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地下室渗漏的三位一体防水维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345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地下室渗漏的三位一体防水维修结构,包括混凝土结构体,所述混凝土结构体的一侧设置为迎水面,另一侧设置为背水面,所述混凝土结构体内沿着厚度方向延伸设置有若干个裂缝结构,所述裂缝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注浆孔,所述第一注浆孔连通设置在迎水面和背水面之间,所述第一注浆孔内填充设置有乳化沥青浆液,所述乳化沥青浆液延伸覆盖所述裂缝结构朝向迎水面的开口位置,所述裂缝结构的一侧还倾斜连通设置有第二注浆孔,所述第二注浆孔和裂缝结构内填充设置有聚氨酯填充料,所述背水面覆盖设置有聚合物砂浆层。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三位一体的防水维修结构系统,大大增加了维修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地下室渗漏的三位一体防水维修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下室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地下室渗漏的三位一体防水维修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地下室存在于地下,长期承受地下水位的压力,因此地下室渗漏是最常见的问题,同时也是最难修复的渗漏。地下室渗漏最常用的维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注浆止漏,通过压力注浆机将发泡聚氨酯材料注入到混凝土空隙或者裂缝中,注入后的聚氨酯遇水后会发泡,体积膨胀,从而将渗漏空间填满,实现止漏的目的;另一种维修方式是先用快凝型堵漏王干粉将明水止住,然后通过砂浆抹压一定厚度,起到封闭作用。上述两种维修方式虽然均能够初步解决地下室渗漏的问题,但是对于注浆堵漏而言,所使用的发泡聚氨酯材料受干湿交替的影响较大,若地下空间处于枯水期,地下水位较低,则遇水发泡后的浆料会很容易失水干缩,从而造成复漏。而对于刚性堵漏法虽然能够体积很稳定,而且能够和混凝土粘结为一体,抵抗住水压,但是由于刚性材料没有弹性,不能适应地基变形,一旦地基发生二次沉降,会出现结构开裂,止水效果同样失效。因此,亟需一种综合性的地下室维修结构系统,提高止水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地下室渗漏的三位一体防水维修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维修结构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三位一体的防水维修结构系统,大大增加了维修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针对地下室渗漏的三位一体防水维修结构,包括混凝土结构体,所述混凝土结构体的一侧设置为迎水面,另一侧设置为背水面,所述混凝土结构体内沿着厚度方向延伸设置有若干个裂缝结构,所述裂缝结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注浆孔,所述第一注浆孔连通设置在迎水面和背水面之间,所述第一注浆孔内填充设置有乳化沥青浆液,所述乳化沥青浆液延伸设置至所述迎水面的一侧,且延伸覆盖所述裂缝结构朝向迎水面的开口位置,所述裂缝结构的一侧还倾斜设置有第二注浆孔,所述第二注浆孔和所述裂缝结构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注浆孔和连通设置的裂缝结构内填充设置有聚氨酯填充料,所述背水面覆盖设置有聚合物砂浆层,所述聚合物砂浆层延伸覆盖所述第一注浆孔、裂缝结构和第二注浆孔在背水面一侧的开口位置。优选的,延伸覆盖至所述裂缝结构朝向迎水面一侧开口的乳化沥青浆液的厚度范围为2~4mm。优选的,所述聚合物砂浆层的覆盖厚度为2~3mm。优选的,所述聚合物砂浆层的覆盖面积相比于所述第一注浆孔、裂缝结构和第二注浆孔在背水面的连接面积扩展增大0.5~1.0m范围。优选的,所述第二注浆孔朝向所述背水面的开口位置距离所述裂缝结构朝向背水面的开口位置5~8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针对地下室渗漏的三位一体防水维修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维修结构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三位一体的防水维修结构系统,该系统包括结构迎水面再造防水层、结构中间置换空间层和结构背水面刚性封闭层,其中结构迎水面再造防水层是通过第一注浆孔和乳化沥青浆液配合,在结构迎水面形成连续无断面的乳化沥青浆液,紧贴在结构外侧,将地下水拦截在结构之外,且乳化沥青浆液为弹性体,耐水性和抗变形能力强;结构中间置换空间层是通过第二注浆孔将聚氨酯填充料填充至裂缝孔隙中,将中间的渗漏通道全部填满;最后结合结构背水面刚性封闭层的聚合物砂浆抵抗水压且与混凝土结构体粘结强度高,不易剥离的性质,三种工层结构分别在结构的迎水面、中间层和背水面结合起到防渗的功效,三位一体共同打造了一个耐久可靠的防水维修结构,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针对地下室渗漏的三位一体防水维修结构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混凝土结构体;2、迎水面;3、背水面;4、裂缝结构;5、第一注浆孔;6、乳化沥青浆液;7、第二注浆孔;8、聚氨酯填充料;9、聚合物砂浆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针对地下室渗漏的三位一体防水维修结构,包括混凝土结构体1,混凝土结构体1的一侧设置为迎水面2,另一侧设置为背水面3,在混凝土结构体1内沿着厚度方向延伸设置有若干个裂缝结构4,本实施例体现的为一个裂缝结构,裂缝结构内表面为不规则曲面。