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树脂VR镜片生产的树脂熔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634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树脂VR镜片生产的树脂熔融装置,涉及熔融加工设备领域,包括第一筒体以及工作台,第一筒体的顶部设有盖体,第一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二筒体,盖体的下表面、第一筒体的内侧壁与第二筒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加热腔,第二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三筒体,盖体的下表面、第二筒体的顶部内侧壁与第三筒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加热腔,第三筒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管,第一转轴贯穿机箱且第一转轴的两端连接固定机构的两端相对内侧壁,工作台的上表面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气缸、固定机构、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通过活塞杆连接第一连接垫和第二连接垫,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贯穿设有第二出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熔融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树脂VR镜片生产的树脂熔融装置
本技术属于熔融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树脂VR镜片生产的树脂熔融装置。
技术介绍
VR眼镜树脂镜片的材质是一种有机材料,内部是一种高分子链状结构,联接而呈立体网状结构。树脂VR镜片在生产过程中熔融过程是重要的一步,现有的树脂熔融装置通常存在熔融不彻底的情况,影响成品的效果。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熔融效果好的用于树脂VR镜片生产的树脂熔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用于树脂VR镜片生产的树脂熔融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树脂VR镜片生产的树脂熔融装置。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树脂VR镜片生产的树脂熔融装置,包括第一筒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筒体底部的工作台,所述第一筒体的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二筒体,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筒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加热腔,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三筒体,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筒体的顶部内侧壁与所述第三筒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三筒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筒体的底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机箱的上表面,第一转轴贯穿所述机箱且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连接固定机构的两个相对内侧壁,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气缸、所述固定机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通过活塞杆连接第一连接垫和第二连接垫,所述第一连接垫和所述第二连接垫分别与所述第一筒体底部的两端卡合连接,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贯穿设有第二出料管。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腔与所述第二加热腔内分别设有第一加热丝和第二加热丝,所述第一加热丝和所述第二加热丝均与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料管的内侧壁设有若干挡块。优选的,所述机箱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的底部,所述第二转轴设于所述第一出料管的下方且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壁设有若干搅拌杆。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以所述第一筒体在竖直方向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料管设有流量阀。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分别通过两个支撑柱连接两个支撑台的上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加热丝和第二加热丝对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进行加热,将树脂物料通过进料管注入第三筒体中,第三筒体通过第一加热腔和第二加热腔的两重加热,快速对物料进行熔融,通过第一出料管进入第二筒体中,第一出料管中的挡块可使物料的排出速度减慢,使物料充分熔融;启动机箱中的电机,第二转轴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与第一加热腔共同作用对第二筒体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和搅拌;启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第一连接垫向上移动,推动第一筒体底部的一端向上运动,与此同时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第二连接垫向下移动,使第一筒体底部的另一端向下运动,在第一转轴的作用下使第一筒体发生倾斜,当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处于最高和最低状态时,二者开始向相反方向运动,两个活塞杆的往复运动使得第一筒体持续摇摆,第二筒体内的物料持续运动,使得受热均匀,增加熔融效果,且操作简单。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第一筒体;2、工作台;3、盖体;4、第二筒体;5、第一加热腔;6、第三筒体;7、第二加热腔;8、第一出料管;9、机箱;10、第一转轴;11、固定机构;12、第一气缸;13、第二气缸;14、活塞杆;15、第一连接垫;16、第二连接垫;17、第二出料管;18、第一加热丝;19、第二加热丝;20、挡块;21、第二转轴;22、搅拌杆;23、流量阀;24、支撑柱;25、支撑台;26、进料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树脂VR镜片生产的树脂熔融装置,包括第一筒体1以及设于第一筒体1底部的工作台2,第一筒体1的顶部设有盖体3,第一筒体1的内部设有第二筒体4,盖体3的下表面、第一筒体1的内侧壁与第二筒体4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加热腔5,第二筒体4的内部设有第三筒体6,盖体3的下表面、第二筒体4的顶部内侧壁与第三筒体6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加热腔7,第三筒体6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管8,第一筒体1的底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机箱9的上表面,第一转轴10贯穿机箱9且第一转轴10的两端连接固定机构11的两个相对内侧壁,工作台2的上表面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气缸12、固定机构11、第二气缸13,第一气缸12和第二气缸13分别通过活塞杆14连接第一连接垫15和第二连接垫16,第一连接垫15和第二连接垫16分别与第一筒体1底部的两端卡合连接,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4贯穿设有第二出料管17。第一加热腔5与第二加热腔7内分别设有第一加热丝18和第二加热丝19,第一加热丝18和第二加热丝19均与电源电性连接。第一出料管8的内侧壁设有若干挡块20。机箱9内设有电机,电机的顶部设有第二转轴21,第二转轴21贯穿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4的底部,第二转轴21设于第一出料管8的下方且第二转轴21的外侧壁设有若干搅拌杆22。第一气缸12和第二气缸13以第一筒体1在竖直方向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第二出料管17设有流量阀23。工作台2的下表面分别通过两个支撑柱24连接两个支撑台25的上表面。本技术的使用方式为:启动电源,第一加热丝18和第二加热丝19对第一加热腔5和第二加热腔7进行加热,将树脂物料通过进料管26注入第三筒体6中,第三筒体6通过第一加热腔5和第二加热腔7的两重加热,快速对物料进行熔融,通过第一出料管8进入第二筒体4中,第一出料管8中的挡块20可使物料的排出速度减慢,使物料充分熔融;启动机箱9中的电机,第二转轴21带动搅拌杆22进行转动,与第一加热腔5共同作用对第二筒体4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和搅拌;启动第一气缸12和第二气缸13,第一气缸12的活塞杆14带动第一连接垫15向上移动,推动第一筒体1底部的一端向上运动,与此同时第二气缸13的活塞杆14带动第二连接垫16向下移动,使第一筒体1底部的另一端向下运动,在第一转轴10的作用下使第一筒体1发生倾斜,当第一气缸12的活塞杆14和第二气缸13的活塞杆14分别处于最高和最低状态时,二者开始向相反方向运动,两个活塞杆14的往复运动使得第一筒体1持续摇摆,第二筒体4内的物料持续运动,使得受热均匀,增加熔融效果;熔融完毕后,打开流量阀23通过第二出料管17对物料进行收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树脂VR镜片生产的树脂熔融装置,包括第一筒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筒体底部的工作台,所述第一筒体的顶部设有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二筒体,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筒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加热腔,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三筒体,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筒体的顶部内侧壁与所述第三筒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三筒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筒体的底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机箱的上表面,第一转轴贯穿所述机箱且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连接固定机构的两个相对内侧壁,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气缸、所述固定机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通过活塞杆连接第一连接垫和第二连接垫,所述第一连接垫和所述第二连接垫分别与所述第一筒体底部的两端卡合连接,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贯穿设有第二出料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树脂VR镜片生产的树脂熔融装置,包括第一筒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筒体底部的工作台,所述第一筒体的顶部设有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二筒体,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一筒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加热腔,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三筒体,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筒体的顶部内侧壁与所述第三筒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加热腔,所述第三筒体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一筒体的底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机箱的上表面,第一转轴贯穿所述机箱且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连接固定机构的两个相对内侧壁,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气缸、所述固定机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通过活塞杆连接第一连接垫和第二连接垫,所述第一连接垫和所述第二连接垫分别与所述第一筒体底部的两端卡合连接,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贯穿设有第二出料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树脂VR镜片生产的树脂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腔与所述第二加热腔内分别设有第一加热丝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颖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六三二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