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平衡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76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平衡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平衡板、防护环,底座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吸盘,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底面的左右两端均镶嵌有橡胶块,平衡板位于凹槽内部的上端,平衡板底部的中央与凹槽的底面铰接,平衡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底部与凹槽的底面固定连接,平衡板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熔接有脚套,防护环的数量为两个且均位于底座的正上方,防护环的前后两端面均开设有插孔,插孔插接有U形插杆,防护环的内侧面粘合有海绵层,防护环的外侧面焊接有连接杆。通过将两个防护环组成一个完整圆环,可以对使用者的周围进行防护、扶持,防止使用者发生摔倒。

A balance training device with protective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平衡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平衡训练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平衡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平衡训练时康复方法之一,以恢复或改善身体平衡能力为目的的康复性训练,利用平衡板、平衡木或在窄道上步行、身体移位运动、平衡运动等方式进行练习,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而导致平衡能力差的患者。康复患者在进行平衡训练时,由于重心不稳定,所以极其容易出现摔倒的情况,但是现目前多数平衡训练装置结构简单,不具备防护功能,所以容易导致康复患者摔伤,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平衡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平衡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目前多数平衡训练装置结构简单,不具备防护功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平衡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平衡板、防护环,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吸盘,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面的左右两端均镶嵌有橡胶块,所述平衡板位于凹槽内部的上端,所述平衡板底部的中央与凹槽的底面铰接,所述平衡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与凹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平衡板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熔接有脚套,所述防护环的数量为两个且均位于底座的正上方,所述防护环的前后两端面均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插接有U形插杆,所述防护环的内侧面粘合有海绵层,所述防护环的外侧面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底座的上表面铰接。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块位于平衡板底部左右两端的正下方,并且橡胶块位于弹簧的外侧。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防护环均为半圆环,并且两个防护环以底座的中心线为轴线呈轴对称设置。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防护环相靠近后,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圆环。进一步的,所述U形插杆为U字型,并且U型插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防护环上的插孔内。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通过将两个防护环组成一个完整圆环,可以对使用者的周围进行防护,如果使用者使去平衡后,能够对使用者进行扶持,防止使用者发生摔倒,而通过平衡板上的脚套,可以将使用者的双脚固定住,防止使用者在平衡板上发生打滑;通过吸盘,可以将底座吸附在光滑的地面上,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底座的稳定性,防止平衡训练装置在使用时,底座发生震动、歪斜,并且使得底座的固定变得更加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护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拆除U形插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中:1-底座,101-凹槽,2-吸盘,3-平衡板,4-脚套,5-弹簧,6-橡胶块,7-连接杆,8-防护环,801-插孔,9-海绵层,10-U形插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平衡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平衡板3、防护环8,下面对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平衡训练装置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底座1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吸盘2,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01,凹槽101底面的左右两端均镶嵌有橡胶块6;具体的,通过吸盘2可以将底座1吸附在光滑的地面上,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底座1的稳定性,防止平衡训练装置在使用时,底座1发生震动、歪斜,并且使得底座1的固定变得更加简单方便;根据之上所述,平衡板3位于凹槽101内部的上端,平衡板3底部的中央与凹槽101的底面铰接,平衡板3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5,弹簧5的底部与凹槽101的底面固定连接,平衡板3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熔接有脚套4;具体的,平衡板3通过与凹槽101的铰接,可以使得平衡板3的两端能够进行上下晃动,于是双脚踩在平衡板3的两端可以进行平衡训练,而在平衡板3使用时,使用者的双脚可以插入脚套4内,这样可以防止双脚在平衡板3上发生打滑,而弹簧5能够起到缓冲效果,橡胶块6可以对平衡板3的两端进行支撑,防止平衡板3撞击底座1而发生噪音;根据以上所述,防护环8的数量为两个且均位于底座1的正上方,防护环8的前后两端面均开设有插孔801,插孔801插接有U形插杆10,防护环8的内侧面粘合有海绵层9,防护环8的外侧面焊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底部与底座1的上表面铰接;具体的,连接杆7通过与底座1的铰接,能够上下进行转动,于是在平衡训练装置时,使用者先站住平衡板3上,并将双脚插入鞋套4内,之后将底座1左右两端的连接杆7往上翻转,并使得两个防护环8贴靠在一起,以此两个防护环8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圆环,接着在两个防护环8的插孔801内插入U形插杆10,可以将两个防护环8之间进行固定,而组成圆环且相互固定的两个防护环8便可以对使用者的外周进行防护,防止使用者发生摔倒,而防护环8内侧面的海绵层9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当使用者撞击到防护环8上时,可以避免撞伤。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平衡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平衡板(3)、防护环(8),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座(1)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吸盘(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01),所述凹槽(101)底面的左右两端均镶嵌有橡胶块(6);/n所述平衡板(3)位于凹槽(101)内部的上端,所述平衡板(3)底部的中央与凹槽(101)的底面铰接,所述平衡板(3)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底部与凹槽(10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平衡板(3)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熔接有脚套(4);/n所述防护环(8)的数量为两个且均位于底座(1)的正上方,所述防护环(8)的前后两端面均开设有插孔(801),所述插孔(801)插接有U形插杆(10),所述防护环(8)的内侧面粘合有海绵层(9),所述防护环(8)的外侧面焊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底部与底座(1)的上表面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平衡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平衡板(3)、防护环(8),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吸盘(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01),所述凹槽(101)底面的左右两端均镶嵌有橡胶块(6);
所述平衡板(3)位于凹槽(101)内部的上端,所述平衡板(3)底部的中央与凹槽(101)的底面铰接,所述平衡板(3)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底部与凹槽(10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平衡板(3)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均熔接有脚套(4);
所述防护环(8)的数量为两个且均位于底座(1)的正上方,所述防护环(8)的前后两端面均开设有插孔(801),所述插孔(801)插接有U形插杆(10),所述防护环(8)的内侧面粘合有海绵层(9),所述防护环(8)的外侧面焊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底部与底座(1)的上表面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邦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