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套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900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套定位工装,包括支撑座、定位中间座和中空的定位管;支撑座包括相对平行且垂直设立在底座上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相对设置有两对定位半轴,定位半轴与车架轴套两侧焊接位置对应;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对设置有中间定位轴,与插入车架的所述定位管对应;定位中间座设置在底座上,与支撑座配合,固定车架且定位轴套安装位置。通过轴套定位工装固定车架与轴套,实现轴套的精准定位,方便点焊轴套,无需重复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套定位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架轴套,特别涉及一种轴套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车架制造过程中需焊接固定轴套,车架对轴套的位置、尺寸、内孔、外圆的同心度要求高,需要先将车架的主体部分焊接完成,然后矫正车架,最后焊接轴套。现有技术中,一般先将矫正好的车架放在龙门铣床预加工出轴套的安装位置,用孔定位焊接轴套,最后回到龙门铣床上加工出轴套内的成品孔。使得轴套加工繁琐,生产效率低下,增加车架的整体制作时间。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轴套定位工装,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套定位工装,通过轴套定位工装固定车架与轴套,实现轴套的精准定位,方便点焊轴套,无需重复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轴套定位工装,包括支撑座、定位中间座和中空的定位管;所述支撑座包括相对平行且垂直设立在底座上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相对设置有两对定位半轴,与插入车架的所述定位管对应;所述定位中间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与所述支撑座配合,固定车架且定位轴套安装位置。所述定位中间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与所述支撑座配合,定位所述车架。优选地,所述定位中间座还包括底板、支板和芯棒,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板与所述底板垂直连接,凹槽设置在所述支板顶部,且与所述芯棒匹配。优选地,所述中间定位轴包括转轮、转杆,所述转轮转动带动所述转杆在活动腔内运动,实现所述转杆的延伸与收缩,用于固定所述定位管;所述转杆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定位管直径。优选地,所述转杆远离转轮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延长端,所述第一延长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定位管直径。优选地,所述中间定位轴设置于两对所述定位半轴中间。优选地,所述定位中间座的凹槽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中间线上;所述芯棒与所述支板垂直。优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板连接有斜板,用于稳固支撑所述支板。优选地,所述定位半轴相对端端部设置有第二延长端,所述第二延长端穿过所述轴套,定位所述轴套的焊接位置。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芯棒和定位管分别插入车架两端事先预留的定位孔,吊具拉起车架使得车架一端放置的芯棒置于定位中间座的凹槽内,车架另一端置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间,两端中间定位轴同时旋转,两侧转杆同时向内工作,固定中间定位轴与定位管,进而使得车架固定,同时向内操作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定位半轴,定位轴套安装位置,最后对轴套四周进行焊接;实现轴套的精准定位,方便点焊轴套且精度高,无需重复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轴套定位工装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轴套定位工装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轴套定位工装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轴套定位工装固定车架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轴套定位工装固定车架的左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间定位轴的放大图;图中,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底座-3、定位中间座-4、底板-41、支板-42、凹槽-43、芯棒-44、斜板-45、活动槽-5、中间定位轴-6、转轮-61、转杆-62、活动腔-63、第一延长端-64、定位管-7、定位半轴-8、第二延长端-81、轴套-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见图1、图2,一种轴套定位工装,包括支撑座、定位中间座4和中空的定位管7;支撑座包括相对平行且垂直设立在底座3上的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上相对设置有两对定位半轴8,定位半轴8与车架轴套9两侧焊接位置对应;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相对设置有中间定位轴6,与插入车架的定位管7对应;定位中间座4设置在底座3上,与支撑座配合,固定车架且定位轴套9安装位置。