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64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OLED技术领域并提供一种具有化学式1所示的结构的化合物,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合物、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具体地涉及一种含有苯并咪唑基团的化合物以及包含该化合物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OLED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OLED内量子效率已经接近100%,但外量子效率却仅有20%左右。OLED发出的大部分的光由于基板模式损失、表面等离子损失与波导效应等因素被限制在发光器件内部,导致了大量能量损失。在顶发射器件中,通过在半透明金属铝电极上蒸镀一层有机覆盖层(盖帽层,CappingLayer,CPL),以调节光学干涉距离,抑制外光反射,抑制表面等离子体能移动引起的消光,从而提高光的取出效率,提升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OLED对CPL材料的性能具有很高的要求:在可见光波长区域内(400nm~700nm)尽可能无吸收;高的折射率,在400nm~600nm波长范围具有小的消光系数;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分子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同时允许蒸镀且不发生热分解)。现有的CPL材料多采用芳香胺衍生物、磷氧基衍生物和喹啉酮衍生物,兼具空穴传输和电子传输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光的取出效率。然而现有的CPL材料的折射率一般在1.9以下,并不能满足高折射率的要求;具有高折射率的特定结构的胺衍生物及使用符合特定参数的材料改善了光取出效率,但是没有解决发光效率低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蓝光发光元件)。现有技术的材料为了使分子的密度增加,并达到高的热稳定性,设计出的分子结构很大并且疏松,分子间不能达到紧密的堆积,从而造成在蒸镀时分子凝胶孔洞太多,覆盖紧密性不良。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CPL材料,从而提升OLED器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化学式1所示的结构: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A选自化学式1-1表示的基团:其中,X1~X10分别独立地表示N原子或C-Ra,且X1~X4至多有两个为N原子,X7~X10至多有两个为N原子;Ra选自氢、氘、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l-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l-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l-C20硫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Ra独立地存在或与相邻的碳原子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脂肪环、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环、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环;#表示连接位置;B选自化学式1-2表示的基团:其中,R1~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l至C10烷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基基团、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2至C30杂环基团;当R1~R6中的任一个不是取代基时,R1~R6中的任一个作为与化学式1的连接位点。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用作有机发光器件的CPL(盖帽层)的材料时,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可以有效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EQE)。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在蓝光区域(波长为400-450nm)具有较小的消光系数,对蓝光几乎没有吸收,从而利于提升发光效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化合物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化合物P1的化学结构;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LED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只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凡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中。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具有化学式1所示的结构: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A选自化学式1-1表示的基团:其中,X1~X10分别独立地表示N原子或C-Ra,且X1~X4至多有两个为N原子,X7~X10至多有两个为N原子;Ra选自氢、氘、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l-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l-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l-C20硫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Ra独立地存在或与相邻的碳原子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脂肪环、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环、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环;#表示连接位置;B选自化学式1-2表示的基团:其中,R1~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l至C10烷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基基团、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2至C30杂环基团;当R1~R6中的任一个不是取代基时,R1~R6中的任一个作为与化学式1的连接位点。A基团的稠合三环结构,平面性好,平面堆积更整齐,对光的折射率更高,这样的结构尤其是改善红光色偏。B基团有利于改善分子极性,增大分子的折射率,A和B单元对位连接,能够最大限度增大分子极化率,增大分子出光效率。增加Ar1和Ar2基团,能够增大分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有利于蒸镀工艺,提高蒸镀时分子镀膜的稳定性,但是Ar基团过多会降低材料分子的溶剂度,不易于MASK清洗,Ar1和Ar2采取间位连接,可以打断共轭,增大分子的扭曲,提高分子的溶解度。在本专利技术中,苯环母核外围基团A、基团B环、Ar1和Ar2只是包括芳基和杂芳基取代基。相对于甲基、乙烯等烷基链结构,苯环母核外围基团A、基团B环、Ar1和Ar2为芳基和杂芳基取代基时,化合物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合物的一种实施方式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四联苯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萘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菲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三亚苯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芴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咔唑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嘧啶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三嗪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吲哚并咔唑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吲哚并苯并呋喃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吲哚并苯并噻吩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并呋喃嘧啶基基团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并噻吩嘧啶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蒽、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芘。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合物的一种实施方式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以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合物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化学式1-1中,X1-X10中有1-2个为氮原子。氮原子大于三个会使分子的极性变大,这样及时折射率增高,但是色偏会比较严重。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选择1-2个为氮原子。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合物的一种实施方式中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具有化学式1所示的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具有化学式1所示的结构:



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
A选自化学式1-1表示的基团:



其中,X1~X10分别独立地表示N原子或C-Ra,且X1~X4至多有两个为N原子,X7~X10至多有两个为N原子;
Ra选自氢、氘、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l-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l-C2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l-C20硫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Ra独立地存在或与相邻的碳原子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脂肪环、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环、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环;
#表示连接位置;
B选自化学式1-2表示的基团:



其中,R1~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l至C10烷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6至C30芳基基团、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2至C30杂环基团;
当R1~R6中的任一个不是取代基时,R1~R6中的任一个作为与化学式1的连接位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四联苯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萘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菲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三亚苯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芴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咔唑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嘧啶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三嗪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吲哚并咔唑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吲哚并苯并呋喃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吲哚并苯并噻吩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并呋喃嘧啶基基团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并噻吩嘧啶基基团、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蒽、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文朋牛晶华高威张磊冉佺李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