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头自垂式自动采茧机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036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头自垂式自动采茧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其中压头自垂式自动采茧机构包括传动轴、转动盘和若干支撑轴,支撑轴上相对固定设置有与方格簇适配的压头;还包括套设在传动轴上的内盘和套设在内盘上的外盘,内盘与整体支架固接且与传动轴偏心设置,外盘与内盘转动连接,外盘上还铰接有沿周向分布的连动杆,连动杆与支撑轴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压头间距的可调,可适合不同规格的方格簇使用,可有效避免方格簇损坏和蚕茧损伤;通过竖直方向的压头将蚕茧压出,使蚕茧与方格簇分离更彻底,并有利于对蚕茧和采完茧的方格簇进行快速收集;利用压头与方格簇的啮合还可带动方格簇移动,实现了连续、快速、高效的自动采茧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头自垂式自动采茧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与装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可快速、高效、方便地从方格簇中采收蚕茧的连续式采茧机构,具体是指一种压头自垂式自动采茧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蚕茧是桑蚕蛹期通过吐丝生成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蚕蛹。蚕茧大部分长30mm~40mm,直径17mm~21mm,它的形状有长椭圆形、椭圆束腰形、球形、纺锤形等等。蚕茧是纺织业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但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主治便血,尿血,血崩,消渴,反胃,痈肿,疳疮,并且还具有止血,止渴,解毒的功效。传统养蚕业都是手工采茧,蚕农劳动强度大,而且,新茧释放的风湿和毒气熏人,使人两眼红肿流泪、手指僵硬。目前,我国养蚕规模巨大,一直居于世界首位,而且蚕业生产正在向养蚕大户和养蚕专业户集中,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模式正在迅速形成,而采茧是养蚕后期阶段的重要工作,是蚕茧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蚕茧品质的关键工序。采用方格蔟是提高蚕茧质量和生丝品位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已在全国蚕区逐步推广。熟蚕用方格蔟上蔟5-7天后需及时采茧,否则有出蛾和出蛆危险,但是,当前在我国基本上依靠手工把蚕茧从方格簇孔格内一个个地取下来,或使用简易采茧器将蚕茧从方格簇内一排排地取出,效率低下,因此迫切的需要研制一种采茧机械设备以提高采茧工效。现有技术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采茧设备,但是在将蚕茧压出时,压头沿斜向与方格簇接触,容易造成方格簇损坏和蚕茧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头自垂式自动采茧机构及其使用方法,采用独特的蚕茧分离方式,可有效避免现有采茧机具易造成方格簇损坏、蚕茧损伤等现象,本专利技术的采茧机构效率高、结构简单、易于上手、方便操作,同时可有效避免方格簇损坏和蚕茧损伤,并可实现蚕茧与方格簇连续、彻底、快速高效的分离。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压头自垂式自动采茧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整体支架上的传动轴、与所述传动轴固接的转动盘,以及沿转动盘周向分布且与转动盘转动连接的若干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相对固定设置有与方格簇适配的压头;还包括套设在传动轴上的内盘和套设在内盘上的外盘,所述内盘与整体支架固接且与传动轴偏心设置,所述外盘与内盘转动连接,外盘上还铰接有沿周向分布的连动杆,所述连动杆与支撑轴固接。本方案在使用时,通过传动轴的转动带动转动盘转动,从而带动支撑轴绕传动轴的轴线转动,通过内盘的固定设置和外盘在内盘上的转动设置,在转动盘转动时,通过连动杆的作用使外盘绕内盘的圆心转动,由于内盘和主传动轴偏心设置,连动杆相对于外盘发生转动时,带动支撑轴与转动盘发生相对转动,使支撑轴上的压头方向始终保持不变,有利于固定压头与方格簇的最佳接触角度,压头将方格簇中的蚕茧向下压出的同时,拨动蚕茧向前移动,下一支撑轴上的压头与后一排的方格簇啮合,进行下一排蚕茧的压出和对方格簇的拨动;传动轴可以是电机驱动装置,也可以是人工驱动,通过人力摇动传动轴转动。作为优化,所述支撑轴的周向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平面,所述压头上开设有与支撑轴截面形状适配的挂设孔。通过本优化方案的设置,方便将压头与支撑轴相对固定,避免压头与支撑轴发生相对转动,而且结构方便,便于压头的安装和拆卸。作为优化,相邻压头之间设有套设在支撑轴上的间隔轴套。本优化方案利用间隔轴套将压头隔开,使压头与方格簇对应,方便通过改变间隔轴套的长度来改变压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的方格簇。作为优化,所述支撑轴上还套设有定位套筒,定位套筒的筒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顶至支撑轴的定位螺丝。本优化方案使用时,将定位套筒安装在每排压头的最端部,并通过定位螺丝将定位套筒进行固定,通过定位套筒压紧所在支撑轴上的压头和间隔轴套,以使压头的轴向位置得到固定。作为优化,所述压头沿竖直方向延伸,压头的下端设有与方格簇适配的弧面。本优化方案将压头竖直设置,使工作过程中压头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从而使压头沿竖直方向进入方格簇,并沿竖直方向将蚕茧压出,从而避免了对方格簇和蚕茧的损伤。作为优化,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开设有螺纹孔,转动盘上穿设有与所述螺纹孔连接的转动螺栓,所述连动杆套设在转动螺栓上,并与转动螺栓固定连接。