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式一步法炼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4477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串联式一步法炼胶系统,包括与控制系统相连的密炼机上辅机系统,为四层立体结构,包括储料仓和上辅机正压输送装置;串联式密炼机系统,包括串联式相连的第一密炼机和第二密炼机,且第一密炼机与密炼机上辅机系统相连通,和第二密炼机与小料自动称量系统相连通;以及自动开炼机系统,与串联式密炼机系统相连,用于制作出胶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善了胶料的物理性能,提高了胶料的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的生产质量,大幅度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联式一步法炼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炼胶
,尤其涉及一种串联式一步法炼胶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炼胶生产线的大致工艺流程为密炼机塑炼→开炼机人工混炼→成型→母炼胶暂存→母炼胶二次或多次混炼→加硫硫化→成型出片。随着各行各业对于橡胶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关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大力推进。传统的炼胶工艺逐步凸显出各种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为保证胶料的产品性能,传统的炼胶生产线需要对炼胶过程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管控,包括温度控制、转速控制等,加大了生产难度,生产效率低,废品率高;第二,针对某些胶料,需要增加炼胶段数,先将非高能量的原料加入,进行高速混炼,下料冷却停放后,再次投入密炼机,同时将高能量的硫化剂加入,以低速进行混炼,以多段炼胶的方式保证胶料的质量。采用多段炼胶,生产设备投入大,生产效率低,同时由于多段炼胶过程中需要胶料暂存,需要大量的缓存空间,厂房投资加大,并且由于单批产品要经过多次混炼,能耗高;第三,传统的炼胶工艺,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工人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高。并且,现有的传统的炼胶生产线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相对较低,废品出现几率大;同时,设备、厂房投资高、设备能耗高,增加了生产成本;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料质量高、混炼环节少、传送胶料简便的串联式一步法炼胶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串联式一步法炼胶系统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串联式一步法炼胶系统,包括与控制系统相连的密炼机上辅机系统,为四层立体结构,包括储料仓和上辅机正压输送装置;串联式密炼机系统,包括串联式相连的第一密炼机和第二密炼机,且第一密炼机与密炼机上辅机系统相连通,和第二密炼机与小料自动称量系统相连通;以及自动开炼机系统,与串联式密炼机系统相连,用于制作出胶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串联式一步法炼胶系统的优点在于:1)串联式一步法炼胶同样配方的胶料经过该套系统的混炼,改善了胶料的物理性能,提高了胶料的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的生产质量,大幅度降低能耗,节约电能在60%以上;2)本专利技术将传统的多段混炼改为一段混炼,减少了胶料的中间传递环节,从而减少胶料污染,并且减少了大量的胶料停放、周转占用场地,使胶料原材料转化成终炼胶料的时间由原来的将近12小时缩短为约30分钟以内,大大节约了工厂的原材料成本占用;3)母炼胶不再需要存放场地,减少了抗粘剂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极大提高了胶料的分散性和均匀性,从而提高橡胶的使用寿命,极大的减少厂房投资,降低了用户前期的设备及厂房投入成本及使用阶段的生产成本;4)减少了胶料的反复传送,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工操作;5)自动化程度较高,减少操作人员,一条生产线减少操作人员2-3人/班;6)省去了终炼生产线和存放时间,产能提高150-200%;7)设备的逻辑布局更为合理,方便工厂实现信息化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炼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串联式密炼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密炼机上辅机系统;2、小料自动称量系统;3、串联式密炼机系统;31、第一密炼机;32、第二密炼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串联式一步法炼胶系统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其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串联式一步法炼胶系统,包括与控制系统相连的密炼机上辅机系统1、全自动的小料自动称量系统2、串联式密炼机系统3和自动开炼机系统。