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机械锁定的增力缸的气缸转换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305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用于实现快速运动和增力运动的电静液压驱动装置(10)的液压机,所述电静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具有可变容积和/或旋转速度的水力机(50),所述水力机由电动马达(60)驱动以用于供应/提供液压流体的容积流量;第一气缸(100),所述气缸第一具有壳体(105)、活塞(110)、气缸杆(122)以及第一气缸室(120)和第二气缸室(130);第二气缸(200),所述第二气缸具有活塞(210)、活塞杆(222)、以及第一气缸室(220)和第二气缸室(230);可移动载体板(430);支柱(410);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气缸(100)夹紧到所述支柱(410)上和/或从其上松开的夹紧装置(390),其中所述液压驱动装置(10)具有闭合的液压回路,所述液压回路在运行时具有高于大气压的正压,并且借助于所述水力机(50)可对所述第一气缸(100)的所述第一气缸室(120)或所述第二气缸室(130)和/或所述第二气缸(200)的所述第一气缸室(220)或所述第二气缸室(230)加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载体板(430)既与所述第一气缸(100)连接又与所述第二气缸(200)连接,对于增力运动,所述第一气缸(100)通过所述夹紧装置(390)被夹紧到所述支柱(410)上,并且用所述液压流体对所述第一气缸(100)的一个气缸室(120,130)加压,并且对于快速运动,所述第一气缸(100)通过所述夹紧装置(390)从所述支柱(410)上松开,并且用所述液压流体对所述第二气缸(200)的一个气缸室(220,230)加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可机械锁定的增力缸的气缸转换的装置和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用于注塑机、压铸机、吹塑机中的液压单元,并且涉及压力机,具体地涉及既具有增力运动又具有快速运动的液压机。液压机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此类压力机通常具有用于快速运动和增力运动的例如两个联接的气缸。该联接例如经由连接到所有气缸的可移动载体板来实现。因此,压力机所使用的所有气缸都运动相同的距离。一些液压机使用具有明显不同直径的气缸。在这些情况下,较大的气缸用于增力运动,而较小的气缸用于快速运动。由于所有的气缸都运动相同的距离,因此即使对于快速运动,也需要使大量的液压流体运动通过系统。除了其他作用之外,这导致用于快速运动的不必要的高功率消耗和阀上的高负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以及根据权利要求24和26所述的方法来解决。优选的实施方案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是一种用于实现快速运动和增力运动的电静液压驱动装置,该电静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具有可变容积和/或旋转速度的液压机,该液压机由电动马达驱动以用于提供液压流体的容积流量;第一气缸,该第一气缸具有壳体、活塞、气缸杆以及第一气缸室和第二气缸室;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具有活塞、气缸杆以及第一气缸室和第二气缸室。另外,该电静液压驱动装置具有可移动载体板和支柱。此外,包括夹紧装置以将第一气缸分别夹紧到支柱上和/或从其上松开。该液压驱动装置具有闭合的液压回路,该液压回路在运行时具有高于大气压的正压,并且借助于水力机可对第一气缸的第一气缸室或第二气缸室和/或第二气缸的第一气缸室或第二气缸室加压。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该可移动载体板既连接到第一气缸又连接到第二气缸。对于增力运动,第一气缸通过夹紧装置被夹紧到支柱上,并且用液压流体对第一气缸的一个气缸室加压。对于快速运动,第一气缸通过夹紧装置从支柱上松开,并且用液压流体对第二气缸的一个气缸室加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水力机具有可变的容积和/或旋转速度,并且由电动马达驱动。电动马达可具有可变的旋转速度,或者泵可具有可调节的容积,或者两个元件都可以是可变的。本专利技术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在下文中,假定第一气缸比第二气缸更大,特别是显著更大,特别是其活塞面积大于第二气缸的活塞面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静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可移动载体板。可移动载体板具有固定载体板作为配对件。当用作压力机时,可移动载体板和/或固定载体板承载工具,例如印模。在下文中,术语“向下”、“向上”、“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以假定可移动载体板布置在固定载体板上方的方式使用。因此,“向下”被解释为可移动件朝固定载体板的运动,并且“向上”意指可移动件远离固定载体板的运动。这也是在附图中描述系统的方式。类似地适用于气缸的腔室:“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应被解释为如附图中所示。