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吊钩转接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2916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行车吊钩转接钩,包括转接部分和挂吊部分;所述转接部分包括转接环,所述转接环的环内空间形成转接圈,所述转接圈为闭合的类圆形结构;所述挂吊部分包括吊物环和防脱块;所述吊物环的环内空间形成U形的吊物圈;所述转接环和吊物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独特的角度设计,设计出行车吊钩转接钩,实现了行车吊钩与燃气轮机工装吊眼的转换连接来完成燃气轮机的装配作业,防止因连接不匹配导致的操作困难并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具有自动防脱功能,吊装时防脱块自动处于限制吊物圈内吊眼脱出的位置,增加了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体成型并焊接制作而成,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节省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车吊钩转接钩
本技术属于工程吊具
,具体涉及一种行车吊钩转接钩。
技术介绍
由于行车的吊钩规格定势,不能适用于吊装同一车间的所有装置,为了适应不同装置更换行车吊钩时工序繁琐且购买过多的行车吊钩成本巨大;因此车间通常采用行车吊钩转接钩来减少成本并完成吊装任务。在燃气轮机的生产和加工车间,吊转接钩是连接行车与燃气轮机及零部件的纽带,是保证燃气轮机组装的重要工具,也紧系着操作者的人身安全。目前在市面上、网络上,任何规格的行车吊钩转接钩与燃气轮机工装上的吊眼大小都不能匹配,无法保障产品加工需求和人员的安全性,给操作和产品装运带来较大阻碍,因此急需设计出一种适用于燃气轮机发动机工装的行车吊钩转接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保证操作的安全性、产品装配的实用性,保障生产顺利进行,本技术提出一种行车吊钩转接钩,结构在力学上完全适用于燃气轮机工装上的吊眼,能够匹配行车的吊钩;强度高且具有自动防脱功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行车吊钩转接钩,包括转接部分和挂吊部分;所述转接部分包括转接环,所述转接环的环内空间形成转接圈,所述转接圈为闭合的类圆形结构;所述挂吊部分包括吊物环和防脱块;所述吊物环的环内空间形成U形的吊物圈;所述转接环和吊物环固定连接;所述转接圈的中心点、转接环和吊物环连接部分的中心点和吊物圈的中心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吊物环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杆和吊物直杆;所述固定杆与转接环固定连接,吊物直杆的头部设置有防脱块安装腔、转动销和旋转挡块;所述防脱块通过转动销安装于防脱块安装腔内;所述防脱块与吊物直杆处于同一平面;防脱块设置有配重块、滑动面和阻挡面;所述配重块用于在转接圈的中心点在空间上高于吊物圈的中心点时,由自身重力带动防脱块绕转动销转动至由旋转挡块限位滑动面的防脱位置;所述防脱块转动至防脱位置时,所述阻挡面与吊物直杆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优选的,所述防脱块的旋转角度范围为π/2。优选的,所述防脱块的旋转角度范围为3π/8。为了节省转接钩的加工成本并提高受力强度,所述转接环与吊物环为一体结构。为了节省转接钩的加工成本并提高受力强度,所述转接环和吊物环的主体直径为30-40mm。为了适应行车吊钩和燃气轮机工装吊眼,所述转接圈的直径为85-100mm,所述吊物圈的宽度为45-55mm。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计出行车吊钩转接钩,实现了行车吊钩与燃气轮机工装吊眼的转换连接来完成燃气轮机的装配作业,防止因连接不匹配导致的操作困难并带来安全隐患。2、具有自动防脱功能,吊装时防脱块自动处于限制吊物圈内吊眼脱出的位置,增加了使用安全性。3、本技术采用一体成型并焊接制作而成,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节省了加工成本。4、独特的角度设计,使本技术在吊装时受力方向合理,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行车吊钩转接钩的强度,增加了使用寿命。5、独特的尺寸设计,使本技术能够完全适用于燃气轮机工装吊眼和行车吊钩之间的配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脱块处于燃气轮机工装吊眼已安装后自动防脱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处于待燃气轮机工装吊眼吊物圈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吊物圈头部的部分剖视放大图;图4为防脱块的放大图。其中:1-转接环;2-吊物环;3-防脱块;4-转接圈;5-吊物圈;21-转动销;22-防脱块安装腔;23-旋转挡块;31-阻挡面;32-滑动面;33-配重块。