本优化方案通过转动螺栓作为支撑轴相对于转动盘转动的支撑,使连动杆、支撑轴和转动盘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作为优化,内盘的圆心和传动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本优化方案将内盘的圆心和传动轴设置在同一高度,使得连动杆在采茧过程中始终位于水平状态,更方便支撑轴与压头相对位置关系的布置。作为优化,所述整体支架的上表面固设有从支撑轴下方穿过的导轨,导轨的间距与方格簇的宽度或长度适配。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导轨对方格簇的移动进行导向,更好地保证压头与方格簇的可靠啮合。作为优化,整体支架的前端还固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和整体支架的上表面在高度方向上平齐,导轨延伸至支撑架上。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架,对采茧后的方格簇进行支撑,以避免方格簇掉落损坏。本方案还提供一种压头自垂式自动采茧机构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方面:1、根据方格簇相邻两列孔格的间距选择相应宽度的轴套,将压头和间隔轴套依次间隔滑接在支撑轴上,压头处于竖直方向,使每个压头与一列孔格相对,然后安装定位螺丝和定位套筒,并通过拧紧定位螺丝将定位套筒固定;2、然后将支撑轴通过转动螺栓与转动盘连接,再将转动盘、连动杆和偏心盘连接后的整体与传动轴连接;偏心盘包括与整体支架相对固定设置的内盘,以及转动连接在内盘外圆面的外盘,内盘与传动轴偏心设置;3、启动驱动装置,将带有蚕茧的方格簇从采茧机构下方推入,传动轴带动转动盘转动,从而带动各支撑轴进行圆周运动,每个支撑轴上的压头同时与方格簇上的一排孔格啮合,压头沿竖直方向压入孔格内将孔格中的蚕茧压出方格簇,同时方格簇随着支撑轴的转动继续移动,直至压头与最后排的孔格分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支撑轴、压头和间隔轴套的设置,实现了压头间距的可调,可适合不同规格的方格簇使用,可有效避免方格簇损坏和蚕茧损伤;通过竖直方向的压头将蚕茧压出,使蚕茧与方格簇分离更彻底,并有利于对蚕茧和采完茧的方格簇进行快速收集;利用压头与方格簇的啮合还可带动方格簇移动,实现了连续、快速、高效的自动采茧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为本专利技术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支撑轴及其上面部件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压头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图;图中所示:1、支撑板,2、方格簇,3、导轨,4、支撑架,5、偏心盘,6、传动轴,7、采茧安装架,8、转动盘,9、整体支架,10、支撑轴,11、定位螺丝,12、间隔轴套,13、压头,14、定位套筒,15、连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压头自垂式自动采茧机构,包括整体支架9、转动盘8、偏心盘5和传动轴6,转动盘8和传动轴6均为两件,两转动盘8相对设置,两传动轴6同轴设置且分别固接在两转动盘8的外侧面,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头自垂式自动采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连接在整体支架(9)上的传动轴(6)、与所述传动轴固接的转动盘(8),以及沿转动盘周向分布且与转动盘转动连接的若干支撑轴(10),所述支撑轴上相对固定设置有与方格簇(2)适配的压头(13);/n还包括套设在传动轴上的内盘和套设在内盘上的外盘,所述内盘与整体支架固接且与传动轴偏心设置,所述外盘与内盘转动连接,外盘上还铰接有沿周向分布的连动杆(15),所述连动杆(15)与支撑轴(10)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头自垂式自动采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连接在整体支架(9)上的传动轴(6)、与所述传动轴固接的转动盘(8),以及沿转动盘周向分布且与转动盘转动连接的若干支撑轴(10),所述支撑轴上相对固定设置有与方格簇(2)适配的压头(13);
还包括套设在传动轴上的内盘和套设在内盘上的外盘,所述内盘与整体支架固接且与传动轴偏心设置,所述外盘与内盘转动连接,外盘上还铰接有沿周向分布的连动杆(15),所述连动杆(15)与支撑轴(10)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头自垂式自动采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10)的周向表面设置有至少一平面,所述压头上开设有与支撑轴截面形状适配的挂设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头自垂式自动采茧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压头之间设有套设在支撑轴上的间隔轴套(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头自垂式自动采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上还套设有定位套筒(14),定位套筒(14)的筒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顶至支撑轴的定位螺丝(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头自垂式自动采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13)沿竖直方向延伸,压头的下端设有与方格簇适配的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头自垂式自动采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10)的两端开设有螺纹孔,转动盘上穿设有与所述螺纹孔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占华李法德马遥闫银发田富洋李玉道李宏硕冯守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