对于其中可移动载体板和固定载体板以不同于附图所示的方式布置的电静液压驱动装置,例如可移动载体板布置在固定载体板的下方或侧面,则应相应地应用这些定义:则例如,“向下”仍然意指可移动载体板朝固定载体板的运动。“支柱”可包括多于一个支柱,例如,以使可移动载体板更均匀地运动。支柱中的至少一者需要是可夹紧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包括主要用于增力运动的第一气缸和主要用于快速运动的第二气缸。此外,该装置具有支柱和夹紧装置以提高系统的总体效率。在增力运动(阶段)中,通过使用夹紧装置,第一气缸被夹紧到支柱上并因此被支柱支撑。在将第一气缸夹紧到支柱上之后,用液压流体对第一气缸的一个气缸室加压。这取决于第一气缸的哪个气缸室被加压的实施方案。第一气缸通常比其他一个或多个气缸大,因为增力运动需要大量的力。通常,液压机的可移动部件在增力阶段仅运动相对短的距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气缸仅在增力运动期间被加压。加压的液压流体由具有可变容积和/或旋转速度的水力机提供,该水力机由电动马达驱动。另外,在系统中可以有另外的压力源。在快速运动(阶段)中,第一气缸通过夹紧装置从支柱上松开,并且用液压流体对第二气缸的一个气缸室加压。这导致系统的能量效率显著改善,因为在快速运动期间,实现增力运动所需的第一气缸中的大量液压流体没有(不必要地)运动,因为第一气缸被松开,并且因此在快速运动期间没有力影响第一气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移动载体板连接到第一气缸的壳体并且连接到第二气缸的气缸杆。在该实施方案中,第一气缸的气缸杆连接到第一气缸的活塞并围绕支柱布置。气缸杆可夹紧到支柱上或从其上松开。当夹紧到支柱上时,通过用液压流体对第一气缸的一个气缸室加压,可实现增力运动。由于可移动载体板连接到第一气缸的壳体上,因此随后以大的力使所述载体板运动。载体板的这种运动包括第二气缸的气缸杆的运动,因为可移动载体板也连接到第二气缸的气缸杆。当从支柱上松开时,可执行快速运动。然后,第一气缸的气缸杆能够以相对低的摩擦沿支柱上下运动。对于快速运动,第二气缸的一个气缸室被加压,并且可移动载体板和经由其壳体连接到载体板的第一气缸运动。由于没有与支柱的连接,第一气缸中的液压流体(几乎)不发生运动。因此,避免了将由第一气缸中的液压流体的运动引起的能量浪费。这种布置显著地降低了在快速运动阶段期间系统的能量消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移动载体板连接到第一气缸的壳体和第二气缸的壳体。在该实施方案中,第一气缸的气缸杆也连接到第一气缸的活塞并围绕支柱布置。同样,气缸杆可夹紧到支柱上或从其上松开。当夹紧到支柱上时,通过用液压流体对第一气缸的一个气缸室加压来执行增力运动。这使连接的第一气缸以及可移动载体板和第二气缸的壳体运动。对于快速运动,将第一气缸的气缸杆从支柱上松开。然后,第二气缸的运动引起载体板和第一气缸的运动,而第一气缸中的液压流体(几乎)没有运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移动载体板连接到第一气缸的气缸杆并且连接到第二气缸的气缸杆。在该实施方案中,第一气缸的气缸杆同样围绕支柱布置,并且能够以相对低的摩擦沿支柱上下运动。所述气缸杆也连接到可移动载体板,但是不连接到夹紧装置。实际上,第一气缸的壳体连接到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可夹紧到支柱上或从其上松开。对于增力运动,将夹紧装置夹紧到支柱上。然后,当对第一气缸的一个气缸室加压时,第一气缸被卡住,因为通过夹紧装置连接到其壳体,并且因此第一气缸的气缸杆运动。第一气缸的所述气缸杆还使可移动载体板和第二气缸的气缸杆运动,因为它们连接到可移动载体板和第二气缸的气缸杆。对于快速运动,将夹紧装置从支柱上松开,并且用液压流体对第二气缸的一个腔室加压。同样,第一气缸以低摩擦运动,并且因此第一气缸中的液压流体(几乎)不发生运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移动载体板连接到第一气缸的气缸杆并且连接到第二气缸的壳体。同样,第一气缸的气缸杆围绕支柱布置,并且能够以相对低的摩擦沿支柱上下运动。对于增力运动,将与第一气缸的壳体连接的夹紧装置夹紧到支柱上。在对第一气缸的一个气缸室加压时,第一气缸被其壳体卡住,并且因此载体板和第二气缸的壳体两者运动。对于快速运动,将夹紧装置从支柱上松开,并用液压流体对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实现快速运动和增力运动的电静液压驱动装置(10),包括/n具有可变容积和/或旋转速度的水力机(50),所述水力机由电动马达(60)驱动以用于提供液压流体的容积流量,/n第一气缸(100),所述第一气缸具有壳体(105)、活塞(110)、气缸杆(122)以及第一气缸室(120)和第二气缸室(130),/n第二气缸(200),所述第二气缸具有活塞(210)、气缸杆(222)以及第一气缸室(220)和第二气缸室(230),/n可移动载体板(430),/n支柱(410),以及/n夹紧装置(390),所述夹紧装置分别将所述第一气缸(100)夹紧到所述支柱(410)上和/或从其上松开,/n其中所述液压驱动装置(10)具有闭合的液压回路,所述液压回路在运行时具有高于大气压的正压,并且借助于所述水力机(50)可对所述第一气缸(100)的所述第一气缸室(120)或所述第二气缸室(130)和/或所述第二气缸(200)的所述第一气缸室(220)或所述第二气缸室(230)加压,/n其特征在于/n所述可移动载体板(430)既连接到所述第一气缸(100)又连接到所述第二气缸(200),/n对于所述增力运动,所述第一气缸(100)通过所述夹紧装置(390)被夹紧到所述支柱(410)上,并且用所述液压流体对所述第一气缸(100)的一个气缸室(120,130)加压,并且/n对于所述快速运动,所述第一气缸(100)通过所述夹紧装置(390)从所述支柱(410)上松开,并且用所述液压流体对所述第二气缸(200)的一个气缸室(220,230)加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07 DE 102017129117.21.一种用于实现快速运动和增力运动的电静液压驱动装置(10),包括
