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荧光物质微位移的纳流通道-谐振腔耦合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荧光物质微位移的纳流通道-环形谐振腔耦合结构,其可以应用于荧光物质微位移及移动速度检测领域。
技术介绍
荧光标记检测技术因其便捷的操作以及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量子点因其具有传统荧光染料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宽带激发窄带发射、发光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光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荧光标记检测中。而量子点的实时跟踪将有助于在微米和纳米尺度上详细研究其扩散和分散特点、对研究微生物的流动以及微纳流动器件内部溶液流动行为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荧光物质微位移和移动速度的测量,有不同的测量方法,LCui等人利用光电结合的方法,通过使用微电极阵列使荧光粒子发生运动,并使用两个嵌入式光纤探测荧光强度变化,实现对荧光物质的监测和移动速度的测量。但这种方法受限于两个嵌入式光纤的间距,没有实现荧光物质速度的实时测量。粒子图像测速(PIV),作为一种常用的测粒子移动和溶液速度场的方法,被广泛使用。Santiago和Mei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荧光物质微位移的纳流通道-谐振腔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纳流通道(4)、环形谐振腔(5)和波导(6),所述纳流通道(4)和波导(6)分别设置在环形谐振腔(5)的两侧,且所述纳流通道(4)内填充含有荧光物质的生物溶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荧光物质微位移的纳流通道-谐振腔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纳流通道(4)、环形谐振腔(5)和波导(6),所述纳流通道(4)和波导(6)分别设置在环形谐振腔(5)的两侧,且所述纳流通道(4)内填充含有荧光物质的生物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荧光物质微位移的纳流通道-谐振腔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流通道(4)、环形谐振腔(5)和波导(6)的折射率为2.8~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荧光物质微位移的纳流通道-谐振腔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流通道(4)的宽度d1为50~150nm,两侧壁厚50~75nm,总宽度d5为150~3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荧光物质微位移的纳流通道-谐振腔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流通道(4)内填充的生物溶液的折射率为1.33~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荧光物质微位移的纳流通道-谐振腔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溶液中荧光物质为量子点、荧光染料或上转换纳米粒子,所述荧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辉,李霖伟,杨毅彪,孙非,费宏明,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