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的推车扶手结构及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53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推车扶手结构,并公开了具有该推车扶手结构的摩托车,推车扶手结构包括有车架以及外罩装饰盖,还包括有内衬支架,所述内衬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的后部,所述外罩装饰盖连接于所述内衬支架的外侧,或者所述外罩装饰盖与所述内衬支架一体成型,所述内衬支架的内侧与所述车架之间留有可供人手插入的空腔。在车架上安装内衬支架,内衬支架和车架之间形成便于驾驶人推车的扶手结构,扶手结构隐藏在外罩装饰盖内部,保证整车的造型一致性,提升外形美观性,无须设置独立的支架或者后货架,降低成本和组装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的推车扶手结构及摩托车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
,具体是一种摩托车的推车扶手结构及摩托车。
技术介绍
各式各样的摩托车已广为大众所使用,而成为消费者于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短程交通工具,摩托车兼具便利与快速的功能,其优越性是其他交通工具所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大排量的跨骑式摩托车,其拥有炫丽、豪迈的外观,并且能够提供公路上飞驰的快感,深受驾驶人的喜爱。由于摩托车仅有两个车轮,因此摩托车掉头转向通常都需要驾驶人扶住摩托车的后端部,完成掉头转向。现有的推车扶手为连接在车架上支架,或者如图7所示,在座垫1的后端设置后货架2,后货架2由圆钢焊接而成,同时作为推车扶手使用。上述的推车扶手都必须设置独立的支架或者后货架,既增加了成本和组装难度,又破坏整车造型美观性,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推车扶手结构,推车扶手隐藏在尾罩装饰盖内侧,保持整车造型美观,同时降低成本。本技术同时提出具有上述推车扶手结构的摩托车。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推车扶手结构,包括有车架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的推车扶手结构,包括有车架(100)以及外罩装饰盖(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内衬支架(300),所述内衬支架(300)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100)的后部,所述外罩装饰盖(200)连接于所述内衬支架(300)的外侧,或者所述外罩装饰盖(200)与所述内衬支架(300)一体成型,所述内衬支架(300)的内侧与所述车架(100)之间留有可供人手插入的空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的推车扶手结构,包括有车架(100)以及外罩装饰盖(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内衬支架(300),所述内衬支架(300)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100)的后部,所述外罩装饰盖(200)连接于所述内衬支架(300)的外侧,或者所述外罩装饰盖(200)与所述内衬支架(300)一体成型,所述内衬支架(300)的内侧与所述车架(100)之间留有可供人手插入的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推车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支架(300)的内侧和/或所述车架(100)上设置有内凹部(510),所述内凹部(510)形成所述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推车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支架(300)的上侧边贴合于所述车架(100),所述内衬支架(300)的下侧边远离所述车架(100)以形成开口向下的所述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推车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支架(300)的后端设置向上倾斜的斜面,所述斜面的内侧具有凹陷部(310),所述凹陷部(3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友森林目祥杨朋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