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干粉砂浆混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32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干粉砂浆混合设备,包括主电机、支撑平台、搅拌筒,所述主电机下方设有减速机,且减速机下方连接磁力耦合器,所述磁力耦合器下方贯穿搅拌筒盖,且与主轴相连,所述主轴上设有外框搅拌杆,且外框搅拌杆两侧设有刮壁版,所述外框搅拌杆下方设有内框连接杆,且内框连接杆下方设有螺旋桨叶,所述内框连接杆下方焊接螺旋搅拌器,且螺旋搅拌器下方设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下方内设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表面一侧设有控制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外框搅拌杆、螺旋桨叶、螺旋搅拌器三种搅拌装置同时运行,并利用螺旋推进搅拌机构实现了立体式循环搅拌,解决了现有干粉砂浆搅拌机存在的搅拌耗时长,且搅拌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干粉砂浆混合设备
本技术涉及干粉砂浆搅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干粉砂浆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干粉砂浆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干粉砂浆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干粉砂浆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干粉砂浆也是重要的材料。而干粉砂浆搅拌机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干粉砂浆混合料的机械。目前在干粉砂浆搅拌工作中,现有的搅拌机由于结构设计的原因,往往会搅拌模式单一,不能使各种材料充分混合,搅拌叶之间往往会留有一小段距离,因而当搅拌轴转动时,位于这些搅拌叶之间的干粉砂浆很难得到搅拌,从而使得整个干粉砂浆的局部搅拌效果不佳,导致搅拌机的搅拌效率低,搅拌不够充分和均匀等问题,且搅拌完毕后,搅拌机内残料不易清除,待风干板结后极难清理,容易造成机械损伤,大大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干粉砂浆混合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干粉砂浆混合设备,包括主电机、支撑平台、搅拌筒,所述主电机下方设有减速机,且减速机下方连接磁力耦合器,所述磁力耦合器下方贯穿搅拌筒盖,且与主轴相连,所述主轴上设有外框搅拌杆,且外框搅拌杆两侧设有刮壁版,所述外框搅拌杆下方设有内框连接杆,且内框连接杆下方设有螺旋桨叶,所述内框连接杆下方焊接螺旋搅拌器,且螺旋搅拌器下方设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下方内设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表面一侧设有控制元件,且两边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支撑杆。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设有进料斗。优选的,所述进料斗表面上方设有带动轮。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顶端一侧设有液压伸缩杆。优选的,所述液压伸缩杆下方连接搅拌筒盖。优选的,所述支撑平台底部设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进料斗底部设有滑轮。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采用外框搅拌杆、螺旋桨叶、螺旋搅拌器三种搅拌装置同时运行,并利用螺旋推进搅拌机构实现了立体式循环搅拌,解决了现有干粉砂浆搅拌机存在的搅拌耗时长,且搅拌不充分的问题。2、本技术中,利用刮壁板在搅拌过程中对粘黏在搅拌筒内壁上的干粉砂浆料进行实时清理,确保不会出现干粉砂浆在筒壁上板结的问题,且搅拌装置与搅拌筒通过伸缩液压杆可彼此分离,便于设备内部的清洗与维修,易于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中,采用双进料斗同时进料,不仅提高了进料效率,也保证了布料的均匀,达到启动时更加平稳的效果。