本专利技术炼胶系统中与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相配合,实现对上述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实现串联式一步法炼胶工艺。具体来说,密炼机上辅机系统1为四层立体结构,包括储料仓和上辅机正压输送装置;串联式密炼机系统3包括串联式相连的第一密炼机31和第二密炼机32,且第一密炼机31与密炼机上辅机系统1相连通,和第二密炼机32与小料自动称量系统2相连通;以及自动开炼机系统与串联式密炼机系统3相连,用于混炼物料。进一步,密炼机上辅机系统1中的储料仓与上辅机正压输送装置的出料口与相连通,物料通过上辅机正压输送装置输送至上辅机的储料仓内。进一步,密炼机上辅机系统1还包括粉料组件、胶料组件和油料组件,粉料组件,与上辅机正压输送装置相连通,用于计量并通过上辅机正压输送装置向储料仓输送粉料,胶料组件用于计量并通过人工输送胶料,油料组件用于计量并通过人工输送油料。其中,粉料组件包括粉料秤,粉料通粉料秤进行称量,并从储料仓自行输送至串联式密炼机系统3中;胶料组件包括胶料秤和投料带,人工搬运胶料通过胶料秤完成称量,通过投料带输送至串联式密炼机系统;油料组件包括油料计量秤,油料通过油料计量秤自动完成称量,并自动完成到串联式密炼机系统3的输送。进一步,小料自动称量系统2的出料口与串联式密炼机系统3中的第二密炼机32相连,用于按照配方配置袋装的粉料或颗粒物,并将粉料或颗粒物输送至下文提到的第二密炼机32的投料口备用。进一步,串联式密炼机系统3中的第一密炼机31优选GK90E密炼机,第二密炼机32优选GE180T密炼机,第一密炼机31的进料口与密炼机上辅机系统1的出料口相连通,接收粉料、胶料和油料等物料,第二密炼机32与小料自动称量系统2相连,接收粉料或颗粒物,且第一密炼机31设置在第二密炼机32的上方,通过料槽与第二密炼机32呈串联式相连通,第一密炼机31用于对粉料、胶料和油料进行母炼,第二密炼机32用于对母练后的母炼胶进行硫化或恒温终炼。其中,第一密炼机31上设置有液压上顶栓,第二密炼机32上未设置有顶栓。具体来说,密炼机上辅机系统1将通过密炼机上辅机系统1称量好的粉料、胶料和油料按照工艺步骤投入上方的第一密炼机31中,第一密炼机31用于快速完成混炼,当第一密炼机31对胶料进行母炼完成后,母炼胶由上方第一密炼机31进入下方串联的第二密炼机32内,当上方的第一密炼机31混炼新一批的胶料时,下方的第二密炼机32对上一批的母炼胶进行恒温终炼,所有胶料混炼过程一次性完成。进一步,经第一密炼机31混炼完的胶料自动排入下方的第二密炼机32内,第二密炼机32混炼时,将相应的硫化助剂投入第二密炼机32内,完成胶料的硫化工艺,经第二密炼机32混炼完成的胶料排放到自动开炼机系统完成成型出片等工作。本专利技术中的母炼胶不再需要存放场地,减少了抗粘剂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极大提高了胶料的分散性和均匀性,从而提高橡胶的使用寿命,极大的减少厂房投资,降低了用户前期的设备及厂房投入成本及使用阶段的生产成本。进一步,自动开炼机系统与串联式密炼机系统3相连,接收第二密炼机32混炼完成的胶料,用于混炼物料,制作出胶片。进一步,控制系统呈“一步式”控制炼胶生产线,通过计算机与密炼机上辅机系统1和小料自动称量系统2相连,以实现对整条生产线的智能化控制,完成原材料的自动化、智能化配料和投料。自动化程度较高,减少操作人员,一条生产线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串联式一步法炼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控制系统相连的/n密炼机上辅机系统(1),为四层立体结构,包括储料仓和上辅机正压输送装置;/n串联式密炼机系统(3),包括串联式相连的第一密炼机(31)和第二密炼机(32),且第一密炼机(31)与密炼机上辅机系统(1)相连通,和第二密炼机(32)与小料自动称量系统(2)相连通;以及/n自动开炼机系统,与串联式密炼机系统(3)相连,用于制作出胶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联式一步法炼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控制系统相连的
密炼机上辅机系统(1),为四层立体结构,包括储料仓和上辅机正压输送装置;
串联式密炼机系统(3),包括串联式相连的第一密炼机(31)和第二密炼机(32),且第一密炼机(31)与密炼机上辅机系统(1)相连通,和第二密炼机(32)与小料自动称量系统(2)相连通;以及
自动开炼机系统,与串联式密炼机系统(3)相连,用于制作出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一步法炼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密炼机上辅机系统(1)包括:
粉料组件,用于计量并输送粉料,包括粉料秤,进入储仓内的粉料通粉料秤进行称量,并自行输送至串联式密炼机系统(3)中;
胶料组件,用于计量并输送胶料,包括胶料秤,胶料通过胶料秤进行称量,并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超波廖世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马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