如图1所示,裂缝结构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注浆孔5,第一注浆孔5连通设置在迎水面2和背水面3之间,第一注浆孔5内填充设置有乳化沥青浆液6,施工过程中,通过注浆机器将乳化沥青浆液6注入至第一注浆孔5内,同时延伸注入至迎水面2的一侧,且延伸覆盖裂缝结构4朝向迎水面2的开口位置,另外通过控制浆液的用量控制延伸覆盖在裂缝结构4朝向迎水面2一侧开口的乳化沥青浆液6的厚度范围为2~4mm,结构迎水面的乳化沥青浆液能够连续无断面,紧贴在结构外侧,将地下水拦截在结构之外;另外乳化沥青浆液为弹性体,耐水性和抗变形能力优异,因此乳化沥青浆液会在结构迎水面固化形成一道新的防水层结构。如图1所示,裂缝结构4的一侧还倾斜设置有第二注浆孔7,第二注浆孔7和裂缝结构4连通设置,通过注浆机器将聚氨酯填充料8注入至第二注浆孔7和连通设置的裂缝结构4内;为了确保注入的有效性,第二注浆孔7朝向背水面3的开口位置距离裂缝结构4朝向背水面3的开口位置5~8cm,在结构中间注入聚氨酯填充料,将混凝土结构体1内的渗漏通道全部填满,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环氧树脂而言,采用聚氨酯填充料能够在潮湿甚至有明水的环境中使用,且固化体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适应裂缝的后期变形。如图1所示,背水面3覆盖设置聚合物砂浆层9,聚合物砂浆层9延伸覆盖第一注浆孔5、裂缝结构4和第二注浆孔7在背水面3一侧的开口位置,且聚合物砂浆层9的覆盖厚度为2~3mm,在背水面用聚合物砂浆涂刷2~3mm厚度作为最后一道封闭层,能够抵抗至少2.0MPa的水压,且与混凝土结构体1的粘结强度高,不易剥离;另外,聚合物砂浆层9的覆盖范围不仅涉及全部渗漏区域,其覆盖面积相比于第一注浆孔5、裂缝结构4和第二注浆孔7在背水面3开口的连接面积扩展增大0.5~1.0m范围,确保稳定的封闭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地下室渗漏的三位一体防水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结构体(1),所述混凝土结构体(1)的一侧设置为迎水面(2),另一侧设置为背水面(3),所述混凝土结构体(1)内沿着厚度方向延伸设置有若干个裂缝结构(4),所述裂缝结构(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注浆孔(5),所述第一注浆孔(5)连通设置在迎水面(2)和背水面(3)之间,所述第一注浆孔(5)内填充设置有乳化沥青浆液(6),所述乳化沥青浆液(6)延伸设置至所述迎水面(2)的一侧,且延伸覆盖所述裂缝结构(4)朝向迎水面(2)的开口位置,所述裂缝结构(4)的一侧还倾斜设置有第二注浆孔(7),所述第二注浆孔(7)和所述裂缝结构(4)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注浆孔(7)和连通设置的裂缝结构(4)内填充设置有聚氨酯填充料(8),所述背水面(3)覆盖设置有聚合物砂浆层(9),所述聚合物砂浆层(9)延伸覆盖所述第一注浆孔(5)、裂缝结构(4)和第二注浆孔(7)在背水面(3)一侧的开口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地下室渗漏的三位一体防水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结构体(1),所述混凝土结构体(1)的一侧设置为迎水面(2),另一侧设置为背水面(3),所述混凝土结构体(1)内沿着厚度方向延伸设置有若干个裂缝结构(4),所述裂缝结构(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注浆孔(5),所述第一注浆孔(5)连通设置在迎水面(2)和背水面(3)之间,所述第一注浆孔(5)内填充设置有乳化沥青浆液(6),所述乳化沥青浆液(6)延伸设置至所述迎水面(2)的一侧,且延伸覆盖所述裂缝结构(4)朝向迎水面(2)的开口位置,所述裂缝结构(4)的一侧还倾斜设置有第二注浆孔(7),所述第二注浆孔(7)和所述裂缝结构(4)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注浆孔(7)和连通设置的裂缝结构(4)内填充设置有聚氨酯填充料(8),所述背水面(3)覆盖设置有聚合物砂浆层(9),所述聚合物砂浆层(9)延伸覆盖所述第一注浆孔(5)、裂缝结构(4)和第二注浆孔(7)在背水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友李春德石小成金鑫郁金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斯力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