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常温等温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引物、探针、试剂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副溶血弧菌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常温等温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引物、探针、试剂和方法。
技术介绍
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emolyticus,VP)隶属弧菌科,弧菌属,革兰阴性嗜盐菌,多形态杆菌或稍弯曲弧菌,1950年,被日本Fujino等学者首次分离得到,命名为副溶血性溶血巴斯德氏菌。1955年,Takikawa等由于发现它具有耐盐性,鉴定为嗜盐菌,直至1963年Sakazaki等将其定名为副溶血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为多形态菌,常见的有弧状、卵圆状、棒状或丝状,多为不规则分布,偶尔成对,有鞭毛,不产芽胞与荚膜。该菌长约1.4-2.4μm,宽约0.5-0.8μm。副溶血性弧菌有两种鞭毛形式:丛生鞭毛和单端鞭毛。能够在0.5~8.0%盐度和5~44℃范围内生长,其最佳生长盐度和温度分别为3%和35℃。最佳生长pH为7.7。根据抗原结构可将副溶血性弧菌分为13个群(O抗原)和65个型(K抗原)。由于该菌是一种嗜盐性菌,在无盐环境下不能生长。因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常温等温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引物和探针,其特征在于,上下游引物和探针的序列具体如下:/n上游引物VP-4-F:CAACGACGCAGCAATGCAGCCAGATCAAATCAAC/n下游引物VP-4-R:GTAAACAAGGTGTTTGCTGGTTTGTAGTTCTTC/n探针VP-Probe:/nCATCACAATGGCGCTTCCCTAACCCGAACAGC(F)G(H)(B)TCTTAGGTCACTTCTC—Spacer C3。/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常温等温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引物和探针,其特征在于,上下游引物和探针的序列具体如下:
上游引物VP-4-F:CAACGACGCAGCAATGCAGCCAGATCAAATCAAC
下游引物VP-4-R:GTAAACAAGGTGTTTGCTGGTTTGTAGTTCTTC
探针VP-Probe:
CATCACAATGGCGCTTCCCTAACCCGAACAGC(F)G(H)(B)TCTTAGGTCACTTCTC—SpacerC3。
2.一种常温等温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和探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常温等温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包括聚乙二醇、Tris、乙酸钠、二硫苏糖醇、酸磷酸腺苷、磷酸肌酸二钠盐、磷酸肌酶、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海藻糖、甘露醇、重组酶、单链DNA结合蛋白、DNA聚合酶和核酸外切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常温等温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的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反应液在-80℃条件下预冻1~1.5小时得到预冻试剂;
将预冻试剂先置于-35~-45℃环境下干燥2~10小时,再置于10~18℃环境下干燥1~2小时,得到冻干粉。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刘琼瑶,娄志英,宋文凤,刘国宪,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安普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