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的镍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10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更换的镍电池组件,包括壳体和镍电池组,壳体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挡片,两个挡片的底侧分别与与镍电池组的顶部两侧活动抵接,壳体的两侧底部均开设有插孔,壳体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圆形孔,两个圆形孔分别与两个插孔相连通,两个挡片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插孔内并与插孔活动连接,插孔的底侧内壁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的底部内壁上活动抵接有弹簧的底端,弹簧的顶端活动抵接有定位杆的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不需要使用螺丝等结构来固定镍电池组,只需要使用取卡针和撬杆便可将挡片自由的拆卸或安装在壳体上,镍电池组可随时从壳体内拆卸出来,方便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的镍电池组件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的镍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蓄电池内部由若干个电池组及包裹电池组的壳体构成,电池组通常紧密的排列起来,这样当每个电池组出现漏液等状况需要更换时,不便于将电池组拆卸下来,同时包裹电池组的壳体外壁较为平整和光滑,不便于人们搬运,实用性不强,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28227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的电池组模块,包括壳体、盖板和电池组,壳体内部设置有电池组,且壳体的内壁水平向内延伸形成凹槽,并且壳体的顶端螺栓固定有盖板,盖板的底端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形成压条,且压条的底端表面固定粘接有橡胶条,凹槽的槽壁上固定粘接有固定片,且固定片通过导热柱与散热框焊接连接,电池组面向固定片的一侧与固定片相卡合,且电池组另一侧顶端和底端焊接连接有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该设计的电池组模块交错式排布,并通过握住上固定件,将电池组从壳体内部抽出,电池组拆卸方便,便于人们进行更换,实用性强。但是,现有的镍电池组件大多是通过很小的螺丝来实现安装工作的,在缺少特殊工具或螺丝被腐蚀的情况下便很难将电池组拆卸下来,同样不便更换电池组,影响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更换的镍电池组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更换的镍电池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的镍电池组件,包括壳体和镍电池组,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挡片,两个挡片的底侧分别与与镍电池组的顶部两侧活动抵接,壳体的两侧底部均开设有插孔,壳体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圆形孔,两个圆形孔分别与两个插孔相连通,两个挡片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插孔内并与插孔活动连接,插孔的底侧内壁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的底部内壁上活动抵接有弹簧的底端,弹簧的顶端活动抵接有定位杆的底端,挡片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插槽,定位杆的顶端延伸至相对应的插槽内并与插槽活动抵接。优选的,所述挡片的顶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与相对应的插槽的顶侧内壁相连通,使得从圆形孔内插入的取卡针等物件可下压定位杆。优选的,所述插孔的顶侧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挡片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豁口,且限位杆的外侧与相对应的豁口的内侧活动抵接,可准确控制挡片插入插孔内的深度,使得定位杆能够准确插入到插槽内。优选的,所述挡片的顶部焊接有翘板,且两个翘板均位于壳体的内侧并与壳体的内侧不接触,方便将挡片向壳体内侧撬动。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顶端设置为半球型结构,所述插槽的顶侧内壁上设置有半球型结构,即便挡片有小幅度错位,定位杆也可顺畅的插入到插槽内。