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卵孵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6300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蚕卵孵化装置,包括加热垫、温湿度控制器、底座和加湿器,所述底座内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连接有L型卡条,所述L型卡条的一侧固定有弹簧,所述底座的上部通过L型卡条卡接有侧罩,所述侧罩的顶部固定有顶罩,所述侧罩内侧的底座上固定有加热垫,所述加热垫上放置有加湿器,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有温湿度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加热垫、温湿度控制器、加湿器、侧罩、L型卡条、第二导轨和弹簧,解决了人工蚕卵孵化装置结构单一,不能有效的将温度和湿度调节至蚕卵孵化所需的适宜温度,影响蚕卵孵化成功率,以及蚕卵孵化装置不便清理,造成蚕卵孵化装置不卫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蚕卵孵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蚕卵孵化
,具体为一种蚕卵孵化装置。
技术介绍
蚕是蚕蛾的幼虫、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原产地是中国,主食为桑叶,也可用鹅菜补充。中国大陆南方及台湾一般把家蚕俗称为蚕宝宝,在对蚕卵孵化的过程中,蚕卵孵化所需的温度和湿度都是影响蚕卵正常出蚕率的关键外界条件,蚕卵孵化一般分为工业性孵化和人工孵化,传统人工孵化利用孵化炉进行加热,用来提供蚕卵孵化所需的温度,由于此种装置过于简陋,且此种装置不利于清洗,耗时耗力,显然不利于蚕卵的快速健康的成功孵化,影响蚕卵的孵化效率,故需对现有人工蚕卵孵化装置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蚕卵孵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蚕卵孵化装置,包括加热垫、温湿度控制器、底座和加湿器,所述底座内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连接有L型卡条,所述L型卡条的一侧固定有弹簧,所述底座的上部通过L型卡条卡接有侧罩,所述侧罩的顶部固定有顶罩,所述侧罩内侧的底座上固定有加热垫,所述加热垫上放置有加湿器,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有温湿度控制器。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挡板上,且挡板固定在底座内。优选的,所述底座两侧的通孔内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在L型卡条上,且推杆的另一端通过通孔延伸至底座的外部。优选的,所述顶罩的底部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照明灯,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分别固定有支脚。优选的,所述侧罩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导轨,且第一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一侧的侧罩上开设有通槽,所述侧罩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优选的,所述侧罩的两侧的底部开设有凸起,且凸起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L型卡条的另一侧卡接在固定槽内,所述底座上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凸起卡接。优选的,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加热垫和加湿器的输入端均电性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加热垫、温湿度控制器和加湿器,需要孵化蚕卵时,将该孵化装置放置在通风良好的位置处,并将蚕卵放置在加热垫上,将温湿度控制器调整到蚕卵孵化所需的适宜温度,并通过温湿度控制器控制加热器加热,控制加湿器对装置内的湿度加湿,解决了传统蚕卵孵化器结构过于简陋,不能有效的保证蚕卵孵化所需的适宜温度和适宜湿度,且耗时耗力,影响蚕卵孵化成功率的问题,具有能够通过温湿度控制器智能的自动对该孵化装置内的温湿度进行智能管控,确保蚕卵孵化装置内的温度适中处于蚕卵孵化所需的适宜温度内,提高蚕卵孵化成功率的优点。2、本技术通过设置侧罩、L型卡条、第二导轨和弹簧,当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孵化器装置进行清洗时,通过向底座内部挤压推杆,推杆向内移动带动L型卡条挤压弹簧,同时L型卡条一端从侧罩底部凸起上开设的固定槽内滑出,此时将侧罩连通顶罩一同从底座上取下,接着将对孵化装置整体进行清洗,待清洗结束后,反方向操作上述步骤将侧罩以及顶罩固在底座上,解决了孵化装置不易清洗,造成长时间使用后孵化装置不卫生的问题,具有便于对蚕卵孵化装置快速清理,确保蚕卵能够健康孵化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凸起与L型卡条的卡接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顶罩;2、照明灯;3、第一导轨;4、通槽;5、活动板;6、推杆;7、加热垫;8、温湿度控制器;9、底座;10、支脚;11、加湿器;12、侧罩;13、通风孔;14、固定槽;15、L型卡条;16、第二导轨;17、挡板;18、弹簧;19、凸起;20、凹槽;2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蚕卵孵化装置,包括加热垫7、温湿度控制器8、底座9和加湿器11,底座9内