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459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压油缸,一种液压油缸,包括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活塞将缸体内部空间分割成上腔体和下腔体,缸体上设置有固定管夹,固定管夹通过限位螺母固定在缸体上,活塞杆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左通道和右通道,位于缸体外的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左油口和右油口,左通道的一端与下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左油口连通,右通道的一端与上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右油口连通,还包括防转导向杆,活塞杆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左通道和右通道且位于缸体外的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左油口和右油口,解决了油缸结构不合理问题,缸体上设置固定管夹,解决了焊接易变形的问题,防转导向杆提高了油缸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油缸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
,涉及一种液压油缸。
技术介绍
液压油缸是一种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以达到机械传动目的的装置,现有技术中,油缸设计不合理,不方便在狭小的空间内使用,且焊接部位易变形,成本较高,活塞和活塞杆相对于缸体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圆周方向受力不均匀,活塞与活塞杆相对于缸体发生转动,会降低油缸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液压种油缸,用于解决设计不合理,不方便在狭小的空间内使用,且焊接部位易变形,成本较高,活塞与活塞杆相对于缸体发生转动,会降低油缸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油缸,包括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活塞连接并位于缸体内,所述活塞杆另一端位于缸体外,所述活塞将缸体内部空间分割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缸体上设置有固定管夹,所述固定管夹通过限位螺母固定在缸体上,所述活塞杆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左通道和右通道,所述位于缸体外的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左油口和右油口,所述左通道的一端与下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左油口连通,所述右通道的一端与上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右油口连通,还包括防转导向杆,所述防转导向杆一端固定在缸体的上端,所述防转导向杆另一端固定在缸体的下端。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管夹上设置有圆板,所述圆板与固定管夹通过电焊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阀芯与泄油孔内壁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配合。进一步的是:所述缸体一端设置有上端盖,所述缸体另一端设置有下端盖,所述活塞杆位于缸体外的一端穿过上端盖。进一步的是:所述活塞与缸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进一步的是:与活塞接触的下端盖表面覆盖有缓冲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活塞将缸体内部空间分割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活塞杆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左通道和右通道且位于缸体外的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左油口和右油口,解决了油缸结构不合理,不便于在狭小空间使用的问题,缸体内还设置有防转导向杆,解决了活塞和活塞杆相对于缸体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圆周方向受力不均匀,活塞与活塞杆相对于缸体发生转动,会降低油缸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液压油缸外部示意图。图2是液压油缸内部示意图。图中标记为:缸体1、上腔体11、下腔体12、上端盖13、下端盖14、防转导向杆15、活塞2、活塞杆3、左通道31、右通道32、左油口33、右油口34、固定管夹4、限位螺母6、圆板7、密封圈8、缓冲层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2所示,一种液压油缸,包括缸体1、活塞2和活塞杆3,所述活塞杆3一端与活塞2连接并位于缸体1内,所述活塞杆3另一端位于缸体1外,所述活塞2将缸体1内部空间分割成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所述缸体1上设置有固定管夹4,所述固定管夹4通过限位螺母6固定在缸体1上,所述活塞杆3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左通道31和右通道32,所述位于缸体1外的活塞杆3的一端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左油口33和右油口34,所述左通道31的一端与下腔体12连通,另一端与左油口33连通,所述右通道32的一端与上腔体11连通,另一端与右油口34连通,还包括防转导向杆15,所述防转导向杆15一端固定在缸体1的上端,所述防转导向杆15另一端固定在缸体1的下端。位于缸体1外的活塞杆3的一端开设有相互独立的左油口33和右油口34,左通道31的一端与下腔体12接通,另一端与左油口33接通,右通道32的一端与上腔体11接通,另一端与右油口34接通,工作时,工作人员向左油口33注入液压油,液压油通过左通道31进入下腔体12,液压油使得活塞2上升,活塞杆3伸长,之后工作人员向右油口34注入液压油,液压油通过右通道32进入上腔体11,同时下腔体12的液压油通过左通道31从左油口33排出,液压油使得活塞2下降,活塞杆3收缩,油缸完成一次升降运动,设置的固定管夹4通过限位螺母6固定在缸体1上,解决了焊接部位易变形的问题,缸体内还设置有防转导向杆15,解决了活塞2和活塞杆3相对于缸体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圆周方向受力不均匀,活塞2与活塞杆3相对于缸体1发生转动,会降低防转实时监控油缸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的问题。在上述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管夹4上设置有圆板7,所述圆板7与固定管夹4通过电焊连接,通过固定管夹4和圆板7,达到了与外部结构连接更紧固的效果。在上述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缸体1一端设置有上端盖13,所述缸体1另一端设置有下端盖14,所述活塞杆3位于缸体1外的一端穿过上端盖13,使得活塞杆在工作时更稳定,达到了提高工作精度的效果。在上述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活塞2与缸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设置的密封圈8确保了活塞2与缸体1内壁更可靠的连接,O型密封圈使得密封效果更佳。在上述基础上,如图2所示,与活塞2接触的下端盖14表面覆盖有缓冲层9,设置的缓冲层9避免了活塞2直接与下端盖14接触,同时也减少了噪音的生成。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油缸,包括缸体(1)、活塞(2)和活塞杆(3),所述活塞杆(3)一端与活塞(2)连接并位于缸体(1)内,所述活塞杆(3)另一端位于缸体(1)外,所述活塞(2)将缸体(1)内部空间分割成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上设置有固定管夹(4),所述固定管夹(4)通过限位螺母(6)固定在缸体(1)上,所述活塞杆(3)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左通道(31)和右通道(32),所述位于缸体(1)外的活塞杆(3)的一端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左油口(33)和右油口(34),所述左通道(31)的一端与下腔体(12)连通,另一端与左油口(33)连通,所述右通道(32)的一端与上腔体(11)连通,另一端与右油口(34)连通,还包括防转导向杆(15),所述防转导向杆(15)一端固定在缸体(1)的上端,所述防转导向杆(15)另一端固定在缸体(1)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油缸,包括缸体(1)、活塞(2)和活塞杆(3),所述活塞杆(3)一端与活塞(2)连接并位于缸体(1)内,所述活塞杆(3)另一端位于缸体(1)外,所述活塞(2)将缸体(1)内部空间分割成上腔体(11)和下腔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上设置有固定管夹(4),所述固定管夹(4)通过限位螺母(6)固定在缸体(1)上,所述活塞杆(3)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左通道(31)和右通道(32),所述位于缸体(1)外的活塞杆(3)的一端设置有相互独立的左油口(33)和右油口(34),所述左通道(31)的一端与下腔体(12)连通,另一端与左油口(33)连通,所述右通道(32)的一端与上腔体(11)连通,另一端与右油口(34)连通,还包括防转导向杆(15),所述防转导向杆(15)一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利卡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