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零部件堆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470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3
轴承零部件堆焊结构,是低速船用柴油机的轴承在待堆焊白合金的白合金堆焊形成的零部件堆焊结构,其特征在于:轴承和堆焊白合金之间还依次有表面粗糙度达到30‑80μm凸凹层,还有氯化锌和钢反应过渡层,氯化锌和锡反应的过渡层。表面粗糙度层增加有效面积,提高白合金与工件的绝对结合强度,涂刷焊液层,进行热侵镀镀锡层,镀锡层和工件之间有多个过渡层,大幅度减少过渡层中FeSn和FeSn2脆性化合物的生成量,进而提高白合金与工件的绝对结合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零部件堆焊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低速船用柴油机白合金堆焊结合性能的轴承零部件堆焊结构。
技术介绍
白合金是锡基滑动轴承合金的俗称,或称巴氏合金。白合金具有良好的减磨性、线膨胀系数小、耐腐蚀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低速船用柴油机中滑块、推力块、薄壁瓦和十字头轴承等关键零部件。其传统的生产方式为铸造成型,质量不稳定,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较重。近年来逐步由铸造向堆焊方式过渡,堆焊方式较之铸造方式来说,劳动强度大幅度减低,更加环保。可是堆焊的白合金结合性能不稳定,结合层中的含铁脆性化合物多,绝对结合强度指标存在不合格的现象,结合层厚度过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白合金堆焊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低速船用柴油机白合金堆焊结合性能的轴承零部件堆焊结构。本专利技术轴承零部件堆焊结构是低速船用柴油机的轴承在待堆焊白合金的白合金堆焊形成的零部件堆焊结构,其特征在于:轴承和堆焊白合金之间还依次有表面粗糙度达到30-80μm凸凹层,还有氯化锌和钢反应过渡层,氯化锌和锡反应的过渡层。通过对待堆焊白合金表面加工后喷砂,然后使用化学方法除锈后涂氯化锌焊液进行镀锡,时效后打磨镀锡表面去除氧化物,最后进行白合金堆焊。表面粗糙度层增加有效面积,提高白合金与工件的绝对结合强度,涂刷焊液层,进行热侵镀镀锡层,镀锡层和工件之间有多个过渡层,大幅度减少过渡层中FeSn和FeSn2脆性化合物的生成量,进而提高白合金与工件的绝对结合强度。表面粗糙度达到30-80μm凸凹层是加工面喷砂形成的,这是采用洛氏硬度在HRC45-50范围内的钢丸和钢丝段对加工后表面进行喷砂,应达到Sa2.5,表面粗糙度30-80μm,这样在单位面积尽可能的增加有效面积,既白合金和工件的结合面积,进而提高白合金与工件的绝对结合强度。还有氯化锌和钢反应过渡层,是在表面粗糙度30-80μm层上面涂刷饱和的氯化锌焊液,在280℃-300℃范围内进行热侵镀镀锡,而形成的,这样可以有效保证镀锡层和工件的过渡层厚度在合适的范围内,镀锡后堆焊与不镀锡堆焊的过渡层厚度通过检测计算对比可以降低约50%以上,而且避免了过渡层中FeSn和FeSn2脆性化合物的生成量,进而提高白合金与工件的绝对结合强度,提高幅度约20%。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轴承零部件堆焊结构的镀锡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轴承零部件堆焊结构的镀锡后白合金堆焊轴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本专利技术轴承零部件堆焊结构,是低速船用柴油机的轴承在待堆焊白合金的白合金堆焊形成的零部件堆焊结构,轴承和堆焊白合金之间还依次有表面粗糙度达到30-80μm凸凹层4,还有氯化锌和钢反应过渡层5,氯化锌和锡反应的过渡层6。通过对待堆焊白合金表面加工后喷砂,然后使用化学方法除锈后涂氯化锌焊液进行镀锡,时效后打磨镀锡表面去除氧化物,最后进行白合金堆焊。表面粗糙度达到30-80μm凸凹层是加工面喷砂形成的,这是采用洛氏硬度在HRC45-50范围内的钢丸和钢丝段对加工后表面进行喷砂,应达到Sa2.5,表面粗糙度30-80μm,这样在单位面积尽可能的增加有效面积,既白合金和工件的结合面积,进而提高白合金与工件的绝对结合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轴承零部件堆焊结构,是低速船用柴油机的轴承在待堆焊白合金的白合金堆焊形成的零部件堆焊结构,其特征在于:轴承和堆焊白合金之间还依次有表面粗糙度达到30-80μm凸凹层(4),还有氯化锌和钢反应过渡层(5),氯化锌和锡反应的过渡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承零部件堆焊结构,是低速船用柴油机的轴承在待堆焊白合金的白合金堆焊形成的零部件堆焊结构,其特征在于:轴承和堆焊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新全李东超刘忠刘征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