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手工液压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6397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工液压冲压装置,包括台座、手柄及控制杆,台座内设置有液压油槽,液压油槽为U形且内部填充液压油;台座两端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手柄一端与所述台座铰接,且手柄一端底部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滑块及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第一滑块底部与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连接;手柄另一端底部设置有第二导轨及与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底部与控制杆固定连接;控制杆底部穿过第一通孔并伸入液压油槽一端内部;第二通孔上方设置有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能够相对于液压油槽另一端上升或下降;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底部设置有冲压头;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设置有冲压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工件进行手动冲压,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工液压冲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冲压成型
,尤其涉及手工液压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冲压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冲压件)。目前大型冲压设备已较为完善,由飞轮带动曲柄连杆机构运动,使滑块运动对零件进行成型,加工精度较高。此类大型冲压设备通常由电机驱动,自动化程度较高,常常应用于工厂车间中。在简单的手工钣金中,并不需要此类大型高精度的冲压设备进行加工,此类大型冲压设备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往往超出了冲压工作所需,且使用大型冲压成本较高。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手工冲压装置,结构通常为一个冲压模具座固定,另一个带冲压头的冲压模具座相对于该固定的冲压模具座运动。此结构导致手工冲压装置的手柄运动行程大,费力费时,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手工液压冲压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手工液压冲压装置,包括台座1、手柄2及控制杆3,所述台座1内设置有液压油槽4,所述液压油槽4为U形且内部填充液压油;所述台座1两端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16及第二通孔17,所述液压油槽4两端顶部分别与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17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6及第二通孔17均设置密封件;所述手柄2一端与所述台座1铰接,且手柄2一端底部设置有第一导轨5、第一滑块6及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7,所述第一导轨5与所述手柄2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6顶部与第一导轨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6底部与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7连接;所述手柄2另一端底部设置有第二导轨9及与第二滑块10,所述第二导轨9与所述手柄2另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0顶部与第二导轨9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0底部与所述控制杆3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杆3底部穿过第一通孔16并伸入液压油槽4一端内部;所述第二通孔17上方设置有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底部与所述液压油槽4另一端内壁间隙配合,且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底部浸入液压油内,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能够相对于液压油槽4另一端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7底部设置有冲压头12;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顶部设置有冲压槽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7还包括多个第一插销,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7设置有凹槽14,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7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13,所述冲压头12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孔,各个第一插销能够依次穿过第一定位孔13及对应第二定位孔,将冲压头12与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7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包括第一固定部81及第二固定部82,所述第一固定部81与第二固定部82能够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81底部浸入液压油内,第二固定部82顶部设置有冲压槽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部82外径大于第一固定部81外径,所述第二固定部82高度小于第一固定部81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杆3高度大于所述液压油槽4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主要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设置台座、手柄及控制杆,台座内设置有液压油槽,所述液压油槽为U形且内部填充液压油;所述台座两端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液压油槽两端顶部分别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连通;所述手柄一端与所述台座铰接,所述手柄另一端底部设置有控制杆,控制杆底部穿过第一通孔并伸入液压油槽一端内部。向下按压手柄,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竖直向上运动、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向下运动,使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逐渐靠近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当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底部的冲压头压紧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顶部的待冲压工件后,完成对待冲压工件的冲压。本技术能够对工件进行手动冲压,方便人工调整冲压力道及时间,使用灵活方便。(2)所述台座内设置有液压油槽,所述液压油槽内填充液压油,手柄底部的控制杆位于液压油槽内部。向下按压手柄,本技术的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竖直向上运动、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向下运动,手柄运动行程大大减小,能够节省力量和时间,使用方便。