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皂角及酸化油装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4590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皂脚深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皂角及酸化油装卸系统,包括栈桥,栈桥顶端左侧固定有多个固定板,固定板左端设置有悬梯,悬梯一侧设置有集气罩和鹤管,栈桥与室内墙壁之间固定有钢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室内设置栈桥、楼梯等,室内工作不受室外天气影响可全天侯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加入固定板、悬梯和钢绳等,电动推杆伸长,通过工作人员的外部辅助越过死点位置,悬梯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接着从水平状态变为斜向下状态,由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转动柱和第二转动柱呈平行四边形状,踏板始终水平,有利于工作人员从悬梯踏上运输罐顶部,避免攀爬出现意外而导致人员受伤,降低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钢绳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皂角及酸化油装卸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皂脚深加工
,具体为一种皂角及酸化油装卸系统。
技术介绍
皂脚是碱炼动植物油脂时的副产品,是脱酸工段的产物,皂脚中主要含脂肪酸盐,即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脂肪酸钠。皂脚含有较少的中性油及较多的色素和电解质。在皂脚中含有原料油脂的全部脂肪酸,并以肥皂的形式存在。在碱炼过程中加入了超量碱,使一部分中性油也被皂化而转入皂脚中;同时皂脚中还不可避免地夹带一部分中性油,此外还有碱、甘油、蛋白质、色素等。现有技术中的皂角及酸化油装卸系统通常是在室外进行,将管道与运输罐的出料管连通,利用泵将运输罐中的皂脚抽至原料罐或酸化反应罐中,同时,也可以利用鹤管将生产好的酸化油输送至空的运输罐中,但室外环境变化大,不确定因素较多,且操作麻烦,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为了平衡运输罐的压强,需要工作人员打开设置在运输罐顶端的人孔,由于运输罐的顶端为椭圆形,工作人员在攀爬运输罐时可能会发生危险;此外,运输罐中产生的挥发废气从人孔飘散,会污染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损害,对周围环境也造成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皂角及酸化油装卸系统,包括栈桥(2),其特征在于:所述栈桥(2)顶端左侧固定有多个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左端设置有悬梯(42),所述悬梯(42)包括对称固定在固定板(3)顶端左侧的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且支撑杆(4)左端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6),所述支撑杆(4)内端通过第一转轴(9)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701),所述第一转动块(701)外端固定有第一转动杆(7),所述固定板(3)左端对应第一转动块(701)的位置通过第二转轴(10)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块(801),所述第二转动块(801)外端固定有第二转动杆(8),所述第一转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皂角及酸化油装卸系统,包括栈桥(2),其特征在于:所述栈桥(2)顶端左侧固定有多个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左端设置有悬梯(42),所述悬梯(42)包括对称固定在固定板(3)顶端左侧的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且支撑杆(4)左端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6),所述支撑杆(4)内端通过第一转轴(9)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701),所述第一转动块(701)外端固定有第一转动杆(7),所述固定板(3)左端对应第一转动块(701)的位置通过第二转轴(10)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块(801),所述第二转动块(801)外端固定有第二转动杆(8),所述第一转动杆(7)和第二转动杆(8)的内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转动柱(11)和第二转动柱(12),上下相邻的所述第一转动柱(11)和第二转动柱(12)的内端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活动板(13),所述活动板(13)内端固定有第一踏板(14),远离所述固定板(3)的活动板(13)外端固定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的右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转动连接,且远离所述固定板(3)的活动板(13)外端固定有斜杆(16),所述斜杆(16)的内端固定有第二踏板(17),所述第一转轴(9)、第二转轴(10)、第一转动柱(11)和第二转动柱(12)呈平行四边形状,所述第二转动杆(8)的外端通过支撑板(18)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21),所述电动推杆(21)的活动杆一端与固定板(3)转动连接,所述悬梯(42)一侧设置有集气罩(37)和鹤管(43),所述栈桥(2)与室内墙壁之间固定有钢绳(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皂角及酸化油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栈桥(2)通过支撑柱(1)设置在室内,且栈桥(2)右端设置有楼梯(201),所述栈桥(2)的顶端固定有防护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皂角及酸化油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杆(8)的内端固定有稳固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皂角及酸化油装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8)转动连接有套筒(19),所述套筒(19)内滑动连接有滑杆(20),所述滑杆(20)远离套筒(19)的一端与固定板(3)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林强余林健余博伟魏丽燕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聚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余林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