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导轨16,第二导轨16上滑动连接有L型卡条15,L型卡条15的一侧固定有弹簧18,底座9的上部通过L型卡条15卡接有侧罩12,通过挤压推杆6带动L型卡条15沿第二导轨16向内移动,同时L型卡条15挤压弹簧18,进而实现侧罩12与底座9的固定与分离,侧罩12的顶部固定有顶罩1,侧罩12内侧的底座9上固定有加热垫7,加热垫7的型号为NOMO,为现有技术,用于提供蚕卵孵化所需的适宜温度,加热垫7上放置有加湿器11,加湿器11的型号为BIVIW,为现有技术,用于提供蚕卵孵化所需的适宜湿度,底座9的内部固定有温湿度控制器8,温湿度控制器8的型号为HTC405,为现有技术,用于智能调控孵化装置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一步,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在挡板17上,且挡板17固定在底座9内,推杆6带动L型卡条15向内挤压弹簧18,撤去外力后,在挡板17的辅助下弹簧18复位带动L型卡条15复位,并卡接在侧罩12底部凸起19内的固定槽14内,确保侧罩12能够固定在底座9上。进一步,底座9两侧的通孔21内活动连接有推杆6,推杆6的一端固定在L型卡条15上,且推杆6的另一端通过通孔21延伸至底座9的外部,通过向底座9内推动推杆6,接着推杆6推动L型卡条15沿着第二导轨16向内移动,带动L型卡条15的一端从侧罩12底部凸起19上的固定槽14中滑出,使侧罩12与底座9实现快速分离。进一步,顶罩1的底部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照明灯2,照明灯2用于夜晚对孵化装置的照明,底座9底部的四角分别固定有支脚10,支脚10与底座9为螺纹连接,用于将整个孵化装置脱离地面,防止孵化装置进水,同时能够通过调整支脚10的高度,使得整个孵化装置处于水平。进一步,侧罩1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导轨3,且第一导轨3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5,活动板5一侧的侧罩12上开设有通槽4,通过将活动板5沿着第一导轨3移动,将活动板5移动至通槽4一侧,可以通过通槽4实现对孵化装置内部物体的取放,侧罩1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13,通风孔13用于保证孵化装置内部能够良好的通风。进一步,侧罩12的两侧的底部开设有凸起19,且凸起19上开设有固定槽14,L型卡条15的另一侧卡接在固定槽14内,底座9上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0,且凹槽20与凸起19卡接,通过将凸起19卡接在凹槽20内,将L型卡条15卡接在固定槽14内,将侧罩12固定在底座9上。进一步,温湿度控制器8的输出端与加热垫7和加湿器11的输入端均电性连接,用于实现对整个蚕卵孵化装置的智能化温度和湿度管控,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蚕卵孵化装置,包括加热垫(7)、温湿度控制器(8)、底座(9)和加湿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内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导轨(16),所述第二导轨(16)上滑动连接有L型卡条(15),所述L型卡条(15)的一侧固定有弹簧(18),所述底座(9)的上部通过L型卡条(15)卡接有侧罩(12),所述侧罩(12)的顶部固定有顶罩(1),所述侧罩(12)内侧的底座(9)上固定有加热垫(7),所述加热垫(7)上放置有加湿器(11),所述底座(9)的内部固定有温湿度控制器(8);所述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在挡板(17)上,且挡板(17)固定在底座(9)内;所述底座(9)两侧的通孔(21)内活动连接有推杆(6),所述推杆(6)的一端固定在L型卡条(15)上,且推杆(6)的另一端通过通孔(21)延伸至底座(9)的外部;所述侧罩(1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导轨(3),且第一导轨(3)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一侧的侧罩(12)上开设有通槽(4),所述侧罩(12)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孔(13);所述侧罩(12)的两侧的底部开设有凸起(19),且凸起(19)上开设有固定槽(14),所述L型卡条(15)的另一侧卡接在固定槽(14)内,所述底座(9)上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0),且凹槽(20)与凸起(19)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蚕卵孵化装置,包括加热垫(7)、温湿度控制器(8)、底座(9)和加湿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内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导轨(16),所述第二导轨(16)上滑动连接有L型卡条(15),所述L型卡条(15)的一侧固定有弹簧(18),所述底座(9)的上部通过L型卡条(15)卡接有侧罩(12),所述侧罩(12)的顶部固定有顶罩(1),所述侧罩(12)内侧的底座(9)上固定有加热垫(7),所述加热垫(7)上放置有加湿器(11),所述底座(9)的内部固定有温湿度控制器(8);所述弹簧(18)的另一端固定在挡板(17)上,且挡板(17)固定在底座(9)内;所述底座(9)两侧的通孔(21)内活动连接有推杆(6),所述推杆(6)的一端固定在L型卡条(15)上,且推杆(6)的另一端通过通孔(21)延伸至底座(9)的外部;所述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锋李华锋王春梅吴兴兴刑海涛黄甫则王云鹤单庆益易传辉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