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散热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321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电机壳、内循环导热机构和散热机构,电机壳由两端开口呈圆筒状的内壳和封闭的外壳组成,内壳布置在外壳内,内壳中装有转子和定子,转子安装在转轴上,定子固定在内壳内壁上,内循环导热机构用于将内壳中转子产生的热量循环传导至散热机构上,散热机构布置在外壳上用于将热量散发到外界,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电机内循环散热的功能,内循环气流量大,气流速度快,气流循环稳定,导热效果好,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循环散热发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循环散热发电机。
技术介绍
发电机在运行时主要是线圈部位产生热量,现有的发电机换热装置主要是通过经过发电机的壳体外侧的换热气流与冷却器交换热量来对发电机进行散热。现在一部分发电机可使换热气流直接经过发电机的机壳内,再与散热机构交换热量来对发电机进行散热,从发电机内的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磁隙之间经过,直接对发电机内的线圈进行换热,但是由于发电机的磁隙较小,导致换热气流流通量不够大,使发电机的换热效率的提高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循环散热发电机,能够实现内循环,使得发热线圈能够处于循环流通的气流当中,能够将热量快速的导出,并进行有效的散热,气流循环量大,热量导出快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循环散热发电机,包括电机壳、内循环导热机构和散热机构,电机壳由两端开口呈圆筒状的内壳和封闭的外壳组成,内壳布置在外壳内,内壳中装有转子和定子,转子安装在转轴上,定子固定在内壳内壁上,内循环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循环散热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内循环导热机构和散热机构(400),电机壳由两端开口呈圆筒状的内壳(200)和封闭的外壳(300)组成,内壳(200)布置在外壳(300)内,内壳(200)中装有转子(500)和定子(600),转子(500)安装在转轴(100)上,定子(600)固定在内壳(200)内壁上,内循环导热机构用于将内壳(200)中转子(500)产生的热量循环传导至散热机构(400)上,散热机构(400)布置在外壳(300)上用于将热量散发到外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散热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内循环导热机构和散热机构(400),电机壳由两端开口呈圆筒状的内壳(200)和封闭的外壳(300)组成,内壳(200)布置在外壳(300)内,内壳(200)中装有转子(500)和定子(600),转子(500)安装在转轴(100)上,定子(600)固定在内壳(200)内壁上,内循环导热机构用于将内壳(200)中转子(500)产生的热量循环传导至散热机构(400)上,散热机构(400)布置在外壳(300)上用于将热量散发到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循环散热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00)轴身套接有轴套(700),轴套(700)布置在内壳(200)中,轴套(700)内壁和转轴(100)外壁之间间隔分布,转子(500)安装在轴套(700)上,轴套(700)内壁和转轴(100)外壁之间设置有立状的隔板(710),隔板(710)围绕转轴(100)轴向间隔分布,相邻隔板(710)和转轴(100)外壁、轴套(700)内壁之间围合的区域构成连通外界的气道(7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循环散热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10)之间的间距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循环散热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10)的长度方向和转轴(100)轴向呈交叉状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循环散热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10)为螺旋状构件,隔板(710)的螺旋走向和转轴100转动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循环散热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10)的螺距至少是轴套(700)长度的4倍。


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锋石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德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