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编织工具,特别是机器编织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6356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编织工具(11),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杆(15)的机器编织针(12)。机器编织工具(11)具有:针脚形成部分(M),其直接邻接前端部(16);以及驱动部分(A),其直接邻接后端部(17)。至少在驱动部分(A)中,杆(15)的底侧(25)不具有凹口或凹部,并且沿着平面(E)延伸。在驱动部分(A)中,杆(15)形成具有肋高度(h1)的至少一个肋部分(30),该肋高度至多为1.1 mm。另外,在驱动部分(A)中,杆(15)形成至少一个支撑凸起(31),所述支撑凸起沿高度方向(H)延伸超过至少一个肋部分(30)的肋高度(h1)并且具有凸起高度(h3),该凸起高度具有最大高度。

Machine knitting tools, especially machine knitting need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器编织工具,特别是机器编织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编织工具,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编织针。机器编织工具优选地被设计成用于编织短纤维纱线,诸如棉纱线。机器编织工具或机器编织针优选地为舌针(Zungennadel)或复合针。
技术介绍
众多种机器编织工具和机器编织针是已知的。在用编织机器进行编织期间,机器编织针(例如,特别是舌针)沿纵向方向在引导通道或针通道中移动。为此,每个机器编织针具有带有针踵部分(Fußteil)的驱动部分。针踵部分与编织机器的凸轮协作,以便沿纵向方向在针通道中定位或移动机器编织针。在圆型编织机器的情况下,针筒(Strickzylinder)与机器编织针一起沿外周方向相对于凸轮旋转,并且在凸轮轨道中引导机器编织针的针踵部分。此处,力不仅沿机器编织针的纵向方向作用在针踵部分上,而且沿横向方向横向地作用在针踵部分上。在编织机器中进行编织期间,还借助于合适的驱动装置来移动或定位其它机器编织工具,诸如复合针的钩或滑块。这种机器编织工具必须满足众多条件,这些条件有时也是矛盾的。为了实现最大可能的生产力,需要高的运动速度(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编织工具(11),特别是一种机器编织针(12),/n具有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杆(15),所述杆具有底侧(25)、与所述底侧(25)相对的上侧(27)以及两个侧面(26),所述两个侧面布置成沿横向方向(Q)相隔一距离并连接所述底侧(25)和所述上侧(27),/n其中,提供了直接邻接前端部(16)的针脚形成部分(M),/n其中,提供了直接与相对的后端部(17)相邻的驱动部分(A),在所述驱动部分中,针踵部分(24)沿高度方向(H)以针踵部分高度(h2)延伸并且被设计成与编织机器的凸轮协作,所述高度方向与所述纵向方向(L)和所述横向方向(Q)成直角,/n其中,所述底侧(25)至少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19 EP 17176608.21.一种机器编织工具(11),特别是一种机器编织针(12),
具有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杆(15),所述杆具有底侧(25)、与所述底侧(25)相对的上侧(27)以及两个侧面(26),所述两个侧面布置成沿横向方向(Q)相隔一距离并连接所述底侧(25)和所述上侧(27),
其中,提供了直接邻接前端部(16)的针脚形成部分(M),
其中,提供了直接与相对的后端部(17)相邻的驱动部分(A),在所述驱动部分中,针踵部分(24)沿高度方向(H)以针踵部分高度(h2)延伸并且被设计成与编织机器的凸轮协作,所述高度方向与所述纵向方向(L)和所述横向方向(Q)成直角,
其中,所述底侧(25)至少在所述针脚形成部分(M)的外部在平面(E)中延伸并且没有凹口,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部分(A)中,所述杆(15)形成具有至多1.1mm的肋高度(h1)的至少一个肋部分(30),
并且,至少一个支撑凸起(31)在所述驱动部分(A)中沿所述高度方向(H)延伸,并且布置成沿所述纵向方向(L)与所述针踵部分(24)相隔一距离,并且具有凸起高度(h3),所述凸起高度大于所述肋高度(h1)且小于所述针踵部分高度(h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编织工具,
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32)的两个支撑凸起(31)布置在所述驱动部分(A)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编织工具,
其特征在于,同一对(32)的所述两个支撑凸起(31)布置成沿所述纵向方向(L)彼此相隔支撑距离(x)。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编织工具,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距离(x)是所述两个支撑凸起(31)的最高部之间沿所述纵向方向(L)的最短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机器编织工具,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距离(x)对应于所述针踵部分(24)沿所述纵向方向(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施廷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格罗兹贝克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