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跑道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267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跑道及其施工工艺,以重量份数计,其配方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异氰酸酯预聚体30‑40份、环氧聚氨酯30‑35份、橡胶颗粒20‑30份、填料20‑30份、色浆10‑15份、硫化剂10‑15份、聚四氟乙烯6‑10份、磷酸三丁酯6‑10份、石墨6‑10份、丙烯腈‑乙酸乙烯酯共聚纤维4‑8份、稳定剂2‑6份、抗氧化剂2‑6份、紫外线吸收剂2‑6份以及促进剂2‑6份。跑道具体施工工艺步骤如下:S1.混合料制备;S2.硫化处理;S3.跑道预成品制备;S4.防滑胶粒喷涂;S5.划线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延缓跑道褪色速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跑道及其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跑道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跑道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通常说的跑道是指学校或专业体育场中常用的田径场跑道,跑道有标准跑道和非标准跑道之分,标准跑道是指周长为400米,半径为36.5米(另外还有36米和37.898米两种)的跑道,非标准跑道的尺寸是根据场地用地面积形状和大小而进行适当地调整的,常见的周长为200米或300米。跑道根据其施工的结构、用料可分为:预制型塑胶跑道、全塑型塑胶跑道、混合型塑胶跑道、复合型塑胶跑道以及透气型塑胶跑道。现有跑道的上色方式通常是在跑道表面喷涂色浆,色浆干燥后固化在跑道的表面,从而为跑道染色。但是,采用该种喷涂色浆的方式上色的跑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以及紫外线的照射后,容易发生褪色现象,缩短了跑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跑道及其施工工艺,其具有延缓跑道褪色速度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跑道,以重量份数计,其配方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异氰酸酯预聚体30-40份、环氧聚氨酯30-35份、橡胶颗粒20-30份、填料20-30份、色浆10-15份、硫化剂10-15份、聚四氟乙烯6-10份、磷酸三丁酯6-10份、石墨6-10份、丙烯腈-乙酸乙烯酯共聚纤维4-8份、稳定剂2-6份、抗氧化剂2-6份、紫外线吸收剂2-6份以及促进剂2-6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将色浆添加至跑道配方的原料中,从而为原料上色,避免将色浆直接喷涂在跑道表面而导致色浆的固色性变差;在配方中添加丙烯腈-乙酸乙烯酯共聚纤维,丙烯腈-乙酸乙烯酯共聚纤维是丙烯腈纤维与乙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后所得的纤维,丙烯腈纤维本身具有良好的着色性能,在与乙酸乙烯酯共聚后,其着色牢度以及着色均匀性显著提升,从而提高了配方原料的着色性能,以此提高了配方原料对色浆的固色性能,从而避免跑道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褪色,延长了跑道的使用寿命;在配方原料中添加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用于提高跑道在雨水或污水浸泡下的耐腐蚀性能;在配方原料中添加磷酸三丁酯,磷酸三丁酯具有提高原料塑化性以及柔软性的效果,以此提高跑道的弹性,从而提高跑道的减震性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向所述配方原料中添加改性苯甲基-黏胶纤维2-6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黏胶纤维的大分子链上通过活性链节从侧向引入苯甲基所得到的纤维为改性苯甲基-黏胶纤维,通过在黏胶纤维上引入苯甲基,使得改性苯甲基-黏胶纤维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阻燃性以及光稳定性,将改性苯甲基-黏胶纤维添加至原料中,从而提高了跑道的稳定性、阻燃性以及光稳定性,以此避免跑道在光照下老化或褪色,延长了跑道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料为质量分数为1:(1-1.5)的高岭土与碳酸钙的混合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配方原料中添加高岭土与碳酸钙的混合物,有利于改善跑道的强度、刚性、抗冲击韧性以及耐热性等物理性能,从而达到延长跑道使用寿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定剂为硬脂酸钡或硬脂酸铅的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配方原料中添加硬脂酸钡或硬脂酸铅的一种,硬脂酸钡或硬脂酸铅均具有抑制跑道在加工和使用的过程中,因光、热作用而引起的性质变化,从而提高了跑道的稳定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氧化剂为甲基硅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甲基硅酮的添加在跑道的表面形成物理屏障,从而避免氧气进入跑道内部而导致跑道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橡胶等成分发生氧化,以此降低跑道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表面产生裂纹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跑道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或2,4-二羟基二苯甲酮的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紫外线中的紫外光容易通过氧化还原作用使跑道中的色浆分子分解褪色,在原料中添加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或2,4-二羟基二苯甲酮,用于吸收紫外线,从而避免跑道长期暴露在阳光中而褪色;由于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以及2,4-二羟基二苯甲酮吸收紫外线的波长范围较广,且原料价廉易得,故而选用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或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中的一种作为紫外线吸收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硫化剂为无味DCP。