本技术中所述的便于更换的镍电池组件,在镍电池组需要从壳体内拆卸出来时,拿一个取卡针,将取卡针的尖端部位依次插入圆形孔、通孔和插槽内,通过取卡针下压定位杆,定位杆向下挤压弹簧并逐渐滑入到定位槽内,通过平口螺丝的刀口插入到翘板与壳体内侧之间的缝隙处,撬动挡片,使挡片向壳体的内侧移动并逐渐与插孔分离,同理可将另一个挡片从插孔内取出,镍电池组的顶侧没有限位便可从壳体内取出;本技术中所述的便于更换的镍电池组件,在需要将新的镍电池组安装在壳体内时,将新的镍电池组先放入壳体内,将挡片上设置有豁口的一端率先插入到插孔内,挡片与定位杆抵接接触后,利用平口螺丝刀从壳体的外侧插入到插孔内,下压定位杆,将定位杆压入定位槽内,将挡片设置有豁口的一端推送到插孔内,限位杆恰好抵接在豁口内,定位杆在弹簧的弹力推动作用下便可重新插入到插槽内,固定住挡片的位置,将镍电池组固定在壳体内,实现镍电池组的快速更换工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不需要使用螺丝等结构来固定镍电池组,只需要使用取卡针和撬杆便可将挡片自由的拆卸或安装在壳体上,镍电池组可随时从壳体内拆卸出来,方便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更换的镍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更换的镍电池组件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镍电池组;3、挡片;4、插孔;5、定位槽;6、弹簧;7、定位杆;8、插槽;9、圆形孔;10、通孔;11、豁口;12、限位杆;13、翘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便于更换的镍电池组件,包括壳体1和镍电池组2,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挡片3,两个挡片3的底侧分别与与镍电池组2的顶部两侧活动抵接,壳体1的两侧底部均开设有插孔4,壳体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圆形孔9,两个圆形孔9分别与两个插孔4相连通,两个挡片3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插孔4内并与插孔4活动连接,插孔4的底侧内壁上设置有定位槽5,定位槽5的底部内壁上活动抵接有弹簧6的底端,弹簧6的顶端活动抵接有定位杆7的底端,挡片3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杆7相适配的插槽8,定位杆7的顶端延伸至相对应的插槽8内并与插槽8活动抵接。本技术中,挡片3的顶侧开设有通孔10,且通孔10与相对应的插槽8的顶侧内壁相连通,使得从圆形孔9内插入的取卡针等物件可下压定位杆7。本技术中,插孔4的顶侧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杆12,挡片3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豁口11,且限位杆12的外侧与相对应的豁口11的内侧活动抵接,可准确控制挡片3插入插孔4内的深度,使得定位杆7能够准确插入到插槽8内。本技术中,挡片3的顶部焊接有翘板13,且两个翘板13均位于壳体1的内侧并与壳体1的内侧不接触,方便将挡片3向壳体1内侧撬动。本技术中,定位杆7的顶端设置为半球型结构,插槽8的顶侧内壁上设置有半球型结构,即便挡片3有小幅度错位,定位杆7也可顺畅的插入到插槽8内。本技术中,在使用时,在镍电池组2需要从壳体1内拆卸出来时,拿一个取卡针,将取卡针的尖端部位依次插入圆形孔9、通孔10和插槽8内,继续下压取卡针,取卡针便可下压定位杆7,定位杆7向下挤压弹簧6并逐渐滑入到定位槽5内,此时取一个平口螺丝刀,将螺丝刀口插入到翘板13与壳体1内侧之间的缝隙处,然后便可撬动挡片3,使得挡片3向壳体1的内侧移动并逐渐与插孔4分离,同理可将另一个挡片3从插孔4内取出,镍电池组2的顶侧没有限位便可从壳体1内取出,方便更换镍电池组2;在需要将新的镍电池组2重新安装在壳体1内时,将新的镍电池组2先放入壳体1内,然后将挡片3上设置有豁口11的一端率先插入到插孔4内,挡片3与定位杆7抵接接触后,利用平口螺丝刀从壳体1的外侧插入到插孔4内,然后下压定位杆7,可将定位杆7压入定位槽5内,此时将挡片3设置有豁口11的一端推送到插孔4内,限位杆12可恰好抵接在豁口11内,定位杆7顶端便可对准插槽8,定位杆7在弹簧6的弹力推动作用下便可重新插入到插槽8内,以固定住挡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的镍电池组件,包括壳体(1)和镍电池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挡片(3),两个挡片(3)的底侧分别与镍电池组(2)的顶部两侧活动抵接,壳体(1)的两侧底部均开设有插孔(4),壳体(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圆形孔(9),两个圆形孔(9)分别与两个插孔(4)相连通,两个挡片(3)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插孔(4)内并与插孔(4)活动连接,插孔(4)的底侧内壁上设置有定位槽(5),定位槽(5)的底部内壁上活动抵接有弹簧(6)的底端,弹簧(6)的顶端活动抵接有定位杆(7)的底端,挡片(3)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杆(7)相适配的插槽(8),定位杆(7)的顶端延伸至相对应的插槽(8)内并与插槽(8)活动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的镍电池组件,包括壳体(1)和镍电池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挡片(3),两个挡片(3)的底侧分别与镍电池组(2)的顶部两侧活动抵接,壳体(1)的两侧底部均开设有插孔(4),壳体(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圆形孔(9),两个圆形孔(9)分别与两个插孔(4)相连通,两个挡片(3)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插孔(4)内并与插孔(4)活动连接,插孔(4)的底侧内壁上设置有定位槽(5),定位槽(5)的底部内壁上活动抵接有弹簧(6)的底端,弹簧(6)的顶端活动抵接有定位杆(7)的底端,挡片(3)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杆(7)相适配的插槽(8),定位杆(7)的顶端延伸至相对应的插槽(8)内并与插槽(8)活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的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刘鹏蔡杰昭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天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