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车爪复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50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驻车爪复位机构,包括扭簧及扭簧座,所述扭簧置于所述扭簧座上,所述扭簧包括螺旋部、第一L型脚及第二L型脚,所述第一L型脚连接所述螺旋部的一端,所述第二L型脚连接所述螺旋部的另一端。无需额外在驻车爪和变速箱壳体上加工扭簧脚安装孔,降低了加工成本;零件外形尺寸减小,使得驻车爪复位机构更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驻车爪复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变速箱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驻车爪复位机构。
技术介绍
驻车爪机构是变速箱机构中的重要部分,是完成驻车动作的关键部位,而驻车爪的复位机构是使驻车爪回复的重要部件。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变速箱壳体及驻车爪上加工扭簧脚安装孔,扭簧脚安装在安装孔内,这样增加了加工成本,也使得零件外形尺寸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驻车爪复位机构,旨在解决零件外形尺寸大,成本过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驻车爪复位机构,包括扭簧及扭簧座,所述扭簧置于所述扭簧座上,所述扭簧包括螺旋部、第一L型脚及第二L型脚,所述第一L型脚连接所述螺旋部的一端,所述第二L型脚连接所述螺旋部的另一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部、第一L型脚及第二L型脚为一体制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扭簧座上设有螺栓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扭簧座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L型脚置于驻车爪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L型脚置于挡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无需额外在驻车爪和变速箱壳体上加工扭簧脚安装孔,降低了加工成本;零件外形尺寸减小,使得驻车爪复位机构更紧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扭簧整体图。图2是本技术扭簧座整体图。图3是本技术安装在变速箱壳体的图。附图说明:1-扭簧,2-扭簧座,3-螺旋部,4-第一L型脚,5-第二L型脚,6-驻车爪,7-挡板,8-螺栓孔,9-安装螺栓,10-变速箱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一种驻车爪复位机构,包括扭簧1及扭簧座2,所述扭簧1置于所述扭簧座2上,所述扭簧1包括螺旋部3、第一L型脚4及第二L型脚5,所述第一L型脚4连接所述螺旋部3的一端,所述第二L型脚5连接所述螺旋部3的另一端。优先地,所述螺旋部3、第一L型脚4及第二L型脚5为一体制成。优先地,所述扭簧座2上设有螺栓孔8。优先地,所述扭簧座2通过安装螺栓9固定在变速器壳体10上。优先地,所述第一L型脚4置于驻车爪6上。优先地,所述第二L型脚5置于挡板7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驻车爪的复位机构,包括所述扭簧1及扭簧座2,该机构负责驻车爪的复位功能,现有技术中,复位扭簧的一端与变速箱壳体连接,另一端与驻车爪连接,这就需要在变速箱壳体及驻车爪上设置扭簧脚孔,不仅增加了加工成本,而且使得整个机构空间过大,不够稳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技术将所述扭簧1的两端进行改进,如图1所示,将两端改进呈了“L”型。如图1所示,所述螺旋部3一端连接所述第一L型脚4,所述螺旋部3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L型脚5。L型扭簧脚的设计无需扭簧脚孔进行固定连接,可以钩挂在其它部件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L型脚4置于所述驻车爪6上,所述第二L型脚5置于所述挡板7上。如图2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扭簧座2设计为圆筒形,所述螺旋部3套设在所述扭簧座2上,进而将所述扭簧1和所述扭簧座2连接。最后再用所述安装螺栓9固定在所述挡板7上,所述挡板7再通过所述安装螺栓9固定在所述变速箱壳体10上,所述安装螺栓9为带有法兰面的螺栓,这样就完成整个复位机构的安装。安装后所述扭簧1处于预压缩状态,当自动变速箱挂入P挡,所述扭簧1进一步压缩,使得所述驻车爪6进入驻车棘轮中完成驻车。当退出P挡,所述驻车爪6外力只有复位扭簧力,将在所述扭簧1弹性变形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完成退P挡操作。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驻车爪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扭簧(1)及扭簧座(2),所述扭簧(1)置于所述扭簧座(2)上,所述扭簧(1)包括螺旋部(3)、第一L型脚(4)及第二L型脚(5),所述第一L型脚(4)连接所述螺旋部(3)的一端,所述第二L型脚(5)连接所述螺旋部(3)的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驻车爪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扭簧(1)及扭簧座(2),所述扭簧(1)置于所述扭簧座(2)上,所述扭簧(1)包括螺旋部(3)、第一L型脚(4)及第二L型脚(5),所述第一L型脚(4)连接所述螺旋部(3)的一端,所述第二L型脚(5)连接所述螺旋部(3)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车爪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部(3)、第一L型脚(4)及第二L型脚(5)为一体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铈潍袁明佳汤晗陈亮覃泽遥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柳东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