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采收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4812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采收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储层中依次注入前置调剖段塞、中间主体段塞、后置调剖段塞,所述前置调剖段塞、后置调剖段塞均包括聚合物和粘弹性颗粒;中间主体段塞包括至少一个聚合物主体段塞;所述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900~3500万,粘弹性颗粒的粒径为150~900μm。其中,前置调剖段塞能够调整地层吸水剖面,有效封堵水驱窜流通道,后置调剖段塞能够防止后续水驱过程中的指进和窜流,提高化学驱的有效期和聚合物的有效利用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将调剖和驱油相结合,能够提高聚合物驱的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可以在较低的开采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采收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采收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化学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和深入,化学驱应用的规模及年增油量居世界首位。其中,聚合物驱技术已在大庆、胜利、河南、大港油田全国推广应用,这些油田的很多单元都转入后续水驱。高含水老油田依靠聚合物驱技术提高采收率的幅度约为6~10%,聚合物驱后仍有50~60%左右的原油滞留地下,具有进一步挖潜的物质基础。研究聚合物驱后油藏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已成为油田稳定发展的紧迫任务。聚合物驱后油藏非均质性更加严重,剩余油更加分散,要想再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必须寻找可以更大地在提高波及体积的同时提高驱油效率、矿场操作性强、经济效益好的注采方法。表面活性剂/聚合物(SP)二元复合驱通过在水中加入聚合物增加驱替液的黏度和黏弹性,以提高波及效率;同时依靠表面活性剂的作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变岩心润湿性、乳化原油来提高驱油效率,可避免三元复合驱中的碱引起的结垢、乳化严重、腐蚀等负面作用,降低投资和操作成本,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化学驱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储层中依次注入前置调剖段塞、中间主体段塞、后置调剖段塞,所述前置调剖段塞、后置调剖段塞均包括聚合物和粘弹性颗粒;中间主体段塞包括至少一个聚合物主体段塞;所述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900~3500万,粘弹性颗粒的粒径为150~900μ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储层中依次注入前置调剖段塞、中间主体段塞、后置调剖段塞,所述前置调剖段塞、后置调剖段塞均包括聚合物和粘弹性颗粒;中间主体段塞包括至少一个聚合物主体段塞;所述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900~3500万,粘弹性颗粒的粒径为150~9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调剖段塞、后置调剖段塞的注入体积为0.05~0.10PV;中间主体段塞的注入体积为0.45~0.50P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主体段塞包括第一、第二聚合物主体段塞和位于第一、第二聚合物主体段塞之间的中间调剖段塞;所述中间调剖段塞包括聚合物和柔性颗粒,柔性颗粒包括粘弹性颗粒、聚合物微球、体膨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合物主体段塞的注入体积为0.2~0.3PV,所述第二聚合物主体段塞的注入体积为0.15~0.2PV,所述中间调剖段塞的注入体积为0.03~0.05PV。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采收率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艳李岩陈磊孙林涛刘峥君刘艳华张卓束华东郝明耀朱义清盛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