位于熔硫装置的进汽口连通管道连通;还包括旁路截止阀,旁路截止阀安装于减温装置进汽口管道上;旁路截止阀常态处于闭合;当膨胀机、透平发电机处于冷备状态时,打开旁路截止阀,使用为对固体硫磺加热的高温汽体对膨胀机、透平发电机进行暖机,相对与使用乏汽对膨胀机、透平发电机进行暖机,加快暖机速度。还包括出口乏汽阀,出口乏汽阀安装于连通减温装置至熔硫装置的排汽口之间的管道上;出口乏汽阀处于常开状态,出口乏汽阀的作用为:一是在膨胀机、透平发电机进行暖机进行关闭;二是在需要发电时,将出口乏汽阀关闭,使用为进入熔硫装置内部的高温汽体发电,使用膨胀机、透平发电机当成发电装置使用,保障企业在电网断电下电力的供应。还包括单向阀,单向阀安装在截止阀和减温装置之间的管道上;避免膨胀机工作时导致汽体回流,引起振动。还包括放空阀、放空消音器,放空阀汽体出口与放空消音器汽体进口连通,放空阀的汽体进口经管道与进汽调节阀至出口乏汽阀的管道连通;在膨胀机、透平发电机需要检修时,将常闭的放空阀打开,进汽调节阀关闭,截止阀关闭,乏汽从放空阀、放空消音器向外暂时排出,这样避免了当膨胀机、透平发电机需要检修时需要将熔硫装置停机的情况,保证生产的持续性。所述连接出口乏汽阀、放空阀、放空消音器间的管道为DN350,其余为DN15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熔硫装置的乏汽经膨胀机进汽口进入从膨胀机排汽口排出,使得膨胀机将乏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膨胀机带动透平发电机旋转发电,透平发电机将膨胀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使得乏汽的热能转化成电能被利用,解决了乏汽大量热量浪费造成环境温度上升的问题;经膨胀机排汽口排出的汽体进入凝汽器内,循环凝汽管内部的水体经循环水泵的作用下吸收凝汽器内汽体的热量,使得吸收凝汽器内汽体液化从吸收凝汽器液体出口排出至厂内管道,循环凝汽管升温后的水体在循环水塔内冷却,避免了乏汽与外界接触后再次处理的工序,减少了乏汽再处理工序的成本,解决了乏汽直接排放对周围的设备造成腐蚀、对排放的环境造成视觉污染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使用状态下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进汽总阀;2-熔硫装置;3-出口乏汽阀;4-放空阀;5-放空消音器;6-进汽调节阀;7-旁路截止阀;8-单向阀;9-减温装置;10-旋转支撑装置;11-膨胀机;12-平发电机;13-循环水塔;14-循环水泵;15-凝汽器;16-泵;18-循环凝汽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参见图1。本技术的一种乏汽发电系统,其中,包括:膨胀机11、若干管道,膨胀机11的进汽口经管道与熔硫装置2的排汽口连通;透平发电机12,透平发电机12的转轴与膨胀机11输出转轴经联轴器固定连接;凝汽器15,凝汽器15的汽体进口经管道与膨胀机11的汽体排出口连通,凝汽器15的汽体出口与厂内管道连接;循环水塔13、循环凝汽管18,循环凝汽管18一端穿入循环水塔13内部上部体,循环凝汽管18另一端与循环水塔13的密封底部连通,循环凝汽管18中部螺旋贯穿于凝汽器15内部;循环水泵14,循环水泵14安装于循环水塔13底部至凝汽器15段的循环凝汽管18上。工作原理:膨胀机11、透平发电机12、凝汽器15固定安装好,当膨胀机11的进汽口经管道与熔硫装置2的排汽口连通,凝汽器15的汽体出口与厂内管道连接,熔硫装置2的乏汽经膨胀机11进汽口进入从膨胀机11排汽口排出,使得膨胀机11将乏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膨胀机11带动透平发电机12旋转发电,透平发电机12将膨胀机11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使得乏汽的热能转化成电能被利用,解决了乏汽大量热量浪费造成环境温度上升的问题;经膨胀机11排汽口排出的汽体进入凝汽器15内,循环凝汽管18内部的水体经循环水泵14的作用下吸收凝汽器15内汽体的热量,使得吸收凝汽器15内汽体液化从吸收凝汽器15液体出口排出至厂内管道,循环凝汽管18升温后的水体在循环水塔13内冷却,避免了乏汽与外界接触后再次处理的工序,减少了乏汽再处理工序的成本,解决了乏汽直接排放对周围的设备造成腐蚀、对排放的环境造成视觉污染的问题。所述膨胀机11为双涡轮膨胀汽机。所述还包括多个旋转支撑装置10,多个旋转支撑装置10间隔安装在膨胀机11的输出轴两端、透平发电机12旋转轴的两端,旋转支撑装置10包括旋转座和轴瓦,轴瓦安装于旋转座内,膨胀机11的输出轴、透平发电机12旋转轴与轴瓦内圈配合;膨胀机11和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乏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机(11)、若干管道,膨胀机(11)与熔硫装置(2)连通;/n透平发电机(12),透平发电机(12)与膨胀机(11)经联轴器固定连接;/n凝汽器(15),凝汽器(15)经管道与膨胀机(11)连通,凝汽器(15)的汽体出口与厂内管道连接;/n循环水塔(13)、循环凝汽管(18),循环凝汽管(18)一端穿入循环水塔(13)内部上部体,循环凝汽管(18)另一端与循环水塔(13)的密封底部连通,循环凝汽管(18)中部螺旋贯穿于凝汽器(15)内部;/n循环水泵(14),循环水泵(14)安装于循环水塔(13)底部至凝汽器(15)段的循环凝汽管(1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乏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机(11)、若干管道,膨胀机(11)与熔硫装置(2)连通;
透平发电机(12),透平发电机(12)与膨胀机(11)经联轴器固定连接;
凝汽器(15),凝汽器(15)经管道与膨胀机(11)连通,凝汽器(15)的汽体出口与厂内管道连接;
循环水塔(13)、循环凝汽管(18),循环凝汽管(18)一端穿入循环水塔(13)内部上部体,循环凝汽管(18)另一端与循环水塔(13)的密封底部连通,循环凝汽管(18)中部螺旋贯穿于凝汽器(15)内部;
循环水泵(14),循环水泵(14)安装于循环水塔(13)底部至凝汽器(15)段的循环凝汽管(18)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机(11)为双涡轮膨胀汽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旋转支撑装置(10),多个旋转支撑装置(10)间隔安装在膨胀机(11)的输出轴两端、透平发电机(12)旋转轴的两端,旋转支撑装置(10)包括旋转座和轴瓦,轴瓦安装于旋转座内,膨胀机(11)的输出轴、透平发电机(12)旋转轴与轴瓦内圈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汽器(15)的汽体出口与厂内连通的管道上安装有泵(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涛田聪单昌卫石德欢代小建吴澜李庆英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