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旱监测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96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旱监测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监测区域的超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对所述超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处理,获取大气层顶入瞳辐亮度,根据所述大气层顶入瞳辐亮度,获取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根据所述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获取待监测区域的植被生理干旱指标;根据所述植被生理干旱指标,评估待监测区域的植被干旱胁迫状况。通过对超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反演获取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并进一步获取植被生理干旱指标,从而能够直接地对待监测区域的植被干旱胁迫状况进行评估,避免了现有干旱胁迫监测的时间延迟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旱监测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遥感
,尤其涉及一种干旱监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干旱具有多重定义,1997年美国气象学会将干旱定义为如下四类: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学干旱。常用的帕尔默干旱严重指数(PDSI)及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等大都由气象因子计算得来。例如,PDSI是基于温度、降水和土壤湿度平衡模型计算而来,SPI则仅由降水异常计算得出。这些指数对于监测气象干旱十分有效,但是对于陆表植被来说,气象干旱并不意味着真实的干旱,因为植被的干旱胁迫状态还取决于地下水存储、农业灌溉等非气象因素。因此,仅靠气象干旱指数并不能有效地监测农业干旱。遥感技术可以提供长时间、大范围的陆表植被观测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监测植被“真实”的受胁迫状态。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监测叶片色素含量及冠层结构的改变从而获取基于遥感反射的植被指数。由于基于遥感反射的植被指数主要依赖于叶片色素含量及冠层结构的改变,而这些变化往往是植物一段时间生理胁迫的累积效果,因此难以快速准确地响应植被由干旱胁迫导致的光合生理变化,具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旱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待监测区域的超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n对所述超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处理,获取大气层顶入瞳辐亮度,根据所述大气层顶入瞳辐亮度,获取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n根据所述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获取待监测区域的植被生理干旱指标;/n根据所述植被生理干旱指标,评估待监测区域的植被干旱胁迫状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旱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监测区域的超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
对所述超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处理,获取大气层顶入瞳辐亮度,根据所述大气层顶入瞳辐亮度,获取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根据所述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获取待监测区域的植被生理干旱指标;
根据所述植被生理干旱指标,评估待监测区域的植被干旱胁迫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超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处理,获取大气层顶入瞳辐亮度具体包括:
对所述超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降噪、辐射定标、反射率反演处理,获取大气层顶入瞳辐亮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大气层顶入瞳辐亮度,获取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具体包括:
通过特征提取算法,用主成分表达反演窗口内所述超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非荧光光谱,将非荧光目标辐亮度通过最小二乘拟合,确定各主成分;
根据大气层顶入瞳辐亮度方程获取荧光光谱,根据所述荧光光谱获取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层顶入瞳辐亮度方程为:



其中,LTOA为大气层顶入瞳辐亮度,Isol为大气层顶太阳辐照度,由卫星观测得到,μ0为太阳天顶角余弦,式中λ为波长,PC为大气主成分,αi为主成分系数,n为主成分个数,βj为多项式拟合系数,m为多项式次数,Fs为荧光常量,hf为荧光光谱,通常表达为高斯函数,T↑为大气上行透过率,可利用表观反射率归一化的光谱计算获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长平张立福张霞王思恒王楠乔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