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耳机的尾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102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蓝牙耳机的尾塞结构,包括用于与外部充电座接触连接的接触部及连接于接触部的PCB板;该接触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该PCB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卡接于第一连接部上;借此,通过将接触部与PCB板卡接式连接,使其实现了卡接式结构,便于定位连接,从而接触部与PCB板之间无需接线焊接,使得焊接的定位更加简易,且操作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蓝牙耳机的尾塞结构
本技术涉及耳机的尾塞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蓝牙耳机的尾塞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充电方式也在大力发展,从有线充电的方式,发展到了无线充电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人们的体验效果,目前,用无线充电进行充电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例如蓝牙耳机。现有技术中的蓝牙耳机通常在其尾塞部设置用于无线接触充电的无线接触部,并将无线接触部通过接线焊接连接于内部的PCB板,从而经无线接触部由PCB板控制其无线充电;但是,其无线接触部与PCB板是通过接线焊接的方式连接的,这样的方式在焊接过程中,定位困难,不利于焊接过程的高效进行,且操作困难,导致工作效率较低,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蓝牙耳机的尾塞结构,其实现了卡接式结构,便于定位连接,从而接触部与PCB板之间无需接线焊接,使得焊接的定位更加简易,且操作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蓝牙耳机的尾塞结构,包括用于与外部充电座接触连接的接触部及连接于接触部的PCB板;该接触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该PCB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卡接于第一连接部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卡入卡槽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触部包括对称式间距设置的第一主体、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两者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间距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槽有两个,两个卡槽分别设置于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上,相应地,所述第二连接部有两个,两个第二连接部分别卡入相应的卡槽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两个卡槽对称式设置,相应地,两个第二连接部对称式设置,每个第二连接部于PCB板的两侧均形成有用于与第一连接部接触的第一接触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限位第二连接部的限位臂,所述限位臂自卡槽的入口向下延伸。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触部连接于一定位座上,所述定位座具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贯通定位座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自定位座的下侧穿过定位槽并凸露于定位座的上侧,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侧受限于定位座的上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触部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充电座接触连接的第二接触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将接触部与PCB板卡接式连接,使其实现了卡接式结构,便于定位连接,从而接触部与PCB板之间无需接线焊接,使得焊接的定位更加简易,且操作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通过接触部定位连接于定位座的定位槽上的结构设计,使其整体实现了分体式组装结构,使得组装更加简便,且易于成型制作。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图4所示结构的A-A的截面图。附图标识说明:10、接触部11、卡槽111、限位臂12、第一主体121、第一卡接部122、第一半环形槽13、第二主体131、第二卡接部132、第二半环形槽14、第二接触面20、PCB板21、第二连接部211、第一接触面30、定位座31、定位槽32、间隔壁。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所述蓝牙耳机的尾塞结构,包括用于与外部充电座接触连接的接触部10及连接于接触部10的PCB板20;该接触部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该PCB板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1,该第二连接部21卡接于第一连接部上。具体而言,所述接触部10连接于一定位座30上,所述定位座30具有定位槽31,所述定位槽31贯通定位座30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自定位座30的下侧穿过定位槽31并凸露于定位座30的上侧,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下侧受限于定位座30的上侧;以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座30优选为塑胶制作而成的定位座30。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卡槽11,所述第二连接部21卡入卡槽11内;所述卡槽11露于定位座30的上侧;所述接触部10包括对称式间距设置的第一主体12、第二主体13,所述第一主体12、第二主体13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21、第二卡接部131,所述第一卡接部121、第二卡接部131两者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121、第二卡接部131间距设置;所述第一卡接部121、第二卡接部131均凸露于定位座30的上侧,所述第一主体12、第二主体13均呈半环形结构,所述第一主体12、第二主体13分别具有第一半环形槽122、第二半环形槽132,所述定位座30整体呈圆柱状,所述第一半环形槽122、第二半环形槽132围构形成一环形让位槽,所述定位座30的下侧受限于环形让位槽内,所述第一主体12、第二主体13通过一间隔壁32间距布置,所述间隔壁32形成于定位座30上,所述间隔壁32自定位座30的一侧经定位座30的底部延伸至另一侧,以将接触部10的第一主体12、第二主体13间隔开,避免出现第一主体12、第二主体13之间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以便于后续顺利地接触外部充电座并在PCB板20的控制下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以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11有两个,两个卡槽11分别设置于第一卡接部121、第二卡接部131上,相应地,所述第二连接部21有两个,两个第二连接部21分别卡入相应的卡槽11内;两个卡槽11对称式设置,相应地,两个第二连接部21对称式设置,每个第二连接部21于PCB板20的两侧均形成有用于与第一连接部接触的第一接触面211。所述卡槽1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限位第二连接部21的限位臂111,所述限位臂111自卡槽11的入口向下延伸;另外,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部10优选为五金件,且所述接触部10优选通过冲压成型的方式制成。还有,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部10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充电座接触连接的第二接触面14;所述第二接触面14由第一主体12、第二主体13的下端面围构形成;以通过第二接触面14设置,用于其与外部充电座的接触。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将接触部与PCB板卡接式连接,使其实现了卡接式结构,便于定位连接,从而接触部与PCB板之间无需接线焊接,使得焊接的定位更加简易,且操作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通过接触部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牙耳机的尾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外部充电座接触连接的接触部及连接于接触部的PCB板;/n该接触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该PCB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卡接于第一连接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牙耳机的尾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外部充电座接触连接的接触部及连接于接触部的PCB板;
该接触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该PCB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卡接于第一连接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的尾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卡入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的尾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包括对称式间距设置的第一主体、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第二主体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两者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间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蓝牙耳机的尾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有两个,两个卡槽分别设置于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上,相应地,所述第二连接部有两个,两个第二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建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精宏昌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