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吸力的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543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稳定吸力的扫地机器人,其包括:面板、底座、集成盒、活动盖板、硅胶条、压条及电池安装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能够根据自身重量的变化,来较少吸口与地板之间的距离,保证吸力足够,使得清洁性能有保障,同时可以方便通过缺口观察集成盒里面的水量和灰尘是否装满,也可以通过摄像头进行采集集成盒里面的水量和灰尘是否装满,使用更加方便简单,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及成本低的优点。

Sweeping robot with stable s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定吸力的扫地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稳定吸力的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传统的扫地机器人存在以下问题:1、吸尘口是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硅胶条也是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正常情况是底座上的吸尘口与地板之间有一定高度,当水箱内部的水用完之后,整个扫地机器人的质量就较少了,也么轮子上的弹簧就会将外壳撑起来,也就是使得底座与地板之间的间隙变大,间隙变大之后,吸力就没有那么集中了,也就是吸力不够,吸力不够就会导致吸不了灰尘;2、扫地机器人里面的水箱和灰尘箱是否缺水和是否装满灰尘都是不知道的,需要人工打开盖才能够知道。3、使用不够方便,不够人性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稳定吸力的扫地机器人,其具有能够根据自身重量的变化,来较少吸口与地板之间的距离,保证吸力足够,使得清洁性能有保障,同时可以方便通过缺口观察集成盒里面的水量和灰尘是否装满,也可以通过摄像头进行采集集成盒里面的水量和灰尘是否装满,使用更加方便简单,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及成本低的优点。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稳定吸力的扫地机器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稳定吸力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面板(1),其设有第一空腔(11),第一空腔(11)设有设于上端插入口(12)、设于侧壁上端的抽风口(13)、设于侧壁下端的风口(14)及设于下端的出水口(15);/n底座(2),其设于面板(1)下方,其与面板(1)配合形成外壳,其下端面设有吸尘口(21);吸尘口(21)与风口相连通;其下端面设有电池安装腔(22);集成盒(3),其包括设于内部一端的装水腔(31)和设于内部另一端的装灰尘腔(32),其下端设有出水孔(33)和灰尘入孔(34),其上端设于空气出孔(35);出水孔(33)设于出水口(15)上方;抽风口(13)、第一空腔(11)、风口、空...

【技术特征摘要】
1.稳定吸力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1),其设有第一空腔(11),第一空腔(11)设有设于上端插入口(12)、设于侧壁上端的抽风口(13)、设于侧壁下端的风口(14)及设于下端的出水口(15);
底座(2),其设于面板(1)下方,其与面板(1)配合形成外壳,其下端面设有吸尘口(21);吸尘口(21)与风口相连通;其下端面设有电池安装腔(22);集成盒(3),其包括设于内部一端的装水腔(31)和设于内部另一端的装灰尘腔(32),其下端设有出水孔(33)和灰尘入孔(34),其上端设于空气出孔(35);出水孔(33)设于出水口(15)上方;抽风口(13)、第一空腔(11)、风口、空气出孔(35)、装灰尘腔(32)、灰尘入孔(34)及吸尘口(21)配合形成灰尘流通道;装水腔(31)、出水孔及出水口(15)配合水流动通道;活动盖板(4),其设于吸尘口(21)下方,其一端通过铰接结构连接在底座(2)上,其设有吸口(36),吸口(36)与吸尘口(21)连通;
硅胶条(5),其设与活动盖板(4)下端面,且其设于吸口(36)旁;
压条(6),其设于硅胶条(5)一侧边;硅胶条(5)的一侧边设于底座(2)与压条(6)之间,底座(2)、硅胶条(5)及压条(6)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电池安装盖(7),其设于电池安装腔(22)下方,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肖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凯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