同时支撑平台设置的旋转电机能够在搅拌完毕后,通过控制元件进行操控,轻松完成出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干粉砂浆混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干粉砂浆混合设备搅拌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干粉砂浆混合设备俯视图。图例说明:1-主电机、2-减速机、3-搅拌筒盖、4-带动轮、5-液压伸缩杆、6-进料斗、7-搅拌筒、8-旋转电机、9-控制元件、10-刮壁板、11-滑轮、12-主轴、13-外框搅拌杆、14-螺旋桨叶、15-螺旋搅拌器、16-内框连接杆、17-支撑平台、18-磁力耦合器、19-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一种高效干粉砂浆混合设备,包括主电机1、支撑平台17、搅拌筒7,主电机1下方设有减速机2,且减速机2下方连接磁力耦合器18,磁力耦合器18下方贯穿搅拌筒盖3,且与主轴12相连,主轴12上设有外框搅拌杆13,且外框搅拌杆13两侧设有刮壁版10,具有清理搅拌筒7内壁,防止干粉砂浆粘黏的作用,外框搅拌杆13下方设有内框连接杆16,且内框连接杆16下方设有螺旋桨叶14,内框连接杆16下方焊接螺旋搅拌器15,起到立体式循环搅拌的作用,且螺旋搅拌器15下方设有搅拌筒7,搅拌筒7下方内设有支撑平台17,支撑平台17表面一侧设有控制元件9,用于控制整个装置运行,且两边设有旋转电机8,支撑平台17上设有支撑杆19。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9上设有进料斗6,双进料斗6起到进料快速,提高效率的作用。本实施例中,进料斗6顶部上方设有带动轮4,进料口6底部设有滑轮11,机械带动,省时省力,提高效率。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9顶端下方设有液压伸缩杆5,液压伸缩杆5下方连接搅拌筒盖3,控制搅拌装置与搅拌筒7分离,方便清洗和维护。本实施例中,支撑平台17底部设有万向轮,便于移动整个装置。工作原理:使用时,搅拌装置内采用外框搅拌杆13、螺旋桨叶14、螺旋搅拌器15三种搅拌装置同时进行搅拌,多种搅拌模式确保了搅拌的均匀度和充分性,并利用螺旋搅拌器15结构实现了立体式循环搅拌,解决了现有干粉砂浆搅拌机存在的搅拌耗时长,且搅拌不充分的问题,利用刮壁板10在搅拌过程中对粘黏在搅拌筒7内壁上的干粉砂浆料进行实时清理,确保不会出现干粉砂浆在搅拌筒7内壁上板结的问题,且搅拌装置与搅拌筒7通过伸缩液压杆5可彼此分离,便于设备内部的清洗与维修,易于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采用双进料斗6同时进料,通过带动轮4与滑轮11带动,不仅提高了进料效率,也保证了布料的均匀,达到启动时更加平稳的效果,同时支撑平台17设置的旋转电机8能够在搅拌完毕后,通过控制元件9进行操控,轻松完成出料。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干粉砂浆混合设备,包括主电机(1)、支撑平台(17)、搅拌筒(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机(1)下方设有减速机(2),且减速机(2)下方连接磁力耦合器(18),所述磁力耦合器(18)下方贯穿搅拌筒盖(3),且与主轴(12)相连,所述主轴(12)上设有外框搅拌杆(13),且外框搅拌杆(13)两侧设有刮壁版(10),所述外框搅拌杆(13)下方设有内框连接杆(16),且内框连接杆(16)下方设有螺旋桨叶(14),所述内框连接杆(16)下方焊接螺旋搅拌器(15),且螺旋搅拌器(15)下方设有搅拌筒(7),所述搅拌筒(7)下方内设有支撑平台(17),所述支撑平台(17)表面一侧设有控制元件(9),且两边设有旋转电机(8),所述支撑平台(17)上设有支撑杆(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干粉砂浆混合设备,包括主电机(1)、支撑平台(17)、搅拌筒(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机(1)下方设有减速机(2),且减速机(2)下方连接磁力耦合器(18),所述磁力耦合器(18)下方贯穿搅拌筒盖(3),且与主轴(12)相连,所述主轴(12)上设有外框搅拌杆(13),且外框搅拌杆(13)两侧设有刮壁版(10),所述外框搅拌杆(13)下方设有内框连接杆(16),且内框连接杆(16)下方设有螺旋桨叶(14),所述内框连接杆(16)下方焊接螺旋搅拌器(15),且螺旋搅拌器(15)下方设有搅拌筒(7),所述搅拌筒(7)下方内设有支撑平台(17),所述支撑平台(17)表面一侧设有控制元件(9),且两边设有旋转电机(8),所述支撑平台(17)上设有支撑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艰
申请(专利权)人:凯诺青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