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炼炉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3658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熔炼炉上料装置,包括料斗和车架,车架包括支撑架、第一轮体、第二轮体、第一把手、第二把手、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支撑架上表面设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把手的一端设有第一螺孔,第二把手的一端设有第二螺孔,料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第一螺杆穿过第一连接块,第一把手穿过第二连接块,第一弹性件一端抵顶于第一固定块上,另一端抵顶于第一连接块上,第二螺杆穿过第三连接块,第二把手穿过第四连接块,第二弹性件一端抵顶于第二固定块上,另一端抵顶于第三连接块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较为彻底地实现物料的完全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熔炼炉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熔炼炉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熔炼炉在进行熔炼工作时,需要进行投料,在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是直接投料的方式,也就是直接将物料投放至熔炼炉中,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投料的投料推车,其在进行物料倾倒时难以将物料完全倒入熔炼炉中。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研究,得到一种熔炼炉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熔炼炉上料装置,其能够较为简单地实现物料的彻底投放。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熔炼炉上料装置,包括料斗和车架,所述车架包括支撑架、第一轮体、第二轮体、第一把手、第二把手、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支撑架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螺杆水平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所述第二螺杆水平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把手的一端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螺孔相配合,所述第二把手的一端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螺孔相配合,所述料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把手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杆上,其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二把手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上,其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三连接块上,所述第一轮体和所述第二轮体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设置为弹簧。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螺杆插入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开孔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插入且抵顶于所述第一开孔的底部,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螺杆插入且固定于所述第二开孔中,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段插入且抵顶于所述第二开孔的底部,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架呈矩形。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料斗的前端上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抵顶轮和第二抵顶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一种熔炼炉上料装置,在进行投料工作时,依靠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提供的弹力,在进行晃动时,料斗将发生较大幅度的往复晃动,从而使得料斗中的物料能够被彻底地投入熔炼炉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涉及一种熔炼炉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涉及一种熔炼炉上料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中料斗-1;第一连接块-11;第二连接块-12;第四连接块-13;第一抵顶轮-14;第二抵顶轮-15;支撑架-2;第一固定块-21;第一开孔-211;第二固定块-22;第二开孔-221;第一轮体-31;第二轮体-32;第一把手-41;第二把手-42;第一螺杆-51;第二螺杆-52;第一弹性件-61;第二弹性件-6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熔炼炉上料装置,包括料斗1和车架,所述车架包括支撑架2、第一轮体31、第二轮体32、第一把手41、第二把手42、第一螺杆51、第二螺杆52、第一弹性件61和第二弹性件62,所述支撑架2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所述第一螺杆51水平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1上,所述第二螺杆52水平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22上,所述第一螺杆51和所述第二螺杆52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把手41的一端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杆51与所述第一螺孔相配合,所述第二把手42的一端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杆52与所述第二螺孔相配合,所述料斗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连接块11、第二连接块12、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13,所述第一螺杆51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块11,所述第一把手41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块12,所述第一弹性件61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杆51上,其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1上,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1上,所述第二螺杆52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二把手42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块13,所述第二弹性件62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52上,其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二固定块22上,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三连接块上,所述第一轮体31和所述第二轮体32安装于所述支撑架2的两侧。在上述结构设置下,在进行正常运输时,所述第一弹性件6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2被压缩,所述料口状态稳定,能够实现稳定地运输工作,当运输到投料工位,进行投料工作时,转动所述第一把手41和所述第二把手42,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6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2伸张,所述料斗1具有了一定的活动空间,从而当工作人员抖动所述第一把手41和所述第二把手42时,所述料斗1也发生较大幅度的抖动,从而能够将料斗1上的物料较为彻底地抖入熔炼炉中,实现较为彻底地投料工作。具体的,所述第一弹性件6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2均设置为弹簧。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块21上设有第一开孔211,所述第一螺杆51插入且固定于所述第一开孔211中,所述第一弹性件61的一端插入且抵顶于所述第一开孔211的底部,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1上,所述第二固定块22上设有第二开孔221,所述第二螺杆52插入且固定于所述第二开孔221中,所述第二弹性件62的一段插入且抵顶于所述第二开孔221的底部,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三连接块上。在上述结构设置下,当进行运输工作时,所述第一把手41和所述第二把手42分别对所述第一弹性件6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2进行压缩,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6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62完全进入所述第一开孔211和所述第二开孔221中,所述第一连接块11与所述第一固定块21相贴合,所述第三连接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22相贴合,所述第一连接块11和所述第三连接块得以被稳定固定,从而使得所述料斗1被稳定地固定,实现稳定的运输过程。具体的,所述支撑架2呈矩形,其两侧分别安装所述第一轮体31和所述第二轮体32。具体地,为了便利实现投料,所述料斗1的前端上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抵顶轮14和第二抵顶轮15。在上述结构设置下,当料口的前端与熔炼炉的活动式料门相接触时,所述第一抵顶轮14和所述第二抵顶轮15抵顶在料门上,与料门产生滚动摩擦,能够非常便利地实现料门的开启。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熔炼炉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和车架,所述车架包括支撑架、第一轮体、第二轮体、第一把手、第二把手、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支撑架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螺杆水平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所述第二螺杆水平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把手的一端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螺孔相配合,所述第二把手的一端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螺孔相配合,所述料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把手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杆上,其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二把手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上,其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三连接块上,所述第一轮体和所述第二轮体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炼炉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和车架,所述车架包括支撑架、第一轮体、第二轮体、第一把手、第二把手、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支撑架上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螺杆水平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所述第二螺杆水平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把手的一端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螺孔相配合,所述第二把手的一端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螺孔相配合,所述料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把手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杆上,其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二把手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上,其一端抵顶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毅林曹成兵
申请(专利权)人:众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