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高耐磨织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88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织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高耐磨织针。包括限位框、织针本体、和移动块,所述织针本体呈叉子状,所述织针本体的下端固定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部两侧中间处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块呈圆弧形,且移动块位于限位框的内部,所述移动块的两端均固定有滑块,所述移动块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的内部,所述移动块位于圆弧背部的一侧中间处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背离移动块的一端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背离轴承的一端固定有转盘,所述限位框的一端中间处开设有螺孔,且螺杆位于螺孔的内部,所述织针本体的上端一侧焊接有限位环,所述织针本体的上端中间处开设开设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同一个织针安装不同直径织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高耐磨织针
本技术涉及织针
,具体为一种高强高耐磨织针。
技术介绍
织针是针织机上的一种主要成圈机件,由钢丝或钢带经机械加工制成,用于把纱线编织成线圈并使线圈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织针的改进促进了针织机的发展。人类最早是用棒针进行手工编织的。1589年英国W.李专利技术钩针,出现了第一台针织机。200多年后,又相继专利技术了舌针、槽针、双头舌针等,为针织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织针的结构与形状影响针织成圈过程、针织机的生产率和产品的质量,是针织机设计的重要依据。常用的织针有舌针、钩针和复合针三种。通过针织机在对针织产品进行加工时,均需要使用到织针,现有的织针种类较多,对不同的织针产品进行加工时,需要不同的织针,因此在加工前,需要根据使用的需求不同,对织针进行更换,现在需要一种可对不同直径的织线进行放置的织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高耐磨织针,具备有利于同一个织针安装不同直径织线的优点,解决了在加工前,需要根据使用的需求不同,对织针进行更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高耐磨织针,包括限位框、织针本体、和移动块,所述织针本体呈叉子状,所述织针本体的下端固定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部两侧中间处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块呈圆弧形,且移动块位于限位框的内部,所述移动块的两端均固定有滑块,所述移动块通过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的内部,所述移动块位于圆弧背部的一侧中间处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背离移动块的一端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背离轴承的一端固定有转盘,所述限位框的一端中间处开设有螺孔,且螺杆位于螺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织针本体的上端一侧焊接有限位环,所述织针本体的上端中间处开设开设有安装孔。优选的,所述限位框呈椭圆形,所述织针本体位于限位框的上端中间处,所述限位环与螺孔的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限位框的两侧内部和外部均为圆弧形,所述移动块的两端均开设有圆弧,所述移动块两端的圆弧与限位框两侧内部的圆弧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宽度与限位框的内部宽度相等,所述移动块的到度与限位框的高度相等,所述移动块的厚度与滑块的长度相等。优选的,所述限位框两侧的宽度与织针本体下端的宽度相等,所述限位框内部滑槽的长度小于限位框内部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螺杆和移动块,有利于对不同直径的织线进行放置限位的效果,根据织针品使用的织线需求不同,通过螺杆在螺孔内的转动,实现对移动块的移动,通过移动块与限位框内部的一端实现对织线的放置限位,可使用与不同直径的织线,避免了因织线直径的不同对织针本体的更换。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环和安装孔,有利于对织线的固定,以及对织针本体安装的效果,在使用时将织针本体通过上端的安装孔固定在针织机上,方便了对织针本体的安装以及跟换,且将织针穿入到限位环内,实现对织线的限位,避免了织线织针本体的直接接触,使织针本体遭到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限位框的底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限位框;2、织针本体;3、限位环;4、安装孔;5、转盘;6、螺孔;7、螺杆;8、轴承;9、移动块;10、滑块;11、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强高耐磨织针,包括限位框1、织针本体2、和移动块9,织针本体2呈叉子状,织针本体2的下端固定有限位框1,限位框1的内部两侧中间处均开设有滑槽11,移动块9呈圆弧形,且移动块9位于限位框1的内部,移动块9的两端均固定有滑块10,移动块9通过滑块10滑动安装在滑槽11的内部,移动块9位于圆弧背部的一侧中间处固定有轴承8,轴承8背离移动块9的一端固定有螺杆7,螺杆7背离轴承8的一端固定有转盘5,限位框1的一端中间处开设有螺孔6,且螺杆7位于螺孔6的内部,根据织针品使用的织线需求不同,通过螺杆7在螺孔6内的转动,实现对移动块9的移动,通过移动块9与限位框1内部的一端实现对织线的放置限位,可使用不同直径的织线,避免了因织线直径的不同对织针本体2的更换。织针本体2的上端一侧焊接有限位环3,织针本体2的上端中间处开设开设有安装孔4,在使用时将织针本体2通过上端的安装孔4固定在针织机上,方便了对织针本体2的安装以及跟换,且将织针穿入到限位环3内,实现对织线的限位,避免了织线与织针本体2的直接接触,使织针本体2遭到磨损。限位框1呈椭圆形,织针本体2位于限位框1的上端中间处,限位环3与螺孔6的方向相反。限位框1的两侧内部和外部均为圆弧形,移动块9的两端均开设有圆弧,移动块9两端的圆弧与限位框1两侧内部的圆弧相适配。移动块9的宽度与限位框1的内部宽度相等,移动块9的到度与限位框1的高度相等,移动块9的厚度与滑块10的长度相等。限位框1两侧的宽度与织针本体2下端的宽度相等,限位框1内部滑槽11的长度小于限位框1内部的长度。工作原理:本技术工作中,将织针本体2通过上端的安装孔4固定在针织机上,方便了对织针本体2的安装以及跟换,且将织针穿入到限位环3内,实现对织线的限位,避免了织线与织针本体2的直接接触,使织针本体2遭到磨损,且根据织针品使用的织线需求不同,通过螺杆7在螺孔6内的转动,实现对移动块9的移动,通过移动块9与限位框1内部的一端实现对织线的放置限位,可使用不同直径的织线,避免了因织线直径的不同对织针本体2的更换。以上即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高耐磨织针,包括限位框(1)、织针本体(2)、和移动块(9),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针本体(2)呈叉子状,所述织针本体(2)的下端固定有限位框(1),所述限位框(1)的内部两侧中间处均开设有滑槽(11),所述移动块(9)呈圆弧形,且移动块(9)位于限位框(1)的内部,所述移动块(9)的两端均固定有滑块(10),所述移动块(9)通过滑块(10)滑动安装在滑槽(11)的内部,所述移动块(9)位于圆弧背部的一侧中间处固定有轴承(8),所述轴承(8)背离移动块(9)的一端固定有螺杆(7),所述螺杆(7)背离轴承(8)的一端固定有转盘(5),所述限位框(1)的一端中间处开设有螺孔(6),且螺杆(7)位于螺孔(6)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高耐磨织针,包括限位框(1)、织针本体(2)、和移动块(9),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针本体(2)呈叉子状,所述织针本体(2)的下端固定有限位框(1),所述限位框(1)的内部两侧中间处均开设有滑槽(11),所述移动块(9)呈圆弧形,且移动块(9)位于限位框(1)的内部,所述移动块(9)的两端均固定有滑块(10),所述移动块(9)通过滑块(10)滑动安装在滑槽(11)的内部,所述移动块(9)位于圆弧背部的一侧中间处固定有轴承(8),所述轴承(8)背离移动块(9)的一端固定有螺杆(7),所述螺杆(7)背离轴承(8)的一端固定有转盘(5),所述限位框(1)的一端中间处开设有螺孔(6),且螺杆(7)位于螺孔(6)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高耐磨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针本体(2)的上端一侧焊接有限位环(3),所述织针本体(2)的上端中间处开设开设有安装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家杰于欣宋加生王庆倩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鹏鹗精密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