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75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包括:底板、侧板、支撑板、第一夹块、第二夹块、支撑架、第一丝杠、第二丝杠、第一连接部、第一支杆、第二连接部、第二支杆和摇杆。采用此种连接方式,当需要对散热片组件进行固定时,将散热片组件先与第二夹块相贴合,旋转第一丝杠来带动第一夹块运动,以实现对散热片组件的夹持和固定作用,并通过螺纹连接来实现第一丝杠的自锁功能,以提高散热片组件的稳定性;通过摇动摇杆来使第二丝杠相对于两个侧板转动,以带动套设在第二丝杠上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反方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转动,以改变支撑板的高度,从而实现对散热片组件高度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
本技术涉及支撑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
技术介绍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散热片在焊接成散热片后,往往要对其进行搬运到指定位置并达到一定的高度,这就需要对散热片组件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以使操作平稳有序的进行,因此一种集夹持和移动为一体的散热片支撑座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用于夹持和固定散热片组件,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包括:底板、侧板、支撑板、第一夹块、第二夹块、支撑架、第一丝杠、第二丝杠、第一连接部、第一支杆、第二连接部、第二支杆和摇杆;两个侧板平行相对设置,且两个侧板分别与底板的两端的侧面相连接;支撑板的上壁面设置有第一凹槽,且支撑板位于底板的上方;至少部分第一夹块嵌入第一凹槽内,且第一夹块与支撑板相贴合;第二夹块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支撑架与支撑板相连接;第一丝杠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一丝杠的一端穿过第一螺纹孔,第一丝杠与第一夹块相连接;第二丝杠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和第三外螺纹,第二外螺纹和第三外螺纹对称设置,第二丝杠的一端嵌入其中一个侧板内,且第二丝杠的另一端穿出另外一个侧板;第一连接部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螺纹,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适配,第一连接部套设在丝杠的外侧;第一支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且第一支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内部设置有第三内螺纹,第三内螺纹与第三外螺纹相适配,第二连接部套设在丝杠的外侧;第二支杆与第一支杆交叉设置,第二支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且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摇杆与第二丝杠的另一端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两个侧板平行相对设置,且两个侧板分别与底板的两端的侧面相连接,以提升侧板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在支撑板的上壁面设置有第一凹槽,且支撑板位于底板的上方,至少部分第一夹块嵌入第一凹槽内,且第一夹块与支撑板相贴合,以使第一夹块可以在支撑板上滑动;再次,通过将第二夹块固定在支撑板上,以提升支撑板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在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支撑架与支撑板相连接,以提升支撑架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在第一丝杠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一丝杠的一端穿过第一螺纹孔,第一丝杠与第一夹块相连接,以通过旋转第一丝杠来使第一丝杠带动第一夹块相对与支撑架运动,以通过第一夹块的运动,来实现对散热片组件的夹紧作用,以提升散热片组件的稳定性,避免散热片移动;再次,通过在第二丝杠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和第三外螺纹,第二外螺纹和第三外螺纹对称设置,第二丝杠的一端嵌入其中一个侧板内,且第二丝杠的另一端穿出另外一个侧板,以使第二丝杠可以相对两个侧板转动;再次,通过在第一连接部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螺纹,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适配,第一连接部套设在丝杠的外侧,并将第一支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且第一支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并在第二连接部内部设置有第三内螺纹,第三内螺纹与第三外螺纹相适配,第二连接部套设在丝杠的外侧;第二支杆与第一支杆交叉设置,第二支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且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通过将摇杆与第二丝杠的另一端相连接,以实现当第二丝杠旋转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第二丝杠上做相反的运动,以带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转动,进而改变支撑板的高度,实现对散热片组件高度的调节调高产品适用性。采用此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当需要对散热片组件进行固定时,将散热片组件先与第二夹块相贴合,旋转第一丝杠,第一丝杠在支撑架的第一螺纹孔内转动,以带动与第一丝杠连接的第一夹块运动,以实现对散热片组件的夹持和固定作用,并通过螺纹连接来实现第一丝杠的自锁功能,以提高散热片组件的稳定性,避免散热片组件发生移动;通过摇动摇杆来使第二丝杠相对于两个侧板转动,以带动套设在第二丝杠上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反方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转动,以改变支撑板的高度,从而实现对散热片组件高度的调整,提高产品的适用范围,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还包括:第二凹槽、第二螺纹孔和螺栓;第二凹槽沿第一丝杠的周向设置;第二螺纹孔内设置有第四内螺纹,第二螺纹孔设置在第一夹块上;螺栓设置有第四外螺纹,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二螺纹孔后,螺栓嵌入第一丝杠的第二凹槽内。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凹槽使第一丝杠的周向设置,第二螺纹孔内设置有第四内螺纹,第二螺纹孔设置在第一夹块上,并在螺栓设置有第四外螺纹,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二螺纹孔后,螺栓嵌入第一丝杠的第二凹槽内,以实现螺栓对第一丝杠的限位作用,以提高第一夹块和第一丝杠连接的稳定性,以避免第一丝杠从第一夹块内脱出,提升产品使用年限。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套设在第一丝杠的外侧,且限位部与第一夹块相贴合。