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通道换热的余热直接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通道换热的余热直接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中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生产过程中由各种热能转换设备、用能设备和化学方应设备中产生而未被利用的热能,而且也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各种形式的余热,余热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排气余热、高温产品及炉渣的余热、冷却介质的余热、化学方应过程中生成的弃热、可燃废气、废料、废液的热能以及废汽、废水的余热,而工业锅炉的平均热效率只有67﹪,其余的能源通过高温的废烟气排放到大气当中,造成极大的浪费,传统的微通道换热的余热直接发电装置结构复杂,功能单一,实用性强,余热吸收不够充分,导致余热转换率低下,浪费热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微通道换热的余热直接发电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微通道换热的余热直接发电装置,包括第一竖管,所述第一竖管外壁固定套有环形桶体,所述第一竖管外壁贴合旋转套有第一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通道换热的余热直接发电装置,包括第一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管(1)外壁固定套有环形桶体(2),所述第一竖管(1)外壁贴合旋转套有第一圆盘(3),所述第一圆盘(3)设置在环形桶体(2)正下方,所述第一竖管(1)外壁环形开有燕尾槽(1-1),所述燕尾槽(1-1)内贴合滑动设有两燕尾块(4),所述燕尾块(4)侧壁与第一圆盘(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盘(3)外壁固定套有第一齿环(5),所述环形桶体(2)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电机(6)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7)与第一齿环(5)啮合,所述环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通道换热的余热直接发电装置,包括第一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管(1)外壁固定套有环形桶体(2),所述第一竖管(1)外壁贴合旋转套有第一圆盘(3),所述第一圆盘(3)设置在环形桶体(2)正下方,所述第一竖管(1)外壁环形开有燕尾槽(1-1),所述燕尾槽(1-1)内贴合滑动设有两燕尾块(4),所述燕尾块(4)侧壁与第一圆盘(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盘(3)外壁固定套有第一齿环(5),所述环形桶体(2)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机(6),所述电机(6)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电机(6)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7)与第一齿环(5)啮合,所述环形桶体(2)内对称设有两旋转轴(8),两旋转轴(8)对称设置在第一竖管(1)两侧,所述第一圆盘(3)顶面环形开有滑槽(3-1),所述旋转轴(8)底端穿出环形桶体(2)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9),所述旋转轴(8)与环形桶体(2)旋转连接,所述第二齿轮(9)设置在滑槽(3-1)内且与第一圆盘(3)顶面贴合,所述滑槽(3-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环(10),所述第二齿环(10)与第二齿轮(9)啮合,所述旋转轴(8)上贴合旋转套有两第一密封环(11),两第一密封环(11)位于环形桶体(2)两侧且与其表面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8)上自下而上固定套有多个第二圆盘(12),所述第二圆盘(12)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两侧多个第二圆盘(12)交叉设置,所述第二圆盘(12)设置在环形桶体(2)内,所述第二圆盘(12)一端插入第一竖管(1)内,所述第二圆盘(12)与第一竖管(1)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圆盘(12)上贴合套有第二密封环(13),所述第二密封环(13)侧壁通过胶水与第一竖管(1)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桶体(2)底面固定连接有罩体(14),所述第一圆盘(3)设置在罩体(14)内,所述第一竖管(1)与罩体(14)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桶体(2)外壁固定套有环形腔体(15),所述环形腔体(15)顶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16),所述进水管(16)顶端螺纹连接有盖体(17),所述环形腔体(15)顶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18),所述排气管(18)形状为U形倒置,所述环形腔体(15)顶面固定连接有桶体(19),所述桶体(19)侧壁固定连接有发电机(20),所述发电机(20)输出端穿入桶体(19)固定套有叶轮(21),所述环形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洋,张东辉,陈一,王雷青,毛纪金,孙利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