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准调陶瓷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85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流量准调陶瓷阀,包括阀体、阀杆、阀座,阀体的进口通道与出口通道的竖向连通段上设置有阀座及与其动配合的阀瓣,阀瓣与其上方的阀杆连接,改进阀瓣与阀座的结构及配合关系,由轴向升降式改为转动式,驱动阀杆以带动阀瓣转动,使通孔对应即处于通流状态,错开即断流,摒弃轴向移动有助提高阀杆的密封性;此外,将阀瓣通孔进行改进,改为至少两段式结构,首段孔口的开口面积小于尾段孔口的开口面积,通过转动阀瓣改变其通孔在阀座通孔的露出面积,实现流量的梯度调整,流量的梯度改变小,以满足流量准确调整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量准调陶瓷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涉及流量准调陶瓷阀。
技术介绍
截止阀为常用的阀门,一般采用在出口通道、进口通道连接处的竖向连通段孔口处安装阀座及相配合的阀瓣、阀杆,通过转动升降阀杆式阀瓣与阀杆轴向分离,处于通流,一方面,阀杆进行轴向移动,易导致密封性破坏,另一方面,阀瓣与阀座直接脱离使液体流通,流量改变幅度大,不能满足部分行业或人员对流量进行细微调整的要求,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流量准调陶瓷阀,包括阀体、阀杆、阀座,阀体的进口通道与出口通道的竖向连通段上设置有阀座及与其动配合的阀瓣,阀瓣与其上方的阀杆连接,阀瓣及阀座均为圆形陶瓷片,阀瓣及阀座相接触的面上相对应开有通孔,阀杆与阀体转动连接,以阀杆转动阀瓣使其通孔与阀座上通孔对应,通流状态,通孔错开,断流状态,且其中位于阀瓣上的通孔至少包括两段孔口,首段孔口的开口面积小于尾段孔口的开口面积。改进阀瓣与阀座的结构及配合关系,由轴向升降式改为转动式,驱动阀杆以带动阀瓣转动,使通孔对应即处于通流状态,错开即断流,摒弃轴向移动有助提高阀杆的密封性;此外,将阀瓣通孔进行改进,改为至少两段式结构,首段孔口的开口面积小于尾段孔口的开口面积,通过转动阀瓣改变其通孔在阀座通孔的露出面积,实现流量的梯度调整,流量的梯度改变小,以满足流量准确调整的要求。进一步,阀瓣及阀座相对的面上均开有两个通孔,同一面上两通孔相对称设置,平板结构便于安装。进一步,阀座顶面中部向上凸出,凸出部分两端对称设通孔,且凸出部分与阀瓣无缝贴合,降低阀瓣与阀座接触面积,提高转动的灵活性。进一步,阀瓣的陶瓷片上通孔为蝌蚪型孔,阀座的陶瓷片上通孔为圆孔,耐磨,延长使用期限,蝌蚪型孔便于准确调节流量。进一步,阀座底端面与竖向连通段壁体之间设置O型圈,提高密封性。进一步,阀瓣上方的阀体开孔,并在孔口处固定阀盖,阀杆自阀盖中间开孔伸出且与孔壁转动连接,便于安装。进一步,还包括弹簧,其套在阀杆上,弹簧顶端与阀盖盖体抵接,尾端与阀杆下部的轴肩相抵接,以弹簧施压阀瓣,使其与阀座保持紧密接触。进一步,阀盖底端面孔口处周壁相下延伸形成安装筒,弹簧套在安装筒上,阀杆自安装筒腔道穿过,弹簧顶端与阀盖底端面抵接,尾端与阀杆的轴肩抵接,便于安装,提高稳定性。进一步,阀杆上套有多个O型圈,提高密封性。进一步,阀体的进口通道、出口通道的孔口处设置有阀盖,优选螺纹啮合连接,便于与外接管对接。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新型陶瓷阀,有助提高密封性,以及实现对流量的细微调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4是阀座结构图;图5是阀瓣结构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阀盖;2、O型圈;3、阀体;4、O型圈;5、阀座;6、阀瓣;7、阀杆;8、O型圈;9、垫圈;10、弹簧;11、垫圈;12、O型圈;13、阀盖;14、螺钉;15、O型圈;16、进口通道;17、出口通道;18、竖向流通段;19、安装筒;51、通孔;52、凸端;61、通孔;62、矩形槽;71、轴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流量准调陶瓷阀,包括阀体3、阀杆7、阀座5,本阀体流道采用常见流道结构,在阀体的进口通道与出口通道连接处设置竖向连通段,并在连通段流道口处固定阀座5并设置与其动配合的阀瓣6,阀瓣上方连接阀杆7,阀杆自阀体伸出。