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控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081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控开关,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底座、下壳体、上壳体和按键,底座的上端与下壳体的下端连接,下壳体的上端与上壳体的下端连接,底座上设有电路板,上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按键的固定孔,上壳体开设有操作孔,操作孔内设有指示面板,指示面板上设有透光孔和指示孔,下壳体开设有支撑孔,电路板上设置有发光灯组,发光灯组包括与电路板固定连接的固定灯和活动灯,固定灯和活动灯通过隔离机构进行隔开;隔离机构包括与指示面板底部固定连接的限位块以及设置于支撑孔内的挡板,限位块和挡板均位于固定灯和活动灯之间;当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时,部分限位块侧壁与部分挡板侧壁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电路板上的灯点亮时,不会发生串光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控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中控开关。
技术介绍
汽车中控开关是控制汽车空调、音响等舒适娱乐的装置。目前,公告号为CN20340620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中控开关组,它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开关按钮、电路板和外壳;电路板盖设在底座上,电路板上焊接多个用于控制不同功能电路开启/关闭的开关元件;外壳罩设在电路板上,外壳上设置多个用于安装开关按钮的卡槽;开关按钮于卡槽内的位置状态至少包括两个,第一位置时,开关按钮触碰对应的开关元件,第二位置时,开关按钮远离对应的开关元件。普通的中控开关上会设置有指示功能用的功能孔和判断功能键是否开启的开关孔,并设置有分别对应功能孔和开关孔的功能灯和开关灯,但是功能灯和开关灯都设置在电路板上,当一个灯开启时,存在光线同时从功能孔和开关孔射出,使得使用者无法判断该功能是否开启或关闭,影响使用者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中控开关,具有在电路板上的灯点亮时,不会发生串光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控开关,包括底座(1)、下壳体(3)、上壳体(2)和按键(4),所述底座(1)的上端与下壳体(3)的下端连接,所述下壳体(3)的上端与上壳体(2)的下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电路板(11),所述上壳体(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按键(4)的固定孔(21),所述上壳体(2)开设有操作孔(22),所述操作孔(22)内设有指示面板(5),所述指示面板(5)上设有透光孔(51)和指示孔(52),所述下壳体(3)开设有竖直向下贯穿且供灯光通过的支撑孔(31),所述电路板(11)上设置有发光灯组(12),所述发光灯组(12)包括与电路板(11)固定连接的固定灯(13)和活动灯(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控开关,包括底座(1)、下壳体(3)、上壳体(2)和按键(4),所述底座(1)的上端与下壳体(3)的下端连接,所述下壳体(3)的上端与上壳体(2)的下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电路板(11),所述上壳体(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按键(4)的固定孔(21),所述上壳体(2)开设有操作孔(22),所述操作孔(22)内设有指示面板(5),所述指示面板(5)上设有透光孔(51)和指示孔(52),所述下壳体(3)开设有竖直向下贯穿且供灯光通过的支撑孔(31),所述电路板(11)上设置有发光灯组(12),所述发光灯组(12)包括与电路板(11)固定连接的固定灯(13)和活动灯(14),所述固定灯(13)位于指示孔(52)下方,所述活动灯(14)位于透光孔(51)下方,所述固定灯(13)和活动灯(14)通过隔离机构(6)进行隔开;所述隔离机构(6)包括与指示面板(5)底部固定连接的限位块(61)以及设置于支撑孔(31)内的挡板(62),所述限位块(61)和挡板(62)均位于固定灯(13)和活动灯(14)之间;当上壳体(2)与下壳体(3)连接时,所述限位块(61)与挡板(62)相对的端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孔(31)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32),所述指示面板(5)下端固定连接有插入支撑孔(31)内的卡板(53),所述卡板(53)朝向下壳体(3)的一端开设有供卡块(32)嵌入的卡孔(5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53)下端开设有支撑倒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亦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信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