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钢管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80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钢管杆,用于支撑电缆,包括钢管杆本体,沿钢管杆本体的长度方向,钢管杆本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爬梯,爬梯与钢管杆本体活动连接,钢管杆本体上设置有能够容纳爬梯的容纳槽,使用状态时,爬梯能够从容纳槽移动至钢管杆本体的外侧;收纳状态时,爬梯能够从钢管杆的外侧移动至容纳槽。通过间隔设置多个爬梯,钢管杆本体上设置容纳槽对爬梯进行收纳,具有便于作业攀爬和外观整洁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钢管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钢管杆。
技术介绍
钢管杆用于220KV以下各种电压等级的线路中,用以替代传统的角钢铁塔、混泥土水泥杆。其具有整体造型新颖、美观、强度高、占地少和安装快捷等特点。一些钢管杆上未设置爬梯,操作人员在电力检修作业时需要携带爬梯设备,并在作业前架设爬梯,耗费大量工时;一些钢管杆上设置有爬梯,爬梯固定在钢管杆上。因爬梯突出钢管杆的表面,使钢管杆外观较为杂乱,影响外观质量,同时,鸟类易在爬梯上筑巢,影响爬梯的正常使用。因此,亟需一种电力钢管杆,其具有外观简洁和便于攀爬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力钢管杆,其具有便于作业攀爬和外观简洁的特点。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电力钢管杆,用于支撑电缆,包括钢管杆本体,沿所述钢管杆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钢管杆本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爬梯,所述爬梯与所述钢管杆本体活动连接,所述钢管杆本体上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爬梯的容纳槽,使用状态时,所述爬梯能够从所述容纳槽移动至所述钢管杆本体的外侧;收纳状态时,所述爬梯能够从所述钢管杆的外侧移动至所述容纳槽。进一步的,所述爬梯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扶手柱和脚踏柱,所述扶手柱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所述钢管杆本体上。进一步的,所述扶手柱与所述钢管杆本体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钢管杆本体和所述扶手柱枢接。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设置有卡槽,所述扶手柱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凸,所述扶手柱与所述容纳槽通过所述卡凸和所述卡槽卡接。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凹设于所述钢管杆本体的侧壁上,所述容纳槽的开口朝向所述钢管杆本体的外侧,所述容纳槽的两侧设置有加强件。进一步的,所述加强件包括多个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多个第一加强件间隔套设于所述钢管杆本体上,所述第二加强件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加强件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爬梯包括踏板和可伸缩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钢管杆本体和所述踏板连接,并通过连接杆的伸缩使所述踏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容纳槽。进一步的,所述踏板背离所述钢管杆本体的一侧面设置有拉手。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爬梯之间的间距为20cm~50cm。进一步的,所述爬梯上设置有夜光标贴。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电力钢管杆,通过间隔设置多个爬梯,钢管杆本体上设置容纳槽对爬梯进行收纳,具有便于作业攀爬和外观整洁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电力钢管杆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钢管杆本体的剖视图(收纳状态时)。图3为实施例的钢管杆本体的剖视图(使用状态时)。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电力钢管杆的示意图。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钢管杆本体的剖视图(收纳状态时)。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钢管杆本体的剖视图(使用状态时)。图7为实施例的钢管杆本体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的钢管杆本体的剖视图。图9为另一实施例的钢管杆本体的剖视图。图中:1、钢管杆本体;10、容纳槽;11、第一加强件;12、第二加强件;13、管节;131、安装槽;132、安装台;14、销钉;2、爬梯;20、踏板;21、拉手;22、扶手柱;23、脚踏柱;3、连接杆;31、第一连接杆;32、第二连接杆;4、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力钢管杆,用于支撑电缆,包括钢管杆本体1,沿钢管杆本体1的长度方向,钢管杆本体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爬梯2,爬梯2与钢管杆本体1活动连接,钢管杆本体1上设置有能够容纳爬梯2的容纳槽10,使用状态时,爬梯2能够从容纳槽10移动至钢管杆本体1的外侧;收纳状态时,爬梯2能够从钢管杆本体1的外侧移动至容纳槽10。