支撑座和定位中间座4分别支撑车架的两端,定位中间座4的芯棒44和定位管7分别插入车架两端事先预留的定位孔,吊具拉起车架使得车架一端放置的芯棒44置于定位中间座4的凹槽43内,车架另一端置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间,两端中间定位轴6同时旋转,两侧转杆62同时向内工作,固定中间定位轴6与定位管7,进而使得车架固定,同时向内操作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定位半轴8,用于定位轴套安装位置,最后对轴套四周进行焊接;实现轴套的精准定位,方便点焊轴套且精度高,无需重复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参见图1,优选地,定位中间座4还包括底板41、支板42和芯棒44,底板41固定在底座3上,支板42与底板1垂直连接,凹槽43设置在支板42顶部,且与芯棒44的匹配。芯棒44的截面可为圆形、方形等,车架内预留孔形状与定位中间座4的凹槽形状与芯棒44的截面匹配。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芯棒44为圆柱形,车架内预先设置与芯棒44对应的两固定孔,芯棒44穿过车架内对应两固定孔,后将利用吊具将车架吊起,使车架内放置的芯棒44置于定位中间座4的凹槽43内,从而车架一端固定。参见图6,优选地,中间定位轴6包括转轮61、转杆62,转轮61转动带动转杆62在活动腔63内运动,实现转杆62的延伸与收缩,用于固定定位管7;转杆6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定位管7直径。转杆62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活动腔63内部设置有与转杆62匹配的内螺纹,转轮61与转杆62固定连接,进而实现转杆62的伸缩功能;车架内预留好与定位管7匹配的槽口,转杆62的截面直径应大于或等于定位管7的直径,便于封抵定位管7的两端,因定位管7插入车架内部,固定了定位管7便固定了车架。优选地,转杆62远离转轮6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延长端64,第一延长端64的直径小于定位管7直径。当两定位中间轴6同时向定位管7作用,第一延长端64进入定位管7内部,因转杆62截面直径大于或等于定位管7直径,稳固定位管7与支撑架。参见图5,优选地,中间定位轴6设置于两对定位半轴8中间。两对定位半轴8需定位轴套9安装位置,便于后期的焊接操作,中间定位轴6设置于两对定位半轴8的中间,便于更好的固定车架,使车架不易晃动,便于对轴套9进行精准焊接。参见图2,优选地,定位中间座4的凹槽43位于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中间线上;芯棒44与支板42垂直。定位中间座4与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位置呈三角状态,车架一端放于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中间,利用芯棒4落于定位中间座4上固定车架另一端,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芯棒4位置形成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具有较好的的稳固效果。优选地,底板41与支板4连接有斜板45,用于稳固支撑所述支板42。三角形为最稳固结构,因车架重量较大,斜板45可增加支板42的支撑稳定性。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套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定位中间座(4)和中空的定位管(7);/n所述支撑座包括相对平行且垂直设立在底座(3)上的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上相对设置有两对定位半轴(8),所述定位半轴(8)与车架轴套(9)两侧焊接位置对应;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相对设置有中间定位轴(6),与插入车架的所述定位管(7)对应;/n所述定位中间座(4)设置在所述底座(3)上,与所述支撑座配合,固定车架且定位轴套(9)安装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套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定位中间座(4)和中空的定位管(7);
所述支撑座包括相对平行且垂直设立在底座(3)上的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上相对设置有两对定位半轴(8),所述定位半轴(8)与车架轴套(9)两侧焊接位置对应;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相对设置有中间定位轴(6),与插入车架的所述定位管(7)对应;
所述定位中间座(4)设置在所述底座(3)上,与所述支撑座配合,固定车架且定位轴套(9)安装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套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中间座(4)还包括底板(41)、支板(42)和芯棒(44),所述底板(41)固定在所述底座(3)上,所述支板(42)与所述底板(41)垂直连接,凹槽(43)设置在所述支板(42)顶部,且与所述芯棒(44)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套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定位轴(6)包括转轮(61)、转杆(62),所述转轮(61)转动带动所述转杆(62)在活动腔(63)内运动,实现所述转杆(62)的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德良汤梦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圣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