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卷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2543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分子卷材(IPC分类号:C08L53/02),尤其涉及一种高分子卷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按重量份计,原料至少包含:聚烯烃类聚合物7~12份,多嵌段聚合物20~30份,热塑性弹性体5~10份,硅材料5~10份,苯甲酮类化合物0.2~0.5份,羟基类化合物0.5~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满足环保、可回收的前提下,具有优异的回弹性,较好的耐磨性,较低的密度及优异的机械强度的高分子卷材来可应用于塑胶跑道中。械强度的高分子卷材来可应用于塑胶跑道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分子卷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分子卷材(IPC分类号:C08L53/02),尤其涉及一种高分子卷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塑胶跑道又称全天候田径运动跑道,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但是目前的塑胶跑道弹性和吸收冲击能力较差,对运动员的安全没有保障,其次也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效果。
[0003]中国公开专利CN201610861896.1公开了一种高弹性环保塑胶跑道粒子的制备方法。以橡塑弹性体(EPDM、氯化聚乙烯、天然橡胶、EVA、低密度聚乙烯、乙烯

辛烯共聚物)、稳定剂、填料、增塑剂、防老剂、活性剂、发泡剂、颜料为原料,制备具有交联结构的低密度跑道粒子材料,但材料通过辐照进行交联,工艺复杂,且材料不具备回收性能,密度约1

1.3g/cm 3,密度偏高。中国公开专利CN201610040136.4公开了一种环保聚氨酯复合塑胶跑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异氰酸酯与多元醇聚合过程中引入聚合物材料、催化剂、填料、防老剂、阻燃剂、颜料等,制备的跑道粒子材料环保、耐磨,但材料为热固性材料,无法回收利用,且密度较高,成本较高。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在满足环保、可回收的前提下,具有优异的回弹性,较好的耐磨性,较低的密度及优异的机械强度的高分子卷材来应用于塑胶跑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用于一种高分子卷材,按重量份计,原料至少包含:聚烯烃类聚合物7~12份,多嵌段聚合物20~30份,热塑性弹性体5~10份,硅材料5~10份,苯甲酮类化合物0.2~0.5份,羟基类化合物0.5~1份。
[000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一种高分子卷材,按重量份计,原料至少包含:聚烯烃类聚合物8~10份,多嵌段聚合物24~28份,热塑性弹性体6~8份,硅材料6~7份,苯甲酮类化合物0.2~0.5份,羟基类化合物0.5~1份。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聚烯烃类聚合物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乙烯醇(PVA)的一种或多种。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聚烯烃类聚合物为聚乙烯,聚丙烯的混合物;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聚乙烯为低密度聚乙烯;所述聚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190℃/2.16kg)为1.8~2.0g/10min;所述聚乙烯的密度为0.9~1g/m3。所述聚乙烯购买自美国陶氏的503A。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190℃/21.6kg)为11~13g/10min。所述聚丙烯的密度为0.9~1g/cm3。所述聚丙烯,购买自北京燕山化的K4912。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聚乙烯,聚丙烯的重量比为(1~1.5):2。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聚乙烯,聚丙烯的重量比为1.3:2。
[0012]本申请通过限定聚乙烯和聚丙烯的重量比,在提高产品拉伸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低温下的抗冲击能力以及混合体系间的相容性。本申请人推测:当聚丙烯和聚乙烯在合成过程中加入聚乙烯打乱了聚丙烯链段原有的规整排列,可使聚丙烯球晶形态不完整,分割成晶片,不能生成球晶而使材料的结晶能力降低,分子间的作用力变低,从而提高了体系间的相容性,改善了加工性能。并且本申请人意外发现,聚乙烯的加入过少,制备的卷材质量较重,硬度大,但聚乙烯加入过多时,其强度会变差。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多嵌段聚合物为氢化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氢化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的一种或多种。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多嵌段聚合物为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SBS为SBS1401,SBS1475,DY

307的混合物。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SBS1401,SBS1475,DY

307的重量比为1:1:(1.5~2)。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SBS1401购买自中国石化;所述SBS1475购买自惠州李长荣橡胶有限公司;所述DY

307购买自东莞市大粤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0018]本申请中,通过限定SBS1401,SBS1475,DY

307的重量比,在提高高分子卷材的硬度,耐磨性能的同时,也提高了高分子卷材的回弹性,并有提高了高分子卷材的加工性能。本申请人推测:SBS中分子形状,和分子中S/B的比例对耐磨性、硬度、回弹性都有较大的影响。SBS1401分子中S/B为40/60,B含量高SBS分子柔顺性好,当遇到粗糙的表面时,分子链更容易通过改变分子链的构象,来避免分子链受到破坏,使磨耗体积降低,耐磨性提高。SBS1475作为星型分子,星状结构分子之间堆积的相对蓬松,为分子链运动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改善了SBS1401分子在熔融状态下,流动性差的问题。同时,本申请人意外发现,经马来酸酐接枝过的三元共聚物DY

307加入,在不影响高分子卷材力学性能的情况下,改善了聚乙烯,热塑性聚氨酯与SBS之间的相容性问题。
[0019]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聚烯烃类聚合物,多嵌段聚合物为3:(9~10)。
[0020]本申请中,通过限定聚烯烃类聚合物,多嵌段聚合物的重量比,在有效地提高材料表面的强度,以及也提高了优秀的耐磨性能,同时也改善了加工性能。本申请人推测:具有较高的结晶性和强度的聚乙烯作为分散相分布在SBS基体中,可以提高共混体系的耐磨性,同时,聚乙烯在SBS中呈微粒的形状存在,可以有效的抵抗摩擦的破坏。在制备过程中,聚乙烯,SBS的共混体系的粘度较高,影响了加工的性能,但是,在实验中本申请人意外发现,在聚乙烯,SBS的体系中,继续添加少量的聚丙烯可以继续增加高分子卷材的耐磨性能。但是聚丙烯的用量过多时,耐磨性能会降低。同时加入的聚丙烯可以改善加工性能,这可能是由于PP主链柔顺性好,二侧基甲基可以增加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运动的阻力。
[002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及热塑性聚酰胺聚合物的一种或多种。
[002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002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支撑硬度(23℃,DIN 53505)为55~59,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子卷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原料至少包含:聚烯烃类聚合物7~12份,多嵌段聚合物20~30份,热塑性弹性体5~10份,硅材料5~10份,苯甲酮类化合物0.2~0.5份,羟基类化合物0.5~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卷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原料至少包含:聚烯烃类聚合物8~10份,多嵌段聚合物24~28份,热塑性弹性体6~8份,硅材料6~7份,苯甲酮类化合物0.2~0.5份,羟基类化合物0.5~1份。3.根据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高分子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类聚合物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分子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类聚合物为聚乙烯、聚丙烯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分子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聚丙烯的重量比为(1~1.5):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分子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为低密度聚乙烯;所述聚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光岑建达岑昶
申请(专利权)人:道一高分子聚合物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