可以理解的是,电力钢管杆是一种用于架设电缆的钢材,其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抗腐蚀性以及绝缘性,在电力行业被广泛使用。本实施例中,钢管杆本体1竖直方向固定于地面上,其顶部设置有用于架设电缆的支撑件。沿钢管杆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爬梯2,爬梯2供操作人员作业时攀爬使用。使用时,爬梯2从容纳槽10移动至钢管杆本体1的外侧,以使爬梯2突出于钢管杆本体1的外表面,供操作人员攀爬使用;使用完毕后,将爬梯2收纳在容纳槽10内。该结构便于操作人员作业时通过爬梯2攀爬至钢管杆本体1的顶部,可避免作业前专门设置攀爬设备,以及减少操作人员的作业设备携带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使用完毕后爬梯2可收纳在容纳槽10内,可促进该电力钢管杆外观整洁,也可避免非工作人员攀爬以及避免鸟类在爬梯2上筑巢影响正常使用。该电力钢管杆通过间隔设置多个爬梯2,钢管杆本体1上设置容纳槽10对爬梯2进行收纳,具有便于作业攀爬和外观整洁的特点。需要说明的是,以钢管杆本体1的外表面为分界面,位于远离钢管杆本体1的轴线的一侧为钢管杆本体1的外侧,位于靠近钢管杆本体1的轴线的一侧为钢管杆本体1的内侧。参照图3所示,爬梯2处于使用状态,踏板20位于钢管杆本体1远离其轴线的一侧,此时踏板20位于钢管杆本体1的外侧。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爬梯2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扶手柱22和脚踏柱23,扶手柱22平行且间隔设置于钢管杆本体1上。本实施例中,扶手柱22为两个,两个扶手柱22相互平行,两个扶手柱22之间设置有多个脚踏柱23。该结构有利于减少攀爬过程中收放爬梯2的次数,以提高作业效率。当然,每个爬梯2上脚踏柱23的数量可根据爬梯2的具体重量以及长度灵活设置。以及,脚踏柱23上套设有橡胶垫,橡胶垫的作用在于增大摩擦力,提高操作人员攀爬安全性。使用时,操作人员首先展开位于钢管杆本体1的最下端的爬梯2,并通过该爬梯2攀爬一定高度,再依次展开与操作人员所在位置相邻的爬梯2,以使操作人员依次沿爬梯2从钢管杆本体1的底端攀爬至顶端。使用结束时,操作人员依次沿爬梯2从钢管杆本体1的顶端攀爬至底端,并从钢管杆本体1的顶端至底端依次收纳与操作人员所在位置相邻的爬梯2,实现对爬梯2的收纳。同时,相邻两个爬梯2之间的间距可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相应设置,并可使操作人员在一个爬梯2上可对与之相邻的另一个爬梯2进行收放。具体地,参照图5和图6所示,扶手柱22与钢管杆本体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4,连接件4的两端分别与钢管杆本体1和扶手柱22枢接。本实施例中,每个扶手柱22上设置有两个连接件4,沿扶手柱22的长度方向,扶手柱22的两端均与相对应的连接件4的一端枢接,连接件4的另一端与容纳槽10的槽壁枢接,并使连接件4可沿枢接点转动。展开爬梯2时,操作人员向容纳槽10的外侧拉动扶手柱22,扶手柱22带动连接件4从竖直方向转动至水平方向,以使爬梯2从容纳槽10移动至钢管杆本体1的外侧;收纳爬梯2时,操作人员向容纳槽10的内侧推动扶手柱22,扶手柱22带动连接件4从水平方向转动至竖直方向,以使爬梯2从钢管杆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钢管杆,用于支撑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杆本体,沿所述钢管杆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钢管杆本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爬梯,所述爬梯与所述钢管杆本体活动连接,所述钢管杆本体上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爬梯的容纳槽,使用状态时,所述爬梯能够从所述容纳槽移动至所述钢管杆本体的外侧;收纳状态时,所述爬梯能够从所述钢管杆的外侧移动至所述容纳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钢管杆,用于支撑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杆本体,沿所述钢管杆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钢管杆本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爬梯,所述爬梯与所述钢管杆本体活动连接,所述钢管杆本体上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爬梯的容纳槽,使用状态时,所述爬梯能够从所述容纳槽移动至所述钢管杆本体的外侧;收纳状态时,所述爬梯能够从所述钢管杆的外侧移动至所述容纳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钢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扶手柱和脚踏柱,所述扶手柱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所述钢管杆本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钢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柱与所述钢管杆本体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钢管杆本体和所述扶手柱枢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钢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设置有卡槽,所述扶手柱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凸,所述扶手柱与所述容纳槽通过所述卡凸和所述卡槽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