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限位部套设在第一丝杠的外侧,且限位部与第一夹块相贴合,以实现限位部对第一夹块的限位作用,当第一夹块夹紧时,限位部对第一夹块产生压力,从而分担螺栓所受的压力,避免螺栓损伤,提升产品使用年限,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还包括:手柄;手柄与第一丝杠的另一端与第一丝杠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手柄与第一丝杠的另一端与第一丝杠相连接,以便于通过手柄调整第一丝杠,降低操作难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还包括:光杠、第三连接部、第三支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光杠与第二丝杠平行相对设置,且光杠的两端分别嵌入两个侧板内;两个第三连接部同时套设在光杠的外侧,且两个第三连接部与同时与光杠滑动连接;两个第三支杆交叉设置,两个第三支杆的一端同时与光杠转动连接,且两个第三支杆的另一端同时与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一支杆和其中一个第三支杆后,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同时嵌入支撑板内;第二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二支杆和另一个第三支杆后,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同时嵌入支撑板内。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第一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一支杆和其中一个第三支杆后,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同时嵌入支撑板内;使第二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二支杆和另一个第三支杆后,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同时嵌入支撑板内;并使两个第三支杆交叉设置,两个第三支杆的一端同时与光杠转动连接,且两个第三支杆的另一端同时与支撑板转动连接,以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三支杆同步转动;通过将光杠与第二丝杠平行相对设置,且光杠的两端分别嵌入两个侧板内,两个第三连接部同时套设在光杠的外侧,且两个第三连接部与同时与光杠滑动连接,从而通过第三支杆带动第三连接部在光杠上运动,以通过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实现对支撑板的多点支撑,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所述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用于夹持和固定散热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包括:/n底板;/n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平行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两端的侧面相连接;/n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壁面设置有第一凹槽,且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n第一夹块,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夹块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支撑板相贴合;/n第二夹块,所述第二夹块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n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n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丝杠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丝杠与所述第一夹块相连接;/n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和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和第三外螺纹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丝杠的一端嵌入其中一个侧板内,且所述第二丝杠的另一端穿出另外一个侧板;/n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丝杠的外侧;/n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n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内部设置有第三内螺纹,所述第三内螺纹与所述第三外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在所述丝杠的外侧;/n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第一支杆交叉设置,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n摇杆,所述摇杆与所述第二丝杠的另一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所述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用于夹持和固定散热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包括:
底板;
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平行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两端的侧面相连接;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壁面设置有第一凹槽,且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
第一夹块,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夹块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支撑板相贴合;
第二夹块,所述第二夹块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
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丝杠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丝杠与所述第一夹块相连接;
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和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和第三外螺纹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丝杠的一端嵌入其中一个侧板内,且所述第二丝杠的另一端穿出另外一个侧板;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在所述丝杠的外侧;
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内部设置有第三内螺纹,所述第三内螺纹与所述第三外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二连接部套设在所述丝杠的外侧;
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第一支杆交叉设置,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
摇杆,所述摇杆与所述第二丝杠的另一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还包括:
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一丝杠的周向设置;
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置有第四内螺纹,所述第二螺纹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上;
螺栓,所述螺栓设置有第四外螺纹,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后,所述螺栓嵌入所述第一丝杠的第二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的散热片支撑座还包括:
限位部,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强李福利
申请(专利权)人:铭汉沈阳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