(3)本技术省时省力,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具有重要市场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台座1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导轨5、第一滑块6及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7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导轨9、第二滑块10及控制杆3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7及冲压头12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7示意图图中:1-台座;2-手柄;3-控制杆;4-液压油槽;5-第一导轨;6-第一滑块;7-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8-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1-第一固定部;82-第二固定部;9-第二导轨;10-第二滑块;11-冲压槽;12-冲压头;13-第一定位孔;14-凹槽;15-铰链;16-第一通孔;17-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如图1至图5,手工液压冲压装置,包括台座1、手柄2及控制杆3,所述台座1内设置有液压油槽4,所述液压油槽4为U形且内部填充液压油;所述台座1两端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16及第二通孔17,所述液压油槽4两端顶部分别与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17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6及第二通孔17均设置密封件;所述手柄2一端与所述台座1铰接,且手柄2一端底部设置有第一导轨5、第一滑块6及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7,所述第一导轨5与所述手柄2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6顶部与第一导轨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6底部与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7连接;所述手柄2另一端底部设置有第二导轨9及与第二滑块10,所述第二导轨9与所述手柄2另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0顶部与第二导轨9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0底部与所述控制杆3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杆3底部穿过第一通孔16并伸入液压油槽4一端内部;所述第二通孔17上方设置有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底部与所述液压油槽4另一端内壁间隙配合,且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底部浸入液压油内,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能够相对于液压油槽4另一端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7底部设置有冲压头12;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顶部设置有冲压槽11。优选地,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底部伸入液压油槽4内部且浮在液压油槽4内部的液压油表面。具体地,所述冲压头12与所述冲压槽11配合使用,冲压头12能够与冲压槽11形状相匹配,将工件冲压成冲压槽11的形状、大小。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16及第二通孔17均设置密封件,以确保第一通孔16及第二通孔17处密封性能良好,防止液压油泄漏。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橡胶密封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手工液压冲压装置,包括台座(1)、手柄(2)及控制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座(1)内设置有液压油槽(4),所述液压油槽(4)为U形且内部填充液压油;所述台座(1)两端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16)及第二通孔(17),所述液压油槽(4)两端顶部分别与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17)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6)及第二通孔(17)均设置密封件;/n所述手柄(2)一端与所述台座(1)铰接,且手柄(2)一端底部设置有第一导轨(5)、第一滑块(6)及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7),所述第一导轨(5)与所述手柄(2)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6)顶部与第一导轨(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6)底部与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7)连接;/n所述手柄(2)另一端底部设置有第二导轨(9)及与第二滑块(10),所述第二导轨(9)与所述手柄(2)另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0)顶部与第二导轨(9)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0)底部与所述控制杆(3)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杆(3)底部穿过第一通孔(16)并伸入液压油槽(4)一端内部;/n所述第二通孔(17)上方设置有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底部与所述液压油槽(4)另一端内壁间隙配合,且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底部浸入液压油内,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能够相对于液压油槽(4)另一端上升或下降;/n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7)底部设置有冲压头(12);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顶部设置有冲压槽(11)。/n...

【技术特征摘要】
1.手工液压冲压装置,包括台座(1)、手柄(2)及控制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座(1)内设置有液压油槽(4),所述液压油槽(4)为U形且内部填充液压油;所述台座(1)两端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16)及第二通孔(17),所述液压油槽(4)两端顶部分别与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17)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6)及第二通孔(17)均设置密封件;
所述手柄(2)一端与所述台座(1)铰接,且手柄(2)一端底部设置有第一导轨(5)、第一滑块(6)及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7),所述第一导轨(5)与所述手柄(2)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6)顶部与第一导轨(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6)底部与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固定座(7)连接;
所述手柄(2)另一端底部设置有第二导轨(9)及与第二滑块(10),所述第二导轨(9)与所述手柄(2)另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0)顶部与第二导轨(9)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0)底部与所述控制杆(3)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杆(3)底部穿过第一通孔(16)并伸入液压油槽(4)一端内部;
所述第二通孔(17)上方设置有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底部与所述液压油槽(4)另一端内壁间隙配合,且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底部浸入液压油内,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固定座(8)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华栗博黄亚李登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