具有可变容积和/或旋转速度的水力机(50),所述水力机由电动马达(60)驱动以用于提供液压流体的容积流量,
第一气缸(100),所述第一气缸具有壳体(105)、活塞(110)、气缸杆(122)以及第一气缸室(120)和第二气缸室(130),
第二气缸(200),所述第二气缸具有活塞(210)、气缸杆(222)以及第一气缸室(220)和第二气缸室(230),
可移动载体板(430),
支柱(410),以及
夹紧装置(390),所述夹紧装置分别将所述第一气缸(100)夹紧到所述支柱(410)上和/或从其上松开,
其中所述液压驱动装置(10)具有闭合的液压回路,所述液压回路在运行时具有高于大气压的正压,并且借助于所述水力机(50)可对所述第一气缸(100)的所述第一气缸室(120)或所述第二气缸室(130)和/或所述第二气缸(200)的所述第一气缸室(220)或所述第二气缸室(230)加压,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移动载体板(430)既连接到所述第一气缸(100)又连接到所述第二气缸(200),
对于所述增力运动,所述第一气缸(100)通过所述夹紧装置(390)被夹紧到所述支柱(410)上,并且用所述液压流体对所述第一气缸(100)的一个气缸室(120,130)加压,并且
对于所述快速运动,所述第一气缸(100)通过所述夹紧装置(390)从所述支柱(410)上松开,并且用所述液压流体对所述第二气缸(200)的一个气缸室(220,230)加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静液压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移动载体板(430)连接到所述第一气缸(100)的所述壳体(105)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二气缸(200)的所述气缸杆(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静液压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移动载体板(430)连接到所述第一气缸(100)的所述壳体(105)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二气缸(200)的所述壳体(2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静液压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移动载体板(430)连接到所述第一气缸(100)的所述气缸杆(122)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二气缸(200)的所述气缸杆(2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静液压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移动载体板(430)连接到所述第一气缸(100)的所述气缸杆(122)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二气缸(200)的所述壳体(2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静液压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对于向下增力运动,用所述液压流体对所述第一气缸(100)的所述第一气缸室(120)加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静液压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向下增力运动,用所述液压流体对所述第二气缸(200)的作用到同一方向的选定气缸室(220,230)与所述第一气缸(100)的所述第一气缸室(120)一起加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静液压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对于向上增力运动,用所述液压流体对所述第一气缸(100)的所述第二气缸室(130)与所述第二气缸(200)的作用到同一方向的选定气缸室(220,230)一起加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静液压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向上增力运动,用所述液压流体对所述第二气缸(200)的作用到同一方向的选定气缸室(220,230)与所述第一气缸(100)的所述第二气缸室(130)一起加压。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的一项所述的电静液压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增力运动,打开阀(150),所述阀将所述水力机(50)连接到所述第一气缸(100)的所述气缸室(120,130)中的一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静液压驱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对于向下快速运动,用所述液压流体对所述第二气缸(200)的所述第一气缸室(220)加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维尔纳·汉德尔阿希姆·黑尔比希克里斯托夫·伯斯米夏埃尔·西贝尔
申请(专利权)人:穆格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