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29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路板,包括本体以及用于防护所述本体上元器件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下端为开口设置且罩设于所述本体上表面,所述本体四角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竖直方向为贯穿设置,所述防护罩开口处的四角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插接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固定杆穿出所述固定孔的一端设置有实现所述防护罩与所述本体卡接的卡接组件;所述防护罩上表面设置有便于观测所述本体上元器件的观测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电路板上元器件的防护效果,延长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路板
本技术涉及电路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路板。
技术介绍
印刷电路板几乎是任何电子产品的基础,出现在几乎每一种电子设备中,一般说来,如果在某样设备中有电子元器件,那么它们也都是被安装在大小各异的电路板表面;除了固定各种元器件外,电路板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各项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电路。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复杂,需要的元器件越来越多,电路板表面的线路与元器件也越来越密集。现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2335064U公开了一种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粘结于电路板本体上的防水板,至于防水板内并用于汇集水方便集中处理的接水槽,黏贴于接水槽上的干燥剂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防水的电路板,遮挡洒下的水,保护电路板,并将水聚集,并及时集中吸干,不仅避免电路板发生故障,而且避免影响使用电路板的产品的使用,从而防止意外,延长使用寿命。但是再对电路板搬运过程中,由于人工误操作,极易对电路板上元器件造成损伤,影响电路板上元器件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路板,其具有对元器件实现防护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路板,包括本体以及用于防护所述本体上元器件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下端为开口设置且罩设于所述本体上表面,所述本体四角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竖直方向为贯穿设置,所述防护罩开口处的四角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插接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固定杆穿出所述固定孔的一端设置有实现所述防护罩与所述本体卡接的卡接组件;所述防护罩上表面设置有便于观测所述本体上元器件的观测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两个与所述固定杆底端固定连接的弹片,两个所述弹片相对于所述固定杆竖直中心轴线为对称设置,所述弹片倾斜设置且沿着朝向所述固定孔方向发生倾斜,所述弹片顶端与所述本体底面抵接。进一步地,所述弹片恢复原形时所述弹片顶端到所述固定杆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固定孔端面圆的半径。进一步地,所述弹片顶端与所述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弹片顶端与所述本体底面抵接时所述防护罩开口处与所述本体上表面抵接。进一步地,所述观测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防护罩上端的观测口以及与所述防护罩可拆设置的透明板,所述透明板位于所述观测口位置。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板与所述防护罩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栓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路板,通过将防护罩罩设于本体上表面,固定杆穿出固定孔,弹片顶端朝向固定杆方向运动,弹簧被压缩,当弹片穿出固定孔,在弹簧恢复原形的弹力作用下,弹片运动至与本体底面抵接的位置,确保本体与防护罩之间的卡接效果;透过透明板可观测到元器件的损伤与否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图中,1、本体;2、防护罩;3、固定孔;4、固定杆;5、弹片;6、弹簧;7、观测口;8、透明板;9、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正面”、“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路板,包括本体1以及用于防护本体1上元器件的防护罩2,本体1的上表面用于焊接元器件,由于元器件与本体1之间在现有技术中均采用焊接方式,因此为了对元器件与本体1之间连接关系的防护效果,防护罩2的下端为开口设置,防护罩2罩设于本体1上表面且将元器件罩设住,为了实现防护罩2与本体1之间的固定效果,本体1四角均开设有固定孔3,固定孔3竖直方向为贯穿设置,防护罩2开口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固定杆4插接于固定孔3内,固定杆4穿出固定孔3的一端设置有实现防护罩2与本体1卡接的卡接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卡接组件包括两个与固定杆4底端固定连接的弹片5,两个弹片5相对于固定杆4竖直中心轴线为对称设置,弹片5倾斜设置且沿着朝向固定孔3方向发生倾斜,弹片5顶端与本体1底面抵接;给弹片5顶端施加一个朝向固定杆4摆动的作用力,弹片5朝向固定杆4方向发生形变,此时弹片5以及固定杆4一起穿过固定孔3,弹片5与固定孔3内壁抵接,随着固定杆4端部穿出弹片5后,在弹片5自身恢复原形的弹力作用下,弹片5顶端朝向远离固定杆4方向摆动,弹片5恢复原形时弹片5顶端到固定杆4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固定孔3端面圆的半径,确保弹片5顶端运动至与本体1底面抵接,实现对固定杆4竖直方向运动的卡接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当弹片5顶端与本体1底面抵接时,此时防护罩2开口处与本体1上表面紧贴,在防护罩2以及弹片5之间相互贴合夹紧的作用下,确保防护罩2与本体1之间的固定牢固效果;为了确保弹片5顶端摆动至本体1底面抵接的位置,弹片5顶端与固定杆4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弹簧6,当弹片5顶端受到挤压作用力时,弹簧6发生形变,当弹片5穿出固定孔3后,在弹簧6恢复原形的作用力下,弹片5顶端运动至与本体1下地面抵接的位置,此时弹簧6处于原形状态,确保防护罩2与本体1之间的卡接固定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便于观测在搬运过程中元器件是否受到损伤,防护罩2上表面设置有便于观测本体1上元器件的观测组件,观测组件包括位于防护罩2上端的观测口7以及与防护罩2可拆设置的透明板8,透明板8位于观测口7位置;在搬运过程中,工作人员透过透明板8可观测到本体1上元器件损伤与否;在透明板8长期置于室外的条件下,为了便于对透明板8进行清理,透明板8与防护罩2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螺栓9,透明板8以及防护罩2上均设置有螺纹孔,螺栓9依次穿过透明板8以及防护罩2,实现防护罩2与透明板8之间的固定效果。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以及用于防护所述本体(1)上元器件的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下端为开口设置且罩设于所述本体(1)上表面,所述本体(1)四角均设置有固定孔(3),所述固定孔(3)竖直方向为贯穿设置,所述防护罩(2)开口处的四角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插接于所述固定孔(3)内,所述固定杆(4)穿出所述固定孔(3)的一端设置有实现所述防护罩(2)与所述本体(1)卡接的卡接组件;所述防护罩(2)上表面设置有便于观测所述本体(1)上元器件的观测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以及用于防护所述本体(1)上元器件的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下端为开口设置且罩设于所述本体(1)上表面,所述本体(1)四角均设置有固定孔(3),所述固定孔(3)竖直方向为贯穿设置,所述防护罩(2)开口处的四角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插接于所述固定孔(3)内,所述固定杆(4)穿出所述固定孔(3)的一端设置有实现所述防护罩(2)与所述本体(1)卡接的卡接组件;所述防护罩(2)上表面设置有便于观测所述本体(1)上元器件的观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两个与所述固定杆(4)底端固定连接的弹片(5),两个所述弹片(5)相对于所述固定杆(4)竖直中心轴线为对称设置,所述弹片(5)倾斜设置且沿着朝向所述固定孔(3)方向发生倾斜,所述弹片(5)顶端与所述本体(1)底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加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鹏宇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