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味DCP的添加在异氰酸酯预聚体、环氧聚氨酯以及橡胶颗粒的线型分子之间产生化学键,从而使线型分子相互连接,形成网状结构,以此提高混合料的交联度,从而提高跑道耐热、耐老化等物理性能;由于无味DCP硫化速度快,且无毒环保,故而选用无味DCP作为硫化剂使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促进剂为氰尿酸三烯丙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氰尿酸三烯丙酯具有增加网状结构密度的效果,从而减少无味DCP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入氰尿酸三烯丙酯,还具有提高跑道机械强度以及耐热性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一种跑道施工工艺,具体施工步骤如下:S1.混合料制备:按照配方量将异氰酸酯预聚体、环氧聚氨酯橡胶颗粒、填料、色浆、聚四氟乙烯、磷酸三丁酯、石墨以及丙烯腈-乙酸乙烯酯共聚纤维混炼均匀;再向原料中添加稳定剂、抗氧化剂以及紫外线吸收剂混炼均匀,制得混合料;S2.硫化处理:向混合料中加入硫化剂以及促进剂对混合料进行硫化处理,制得交联料;S3.跑道预成品制备:将交联料均匀摊铺在基底上,制得跑道预成品;S4.防滑胶粒喷涂:待跑道预成品表面拉丝长度为2-3cm时,在跑道预成品上均匀喷涂防滑胶粒;S5.划线处理:待跑道预成品表面干燥且与防滑胶粒固定后,在跑道表面划跑道线,待跑道线干燥成型后,制得跑道成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合料制备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放料,以此避免原料之间产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跑道预成品的制备;在防滑胶粒喷涂的步骤中,需要等待跑道预成品表面拉丝2-3cm时再进行喷涂,此时喷涂在跑道预成品表面的防滑胶粒在跑道预成品固化的过程中与跑道预成品紧密连接,从而防止防滑胶粒从跑道预成品上脱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胶粒表面黏附有松香胶或ABS胶中的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滑胶粒表面黏附松香胶或ABS胶,从而提高防滑颗粒表面的黏附性,以此提高防滑颗粒与跑道预成品表面固化的稳定性,进一步避免在长期使用跑道的过程中防滑颗粒从跑道表面脱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直接将色浆添加至配方原料中,从而避免将色浆直接喷涂在跑道表面而降低色浆的固色效果;2.丙烯腈-乙酸乙烯酯共聚纤维提高了原料配方的着色性能,以此提高了跑道对色浆的固色性能,避免跑道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褪色;3.改性苯甲基-黏胶纤维提高了跑道的稳定性、阻燃性以及光稳定性,以此避免跑道在光照下老化或褪色,延长了跑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跑道,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其配方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异氰酸酯预聚体30-40份、环氧聚氨酯30-35份、橡胶颗粒20-30份、填料20-30份、色浆10-15份、硫化剂10-15份、聚四氟乙烯6-10份、磷酸三丁酯6-10份、石墨6-10份、丙烯腈-乙酸乙烯酯共聚纤维4-8份、稳定剂2-6份、抗氧化剂2-6份、紫外线吸收剂2-6份以及促进剂2-6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跑道,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其配方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异氰酸酯预聚体30-40份、环氧聚氨酯30-35份、橡胶颗粒20-30份、填料20-30份、色浆10-15份、硫化剂10-15份、聚四氟乙烯6-10份、磷酸三丁酯6-10份、石墨6-10份、丙烯腈-乙酸乙烯酯共聚纤维4-8份、稳定剂2-6份、抗氧化剂2-6份、紫外线吸收剂2-6份以及促进剂2-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道,其特征在于:向所述配方原料中添加改性苯甲基-黏胶纤维2-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质量分数为1:(1-1.5)的高岭土与碳酸钙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硬脂酸钡或硬脂酸铅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甲基硅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或2,4-二羟基二苯甲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建达郭运华
申请(专利权)人:道一高分子聚合物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