与常见阀体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截止阀中阀杆非升降式通断阀体流道,具体而言,阀瓣及阀座均为圆形陶瓷片,阀瓣及阀板相接触的面上开有通孔,本实施例中阀座通孔与进口通道连通,阀瓣通孔与出口通道连通,通过阀杆驱使阀瓣转动,使通孔对应,阀体流道处于通流状态,错开后,处于断流状态。且本实施例中,位于阀瓣上的通孔61包括两段孔口,首段孔口的开口面积小于尾段孔口的开口面积,转动过程中,使两段孔口逐步改变在阀座通孔处露出面积,实现流量的细微调整。当然也可采用三段式、四段式等,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阀瓣上通孔61为蝌蚪状,尾部为首端孔口,头部为尾端孔口,阀座的陶瓷片上通孔51为圆孔。本实施例中,阀瓣及阀座两陶瓷片上均开有两个通孔,同一陶瓷片上两通孔以中心点相对称设置,阀座的陶瓷片直接固定在竖向连通段的流道口处,且为了提高密封性,在阀座底面与竖向流通段的孔壁之间安装O型圈4。此外,为了保持稳定性,在阀座陶瓷片边侧径向外延成型多个凸端52,参阅图4,对应的竖向连通段孔壁上开槽,凸端置于槽中,限位转动。此外,参阅图3、图5阀杆底端向下延伸成型有矩形块,对应的阀瓣顶面中部开有矩形槽62,直接嵌入固定,便于连接。另外,参阅图4,为提高转动的灵活性,阀座顶面中部向上凸出,凸出部分两端对称开通孔,且凸出部分与阀瓣底面无缝贴合,通过降低阀瓣与阀座接触面积,提高转动的灵活性。此外,为便于阀杆的安装,阀瓣上方的阀体开孔,并在孔口处螺钉14固定阀盖13,此阀盖与阀体连接处同样设置O型圈12,阀杆顶端自阀盖中间开孔伸出且与孔壁转动连接,且阀盖底端面孔口处周壁径向下延成型有安装筒,并在安装筒上套弹簧10,弹簧顶端与阀盖盖体抵接,尾端与阀杆下部的轴肩71相抵接,以弹簧施压阀瓣,使其与阀座保持紧密接触,优选在弹簧与阀盖连接处安置垫圈11,及轴肩的连接处安置垫圈9。此外,阀杆轴体间隔开槽,槽内安置O型圈,包括轴体中部的O型圈8,以及首端部的O型圈15,提高密封性。此外,阀体的进口通道、出口通道的孔口处螺纹连接有阀盖1,阀盖尾端拧入阀体孔口内并在尾端上套O型圈2,参阅图3、图1,便于与外接管对接。使用时,驱动阀杆以带动阀瓣转动,使通孔对应即处于通流状态,错开即断流,阀瓣通孔为蝌蚪状,实现流量的细微调整。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流量准调陶瓷阀,包括阀体、阀杆、阀座,阀体的进口通道与出口通道的竖向连通段上设置有阀座及与其动配合的阀瓣,阀瓣与其上方的阀杆连接,其特征在于:阀瓣及阀座均为圆形陶瓷片,阀瓣及阀座相接触的面上相对应开有通孔,阀杆与阀体转动连接,以阀杆转动阀瓣使其通孔与阀座上通孔对应,通流状态,通孔错开,断流状态,且其中位于阀瓣上的通孔至少包括两段孔口,首段孔口的开口面积小于尾段孔口的开口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流量准调陶瓷阀,包括阀体、阀杆、阀座,阀体的进口通道与出口通道的竖向连通段上设置有阀座及与其动配合的阀瓣,阀瓣与其上方的阀杆连接,其特征在于:阀瓣及阀座均为圆形陶瓷片,阀瓣及阀座相接触的面上相对应开有通孔,阀杆与阀体转动连接,以阀杆转动阀瓣使其通孔与阀座上通孔对应,通流状态,通孔错开,断流状态,且其中位于阀瓣上的通孔至少包括两段孔口,首段孔口的开口面积小于尾段孔口的开口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准调陶瓷阀,其特征在于:阀瓣及阀座相对的面上均开有两个通孔,同一面上两通孔相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准调陶瓷阀,其特征在于:阀座顶面中部向上凸出,凸出部分两端对称设通孔,且凸出部分与阀瓣无缝贴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准调陶瓷阀,其特征在于:阀瓣的陶瓷片上通孔为蝌蚪型孔,阀座的陶瓷片上通孔为圆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林法青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颖发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