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一种行车吊钩转接钩,包括转接部分和挂吊部分;转接部分包括转接环1,转接环1的环内空间形成转接圈,转接圈为闭合的类圆形结构;挂吊部分包括吊物环2和防脱块3;吊物环2的环内空间形成U形的吊物圈;转接环1和吊物环2固定连接;转接圈的中心点、转接环1和吊物环2连接部分的中心点和吊物圈的中心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吊物环2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杆和吊物直杆;固定杆与转接环1固定连接,吊物直杆的头部设置有防脱块安装腔22、转动销和旋转挡块23;防脱块3通过转动销安装于防脱块安装腔22内;防脱块3与吊物直杆处于同一平面;防脱块3设置有配重块33、滑动面32和阻挡面31;配重块33用于在转接圈的中心点在空间上高于吊物圈的中心点时,由自身重力带动防脱块3绕转动销转动至由旋转挡块23限位滑动面32的防脱位置;防脱块3转动至防脱位置时,阻挡面31与吊物直杆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在一个实施例中,防脱块3的旋转角度范围为π/2。在一个实施例中,防脱块3的旋转角度范围为3π/8。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节省转接钩的加工成本并提高受力强度,转接环1与吊物环2为一体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节省转接钩的加工成本并提高受力强度,转接环1和吊物环2主体由一个棒形不锈钢弯曲焊接制成,棒形不锈钢的直径为35mm,其直径设置于30-40mm之间均能够满足受力要求。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适应行车吊钩和燃气轮机工装吊眼,转接圈的直径为86mm;吊物圈的宽度为47mm;转接圈的直径设置为85-100mm,吊物圈的宽度设置为45-55mm时能够满足行车吊钩和燃气轮机工装吊眼的尺寸要求。以防脱块3转动至防脱位置时阻挡面31与吊物直杆的夹角等于90°,防脱块3的旋转角度范围为π/2为例,现就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说明。将转接环1套入行车吊钩,操作行车到达燃气轮机上方吊装位置,将防脱块3手动拨动至旋转腔限位阻挡面31的位置,此时防脱块3与吊物直杆呈0°角,吊物圈呈打开状态;保持吊物圈打开状态将挂物环的头部套入吊眼,使吊眼滑过滑动面32完全进入吊物圈;之后松开防脱块3,在配重块33的重力作用下,防脱块3旋转至旋转挡块23由滑动面32限制的位置,阻挡面31与吊物直杆呈90°,吊物圈处于封闭状态;此时即可操作行车对燃气轮机进行安全吊装。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车吊钩转接钩,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部分和挂吊部分;所述转接部分包括转接环(1),所述转接环(1)的环内空间形成转接圈(4),所述转接圈(4)为闭合的类圆形结构;所述挂吊部分包括吊物环(2)和防脱块(3);所述吊物环(2)的环内空间形成U形的吊物圈(5);所述转接环(1)和吊物环(2)固定连接;/n所述转接圈(4)的中心点、转接环(1)和吊物环(2)连接部分的中心点和吊物圈(5)的中心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n所述吊物环(2)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杆和吊物直杆;所述固定杆与转接环(1)固定连接,吊物直杆的头部设置有防脱块安装腔(22)、转动销(21)和旋转挡块(23);所述防脱块(3)通过转动销(21)安装于防脱块安装腔(22)内;/n所述防脱块(3)与吊物直杆处于同一平面;防脱块(3)设置有配重块(33)、滑动面(32)和阻挡面(31);所述配重块(33)用于在转接圈(4)的中心点在空间上高于吊物圈(5)的中心点时,由自身重力带动防脱块(3)绕转动销(21)转动至由旋转挡块(23)限位滑动面(32)的防脱位置;所述防脱块(3)转动至防脱位置时,所述阻挡面(31)与吊物直杆的夹角小于或等于9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吊钩转接钩,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部分和挂吊部分;所述转接部分包括转接环(1),所述转接环(1)的环内空间形成转接圈(4),所述转接圈(4)为闭合的类圆形结构;所述挂吊部分包括吊物环(2)和防脱块(3);所述吊物环(2)的环内空间形成U形的吊物圈(5);所述转接环(1)和吊物环(2)固定连接;
所述转接圈(4)的中心点、转接环(1)和吊物环(2)连接部分的中心点和吊物圈(5)的中心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吊物环(2)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杆和吊物直杆;所述固定杆与转接环(1)固定连接,吊物直杆的头部设置有防脱块安装腔(22)、转动销(21)和旋转挡块(23);所述防脱块(3)通过转动销(21)安装于防脱块安装腔(22)内;
所述防脱块(3)与吊物直杆处于同一平面;防脱块(3)设置有配重块(33)、滑动面(32)和阻挡面(31);所述配重块(33)用于在转接圈(4)的中心点在空间上高于吊物圈(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行夏宇杰程巧莉吴韦娜柯益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科国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