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电泳橇与车身接触面激光仿形除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6689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车身电泳橇与车身接触面激光仿形除漆设备,包括滚床和电泳橇体,所述电泳橇体在滚床上滚动,还包括激光发射器和定位锁紧机构,激光发射器与支点配合,所述定位锁紧机构包括座板、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第一夹紧块、第二夹紧块均与座板转动连接,电泳橇体前支点到达清洗位置后,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夹紧电泳橇体,激光发射器清扫前支点,清扫完成后,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松开,电泳橇体前进后支点到达清洗位置,激激光发射器清扫后支点,滑橇清洗完毕。实现了支点的自动清洗系统,不需要人工清洗,清洗速度快,可仿形除漆,不损坏支点表面,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电泳橇与车身接触面激光仿形除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汽车涂装生产线
,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身电泳橇与车身接触面激光仿形除漆设备。
技术介绍
带有车身的滑橇在经过预脱脂、脱脂、水洗、磷化、电泳、喷淋、烘干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后,滑橇表面附着一层电泳漆,经过多次的运转后,电泳漆在滑橇上越积越多,导致车身与滑橇的接触面积越来越小,导电性能减弱,从而发生打火、引起车身局部烧熔现象。为保证电泳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需及时清理电泳橇与车身接触面的漆膜而提出的解决方案,目前是需要人工手动打磨清除或者是采用电动金属刷清理。但是,人工手动打磨存在以下问题,1、人工手动打磨清除效率低、效果差、清洗时间长,2、人工清除所用工具不能按照橇支点的形状清洗,会留有死角,清除结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身电泳橇与车身接触面激光仿形除漆设备,能够实现自动清洗系统,清洗速度快,可仿形除漆,不损坏支点表面,效果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身电泳橇与车身接触面激光仿形除漆设备,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电泳橇与车身接触面激光仿形除漆设备,包括滚床(1)和电泳橇体(2),所述电泳橇体(2)在滚床(1)带动下前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光发射器(3)和定位锁紧机构(4),所述激光发射器(3)对称地分布在滚床(1)两侧,激光发射器(3)与支点(6)配合,所述定位锁紧机构(4)包括座板(41)、第一夹紧块(42)和第二夹紧块(43),所述座板(41)固定在滚床(1)上,第一夹紧块(42)、第二夹紧块(43)均与座板(41)转动连接,座板(41)上设有气缸(44),气缸(44)缸体端与座板(41)铰接,气缸(44)活塞杆端与第二夹紧块(43)下端铰接,第一夹紧块(42)下端和第二夹紧块(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电泳橇与车身接触面激光仿形除漆设备,包括滚床(1)和电泳橇体(2),所述电泳橇体(2)在滚床(1)带动下前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光发射器(3)和定位锁紧机构(4),所述激光发射器(3)对称地分布在滚床(1)两侧,激光发射器(3)与支点(6)配合,所述定位锁紧机构(4)包括座板(41)、第一夹紧块(42)和第二夹紧块(43),所述座板(41)固定在滚床(1)上,第一夹紧块(42)、第二夹紧块(43)均与座板(41)转动连接,座板(41)上设有气缸(44),气缸(44)缸体端与座板(41)铰接,气缸(44)活塞杆端与第二夹紧块(43)下端铰接,第一夹紧块(42)下端和第二夹紧块(43)下端通过连杆(45)连接,第一夹紧块(42)和第二夹紧块(43)上端内侧均设有压板(46),第一夹紧块(42)和第二夹紧块(43)与电泳橇体(2)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电泳橇与车身接触面激光仿形除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器(3)通过第一支撑架(5)支撑在地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电泳橇与车身接触面激光仿形除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41)下端设有第一槽钢(47),第一槽钢(47)两端设有第二槽钢(48),第一槽钢(47)端部与对应的第二槽钢(48)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电泳橇与车身接触面激光仿形除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块(42)和第二夹紧块(43)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湘泉白丽丽陈志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拓展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