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冷却过程中的转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品转运
,具体来说,是一种水产品冷却过程中的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水产品转运比较频繁,如何对水产品进行保鲜成为了核心问题。一般是采用冰水浸泡冷却的方式对水产品进行降温以达到保鲜的目的,但是,在转运过程中对物料的统计成了主要问题,因此,需要考虑一套能够保持物料运输的顺畅、且能对运输量进行统计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冷却过程中的转运装置,既能很好地将鱼框转运到冷却仓体中进行冷却处理,还能对转运的量进行统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循环冷却过程中的转运装置,按照鱼框的转运顺序依次包括第一转运部件、第二转运部件、第三转运部件、冷却仓体,其中所述冷却仓体中盛装有冰水;所述第一转运部件包括用于识别鱼框的RFID电子标签的RFID读卡器;所述第二转运部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转运框架,以及安装在第二转运框架上的中转输送机构;所述中转输送机构包括驱动器、驱动辊、支撑皮带、从动辊,所述驱动辊和从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冷却过程中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鱼框(16)的转运顺序依次包括第一转运部件、第二转运部件、第三转运部件、冷却仓体(15),其中所述冷却仓体(15)中盛装有冰水;/n所述第一转运部件包括用于识别鱼框(16)的RFID电子标签(16a)的RFID读卡器(6);/n所述第二转运部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转运框架(7),以及安装在第二转运框架(7)上的中转输送机构(8);/n所述中转输送机构(8)包括驱动器(801)、驱动辊(802)、支撑皮带(803)、从动辊(805),所述驱动辊(802)和从动辊(805)均转动连接在第二转运框架(7)上,所述驱动器(801)安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冷却过程中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鱼框(16)的转运顺序依次包括第一转运部件、第二转运部件、第三转运部件、冷却仓体(15),其中所述冷却仓体(15)中盛装有冰水;
所述第一转运部件包括用于识别鱼框(16)的RFID电子标签(16a)的RFID读卡器(6);
所述第二转运部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转运框架(7),以及安装在第二转运框架(7)上的中转输送机构(8);
所述中转输送机构(8)包括驱动器(801)、驱动辊(802)、支撑皮带(803)、从动辊(805),所述驱动辊(802)和从动辊(805)均转动连接在第二转运框架(7)上,所述驱动器(801)安装在第二转运框架(7)上,所述驱动器(801)的输出端与驱动辊(802)传动连接以驱使驱动辊(802)绕其轴线自转,所述支撑皮带(803)套装驱动辊(802)和从动辊(805),所述支撑皮带(803)水平设置并用于托运鱼框(16);
所述中转输送机构(8)还包括两组同步带输送组件,以输送方向为前后基准,两组同步带输送组件分处支撑皮带(803)的左右两侧位置,每一组同步带输送组件均包括一对上同步带轮(807),以及一对下同步带轮(804),以及一个同时套装在一对上同步带轮(807)和一对下同步带轮(804)上的传动皮带(806),所述一对上同步带轮(807)转动设置在第二转运框架(7)上并处于一对下同步带轮(804)之上的位置,所述一对下同步带轮(804)分别同轴套装在驱动辊(802)、从动辊(805)上,所述一对上同步带轮(807)和一对下同步带轮(804)呈平行四边形状排布,并使传动皮带(806)呈现为带圆角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传动皮带(806)的上侧始终为水平边;
所述中转输送机构(8)还包括一根以垂直于鱼框(16)转运方向水平延伸的靠杆(808),所述靠杆(808)两端分别连接两组同步带输送组件的传动皮带(806),在输送时所述靠杆(808)抵触鱼框(16)外侧壁以驱使鱼框(16)沿输送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转运部件还包括固定设置的感应器(9)和拍摄相机(10),所述感应器(9)、拍摄相机(10)按照鱼框(16)的转运顺序依次排布;
所述感应器(9)正对且接近中转输送机构(8)的上料侧,且在鱼框(16)接近时产生感应信号;
所述拍摄相机(10)设置于中转输送机构(8)的正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海生,汤涛林,赵新颖,张标,徐志强,林礼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哈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