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小刚专利>正文

一种现浇箱梁施工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203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现浇箱梁施工升降平台,包括底座、刹车电机、第二齿轮和丝母,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载物台,所述升降仓的内部皆安装有刹车电机,所述升降仓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中心轴相互靠近一侧的表面皆套接有第四齿轮,所述固定槽的内部皆设置有地刺,所述丝母的顶端皆焊接有转轮,所述底座的正面安装有控制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动升降仓和载物台平稳升降,不受升降高度的影响造成稳定性降低,避免了因施工场地环境因素,导致该装置无法稳定放置在地面,通过地刺和地刺表面的凸块增加了地刺的抓地力,从而对该装置进行支撑,提供了较好的稳定性,使得该装置能在大部分环境稳定的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箱梁施工升降平台
本技术涉及施工升降平台
,具体为一种现浇箱梁施工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在独立场地预制的箱梁结合架桥机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架设,可加速工程进度、节约工期,但是受部分场地或其他环境的影响,使得部分箱梁需要现在浇筑,施工场地需要使用到升降平台,现阶段的小型可移动的升降平台大多是通过液压推杆带动剪叉折叠杆进行升降,载重范围较小,且随着高度升高,对载物台的支撑范围也逐渐变小,可能会产生安全隐患,且室外工地操作,地面不平整,现有的升降平台无法保证工作时的稳定性,极易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箱梁施工升降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阶段的小型可移动的升降平台大多是通过液压推杆带动剪叉折叠杆进行升降,载重范围较小,且随着高度升高,对载物台的支撑范围也逐渐变小,可能会产生安全隐患,且室外工地操作,地面不平整,现有的升降平台无法保证工作时的稳定性,极易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现浇箱梁施工升降平台,包括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浇箱梁施工升降平台,包括底座(1)、刹车电机(5)、第二齿轮(7)和丝母(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载物台(2),且载物台(2)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升降仓(3),所述底座(1)顶端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升降杆(4),所述升降杆(4)皆穿过升降仓(3)延伸至升降仓(3)的上方,所述升降仓(3)的内部皆安装有刹车电机(5),且刹车电机(5)的输出端皆焊接有第一齿轮(6),所述升降仓(3)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三齿轮(8),且第三齿轮(8)的中心轴皆通过轴承与升降仓(3)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三齿轮(8)中心轴相互靠近一侧的表面皆套接有第四齿轮(9),所述第二齿轮(7)和第三齿轮(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箱梁施工升降平台,包括底座(1)、刹车电机(5)、第二齿轮(7)和丝母(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载物台(2),且载物台(2)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升降仓(3),所述底座(1)顶端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升降杆(4),所述升降杆(4)皆穿过升降仓(3)延伸至升降仓(3)的上方,所述升降仓(3)的内部皆安装有刹车电机(5),且刹车电机(5)的输出端皆焊接有第一齿轮(6),所述升降仓(3)的内部皆设置有第三齿轮(8),且第三齿轮(8)的中心轴皆通过轴承与升降仓(3)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三齿轮(8)中心轴相互靠近一侧的表面皆套接有第四齿轮(9),所述第二齿轮(7)和第三齿轮(8)相互啮合,所述底座(1)左右两侧的内部皆开设有固定槽(10),所述固定槽(10)的内部皆设置有地刺(13),所述丝母(11)的顶端皆焊接有转轮(14),所述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刚欧为村
申请(专利权)人:徐小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