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式制动器刹车片磨损检测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484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7
鼓式制动器刹车片磨损检测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包括制动蹄弯板、刹车片、磨损检测传感器,刹车片固定在制动蹄弯板的外表面,刹车片的内表面设置有安装槽、线束槽,安装槽与线束槽衔接的位置形成限位面,线束槽的一端连通至安装槽、另一端延伸至刹车片的一侧并形成出线口,磨损检测传感器包括检测探头、由检测探头引出的线束,检测探头引出线束的部分形成限位部,检测探头嵌置在安装槽内,线束收容于线束槽中并从出线口穿出,限位部与限位面构成一个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磨损检测传感器的快速安装,确保磨损检测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制动蹄弯板上无需开设配合磨损检测传感器的槽或孔,提高了制动蹄弯板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鼓式制动器刹车片磨损检测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鼓式制动器刹车片磨损检测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鼓式制动器一般是通过固定在制动蹄弯板外表面的刹车片与制动鼓内表面挤压摩擦,对车辆制动,刹车片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其磨损至极限厚度时,极有可能会导致失效,因此,为了保证车辆的安全性,通常需要为刹车片配置磨损检测传感器,以实时的监测刹车片的厚度,当刹车片厚度减小至一定值时,磨损检测传感器被触发,以提示车辆需更换新的刹车片。现有的磨损检测传感器在安装时,大多是在制动蹄弯板上开设一通孔,对应在刹车片上开设一安装孔,将磨损检测传感器的线束由安装孔插入,使磨损检测传感器的感应探头置于安装孔内,感应探头穿过通孔后,在制动蹄弯板的内侧设置一卡设在感应探头上的弹片,弹片抵接在制动蹄弯板的内侧面,利用弹片和感应探头上的台阶面夹紧制动蹄弯板,以将感应探头固定在制动蹄弯板上,这种结构需要在制动蹄弯板和刹车片上开设贯穿其二者的孔,降低了制动蹄弯板以及刹车片的强度,同时,利用弹片固定的方式装配难度较大,安装效率较低,并且弹片的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会导致弹片脱落,从而引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鼓式制动器刹车片磨损检测传感器的安装结构,简化磨损检测传感器的安装过程,提高磨损检测器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鼓式制动器刹车片磨损检测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包括制动蹄弯板、刹车片、以及磨损检测传感器,刹车片固定在制动蹄弯板的外表面,刹车片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安装槽、以及一线束槽,安装槽与线束槽衔接的位置形成限位面,线束槽的一端连通至安装槽、另一端延伸至刹车片的一侧并形成出线口,磨损检测传感器包括检测探头、以及由检测探头引出的线束,检测探头引出线束的部分形成限位部,检测探头嵌置在安装槽内,线束收容于线束槽中并从出线口穿出,限位部与限位面构成一个防止检测探头从安装槽内脱离的限位机构。刹车片通过铆钉固定在制动蹄弯板的外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实现了磨损检测传感器的快速安装,同时,检测探头能够被牢牢固定在刹车片和制动蹄弯板之间,相比于利用弹片卡紧的方式,其确保磨损检测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制动蹄弯板上无需开设配合磨损检测传感器的槽或孔,提高了制动蹄弯板的强度;此外,将线束从刹车片的侧面引出,避免线束与制动器中其他部件发生干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3所示,本技术鼓式制动器刹车片磨损检测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包括制动蹄弯板10、刹车片20以及磨损检测传感器30,刹车片20固定在制动蹄弯板10的外表面,在刹车片20的内表面设置一安装槽21以及一线束槽22,磨损检测传感器30包括检测探头31和线束32,线束32由检测探头31引出;线束槽22的一端连通于安装槽21、另一端延伸至刹车片20的侧面,并形成一出线口23,安装槽21的形状大小与检测探头31匹配,以使得检测探头31能够收纳在安装槽21中,在将检测探头31收纳于安装槽21中后,线束32置于线束槽22中,并顺线束槽22布设,接着从出线口23穿出。上述的检测探头31相比于线束32具有相对较大的外径,继而在检测探头31引出线束32的表面形成一个限位部,相应的,安装槽21相比于线束槽22具有相对较大的宽度和深度,在其二者衔接的位置处形成限位面,在将检测探头31置于安装槽21后,限位面抵接限位部,以防止检测探头31被顺延线束槽22的长度方向拉出,同时,由于刹车片20在与制动蹄弯板10固定后,制动蹄弯板10封盖安装槽21以及线束槽22,以此将检测探头31固定,并使线束22能够从出线口23穿出。本技术在安装时,先将检测探头31置于安装槽21、将线束32置于线束槽22,然后在将刹车片20与制动蹄弯板10固定,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实现了磨损检测传感器30的快速安装,同时,检测探头31能够被牢牢固定在刹车片和制动蹄弯板之间,相比于利用弹片卡紧的方式,其确保磨损检测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制动蹄弯板上无需开设配合磨损检测传感器的槽或孔,提高了制动蹄弯板的强度;此外,将线束从刹车片的侧面引出,避免线束与制动器中其他部件发生干涉。本技术中,刹车片20通过铆钉固定在制动蹄弯板10的外表面,多个铆钉在制动蹄弯板10、刹车片20上排列成多列,安装槽21和线束槽22被设置在相邻两列铆钉之间。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鼓式制动器刹车片磨损检测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蹄弯板、刹车片、以及磨损检测传感器,刹车片固定在制动蹄弯板的外表面,刹车片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安装槽、以及一线束槽,安装槽与线束槽衔接的位置形成限位面,线束槽的一端连通至安装槽、另一端延伸至刹车片的一侧并形成出线口,磨损检测传感器包括检测探头、以及由检测探头引出的线束,检测探头引出线束的部分形成限位部,检测探头嵌置在安装槽内,线束收容于线束槽中并从出线口穿出,限位部与限位面构成一个防止检测探头从安装槽内脱离的限位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鼓式制动器刹车片磨损检测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蹄弯板、刹车片、以及磨损检测传感器,刹车片固定在制动蹄弯板的外表面,刹车片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安装槽、以及一线束槽,安装槽与线束槽衔接的位置形成限位面,线束槽的一端连通至安装槽、另一端延伸至刹车片的一侧并形成出线口,磨损检测传感器包括检测探头、以及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强杨鹏飞李春光刘爱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