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昌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1215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的合成方法,以苯胺类化合物A和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B为原料,利用碳酸钾做碱,不加溶剂,利用固相反应合成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的各原料非常简单,均为简单易得,来源广泛,并且性能非常稳定,不需要特殊保存条件;合成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化合物的传统的方法一般是使用强碱高温、溶剂或者催化剂来实现、产率不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苯胺类类衍生物和碳酸钾、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作为起始原料反应得到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化合物。反应操作比较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溶剂,产率较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化学的合成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与苯胺类化合物反应合成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化学工业作为一个基础学科的传统工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在配位化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利用简单、快捷的方法制备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化合物是合成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之一。现有的合成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方法分为三类;第一类:需要加入磷酸钾、MeCN做溶剂回流;第二类方法需要加入强碱NaOH、水作为溶剂加热反应,并且此类方法反应时间长;第三类需要用碳酸钾作为碱、KI作为催化剂、MeCN做溶剂回流,并且第三类合成方法产率不高。针对上述三类合成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的方法中需要加热回流、强碱做碱、加入催化剂等问题,如何能够提供一种温和高效的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的合成方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反应条件苛刻、反应时间长、需要催化剂等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的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的合成方法:以苯胺类化合物A和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B为原料,利用碳酸钾做碱,不加溶剂,利用固相反应合成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合成通式如下:其中,R1是氢原子、甲基、溴基团、氯基团、苯环,或取代烯基;R2是氢原子、甲基、溴基团、氯基团、苯环;R3是氢原子、甲基、溴基团、氯基团、苯环。所述起始原料,如上式A所示的苯胺类类衍生物(底物A),与如式所示的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硼酸脂或硼酸盐类衍生物(底物2)的摩尔比例为1:2.3-1:4;两者用量比例为1:2.4-1:2.8;所述合成方法在碱作用下进行,所述碱为K3PO4、K2CO3、Cs2CO3、NaOAc、三乙胺或4,4-二甲氨基吡啶;所述碱包括K2CO、NaOH,KOH、,Na2CO3或DBU(二环脒);所述合成反应是在rt-100℃温度下进行;所述的合成反应在50℃温度下进行反应;苯胺类化合物在不同取代集团下的反应产率为65-92%;具体合成方法如下:将苯胺类化合物A、碳酸钾以及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固相混合均匀;在50摄氏度条件下缓慢搅拌,反应12小时后点板监测反应完全;待反应完全,反应粗品直接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纯品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化合物C。积极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合成反应的优点包括:本专利技术合成方法所使用的各原料非常简单,均为简单易得,来源广泛,并且性能非常稳定,不需要特殊保存条件;合成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化合物的传统的方法一般是使用强碱高温、溶剂或者催化剂来实现、而且产率不高。本专利技术苯胺类类衍生物和碳酸钾、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作为起始原料反应得到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化合物。反应操作比较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不需要溶剂,产率较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C1的合成,其具体合成路线如下:分别取化合物(A1)(1.95g,11.6mmol),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5.7246g,34.9mmol),碳酸钾(8.033g,58.2mmol)于100Ml圆底烧瓶内混合均匀,缓慢搅拌加热至50℃;反应12小时后点板监测反应完全。待反应完全,反应粗品直接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纯品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化合物C1(140mg),产率92%。实施例2一种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C2的合成,其具体合成路线如下:分别取化合物(1)(2.0g,11.6mmol),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5.7246g,34.9mmol),碳酸钾(8.033g,58.2mmol)于100Ml圆底烧瓶内混合均匀,缓慢搅拌加热至50℃。反应12小时后点板监测反应完全。待反应完全,反应粗品直接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纯品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化合物C2(140mg),产率86%。实施例中参与反应的物料信息如下:通过以上两个具体实施例,可以证明我们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方法反应操作比较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不需要溶剂,产率较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合成方法所使用的各原料非常简单,均为简单易得,来源广泛,并且性能非常稳定,不需要特殊保存条件;合成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化合物的传统的方法一般是使用强碱高温、溶剂或者催化剂来实现、而且产率不高。本专利技术苯胺类类衍生物和碳酸钾、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作为起始原料反应得到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化合物。反应操作比较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不需要溶剂,产率较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苯胺类化合物A和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B为原料,利用碳酸钾做碱,不加溶剂,利用固相反应合成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苯胺类化合物A和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B为原料,利用碳酸钾做碱,不加溶剂,利用固相反应合成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合成通式如下:



其中,R1是氢原子、甲基、溴基团、氯基团、苯环,或取代烯基;R2是氢原子、甲基、溴基团、氯基团、苯环;R3是氢原子、甲基、溴基团、氯基团、苯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原料,如上式A所示的苯胺类类衍生物(底物A),与如式所示的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硼酸脂或硼酸盐类衍生物(底物2)的摩尔比例为1:2.3-1:4;两者用量比例为1:2.4-1: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N-双(吡啶-2-基甲基)苯胺类配体的合成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春杰张羽翔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